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蒋云云 《内陆水产》2002,27(2):29-29
自然界中的龟类是比较抗病的,属于长寿动物,常见龟类寿命可达数十年,长的可达一、二百年。在人工饲养龟类时,因水质恶化或营养不足诸因素,招致一些病菌侵袭而发生疖肿病。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的推广,疖肿病也随之流行起来,有些地方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初期龟皮肤下局部隆起一脓包,以后脓包逐渐硬化形成隆起瘤状物,手触可活动但内硬。一般发生于龟的脖子部最常见。可导致龟头缩不进去,甚至压迫食管影响摄食而死亡。据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观察,龟类中尤以七彩龟(巴西龟类)品种中最多发生;而乌龟、黄喉水龟、鹰嘴龟中…  相似文献   

2.
蒋云云 《齐鲁渔业》2002,19(7):22-22
自然界中的龟类是比较抗病的,也属于长寿动物,常见龟类寿命可达数十年,长的可达一二百年。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的推广,疖肿病也流行起来,有些地方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初期龟皮肤下局部隆起一脓包,以后脓包慢慢硬化形成隆起瘤状物,手触可活动但内部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的推广,疖肿病也流行起来,有些地方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初期龟皮肤下局部隆起一脓包,以后脓包慢慢硬化形成隆起瘤状物,手触可活动但内部硬。一般在龟的颈部最常见,可导致龟头伸缩不进去,甚至压迫食管影响摄食而死亡。据观察,龟类中尤以七彩龟(巴西龟类)品种中最多发生;而乌龟、黄喉水龟、鹰嘴龟中较少发病;鳄龟类及金头龟中极少发病。七彩龟发生疖肿病的主要原因是:1.七彩龟活泼好动,互相嬉戏、叠罗汉爬跨现象多,运动中互相之间极易摩擦、摔打致伤,造成创口感染发生疖肿。2.七彩龟的趾爪较其它龟类长…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龟类特别是七彩龟易患疖肿病,应慎重防治。 症状 发病初期病龟皮下脓肿,并逐步硬化形成隆起瘤状物,手感坚硬且可移动。发病部位多在  相似文献   

5.
乌龟抗病力比甲鱼强,在人工饲养中也时有发病,特别是养龟池连养三年以上而未经定期消毒,且池水长期过深并换水少的情况下,引起水中溶氧量过低,水中单孢杆菌大量繁殖侵入乌龟(泥龟、草龟)体引发红脖子病。人工饲养中黄喉水龟、四眼龟偶见此病,较乌龟少见。龟中发病尤以炎夏及长期秋雨季节多见。病龟常见症状是发病初期腹甲下出现红色出血点,有时形成不规则血斑,龟咽部有时肿胀,甚至严重时脖子伸长后不能缩回,行动明显迟缓,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草龟,学名乌龟,属淡水水栖龟类。中华草龟是我国特有的龟类品种,由于中华草龟的龟板可提炼作特殊药用的龟胶,所以市场行情一直比较稳定,我国人工养殖中华草龟也方兴未艾。但近年来在人工繁养过程中因肠胃炎病死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此,我们就中华草龟肠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系统介绍,供养殖者参考。一、中华草龟肠胃炎的症状1.行为症状病龟无任何体表症状,但在行为  相似文献   

7.
赵春光 《科学养鱼》2003,(11):44-44
龟烂尾病是龟类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虽然这种病不会造成太高的死亡率,但会影响龟的生长,特别严重的会烂掉尾巴,成了短尾或无尾龟,非常影响日后的销售价格,给养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介绍一下龟烂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龟烂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蠵龟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蠵龟又名红海龟、灵龟,属龟鳖目、海龟科、蠵龟属。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海洋中,是海产龟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由于近年来人为捕杀,数量已日趋减少,1988年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动物。 蠵龟食性广、耐饥饿,在自然环境中,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但人工饲养下,由于水质、饵料等因素的改变,极易死亡。我们利用人工海水饲养蠵龟达5年之久,取得了一些经  相似文献   

9.
鹰嘴龟人工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鹰嘴龟,学名平胸龟,是一种古老的龟类。它是亚洲地区特有的珍稀濒危龟类之一,2003年被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附录Ⅱ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鹰嘴龟的发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其生活习性与其他淡水龟类相差较大。目前,鹰嘴龟的人工驯化养殖仍然较少,而人工繁殖则鲜有成功,导致其数量日趋减少,难以形成规模开  相似文献   

10.
乌龟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乌龟(Chinemys reevesii)又名中华草龟、草龟等,隶属于龟鳖目、龟科,是龟类中最常见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据《本草纲目》记载,"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近年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工养殖的乌龟批量上市,全国市场日上市量7万~8万kg,发展乌龟养殖前景广阔[1,2]。近年来,在江浙地区养殖的辐射下,安徽乌龟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导  相似文献   

11.
刘伟光 《内陆水产》2001,26(5):21-22
5 巴西彩龟的疾病防治巴西彩龟在自然环境中很少患病,人工集约化养殖由于改变了环境,疾病也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引起大批量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龟病发生主要由3个因素造成,即龟机体、外界环境、病原体。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当龟抵抗力下降或失去抵抗力时,龟病就会发生。因此,防止疾病发生要在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外界环境、清除病原和提高龟的抗病能力上下功夫。5.1 白眼病病因因眼部受伤而引起细菌感染,也可因水质恶化、碱性过高和刺激物质刺激而引起。病症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角膜及周围因炎症而糜烂,眼球外部被一…  相似文献   

12.
该病俗称膨胀病或打转病。是人工养殖石斑鱼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造成严重损失。此病全年可见,以7-10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翌年3月发病最多。各年龄均可发病,尤以200-500克的石斑鱼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发病后2-7天内会死亡,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3.
龟类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历为国人所喜爱。现在进行人工养殖的龟类大多可以食用,而且龟肉及龟卵等的味道都很鲜美。除了食用价值外,龟最大价值是药用。龟甲、龟板为传统的名贵药材;龟肉具有补心强肾之效,主治病后阴虚血弱、筋骨疼痛等症;龟血可治跌打损伤、脱肛等,并有抑制癌细胞的特殊功能,常食龟能延年益寿。当然,龟所独有的观赏价值,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爱龟人士所认可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乌龟Chinemys reevesii分别隶属花龟属和乌龟属。中华花龟俗称花龟、珍珠龟、台湾草龟(简称花龟,下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乌龟又称泥龟、草龟,在我国广泛分布,是常见的养殖龟种~([1-2]),都具较高的药用、观赏和科研价值。近年来龟类野生资源持续减少,有必要开展新品种人工繁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人工养龟渐入热门,但病害也有局部蔓延趋势。防治龟病有喂药、搽药、打针、药浴等多种给药措施。但因龟有很坚硬的胄甲,一旦发病,治疗上与其他动物有很大区别。据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龟养殖场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打针这一方法最有效,因为药液直接注入龟体内吸收快,该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龟类资源很丰富,已知的有17种。乌龟是我国龟类中最常见的一种。乌龟食性粗杂,生命力强,营养丰富,有益阴补血之功,药用阶值很高。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靠捕捉野生的龟越来越少,而市场的需要却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工养殖乌龟的必要性。乌龟为半水栖性的爬行动物,自天多在水中戏游、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龟就是被当作长寿象征的吉祥物,作为古代“四灵”(龙、凤、麒麟、龟)动物之一,一直为我国劳动人民所喜爱,民间也素有“龟龄鹤寿”之说,也正是把龟作为神物看待,就少有人斩杀食之,这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局部反映。地球上龟类出现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前,距今约2.5亿年,有“活化石”之称,也是和一般常见动物一样,完全可以食之的,龟肉鲜美。只是近30年来,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不利于龟生存,致使龟类濒临灭绝边缘。物以稀为贵,提倡人工养龟是当务之急。 在日本,爱龟更甚,每逢喜庆之事日,亲友们常将龟放在精致的小盒内作为馈赠品,使主人倍加赞赏。象我国珍稀龟中被誉为“活翡翠”的绿毛龟,不仅出口可值数百甚至上千美元一只。而“五子夺魁”和“青龙戏水”等高  相似文献   

18.
金钱龟的疾病防治金钱龟的抗病力强,病害较少发生。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龟病的发生,甚至死亡。一、致病原因1.水质恶化如果在饲养池中大量投饵而又不经常换水,龟的排泄物和残留饵料在水中存积过量,腐败后使池水变质甚至发臭,可引起各种病菌及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更换新水时引进受污染的水也会使龟中毒死亡。2.放养密度过高或规格不齐在高密度放养的情况下,龟由于缺乏活动范围,会造成互相争夺残食而咬死,或使弱龟找不到饵料而更加衰弱。如果同一池内放养的龟大小不一,造成…  相似文献   

19.
龟类中有旱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之分,旱龟常年生活在陆地上或山区,水龟生活在江河湖泊、沟渠、溪涧及农田中,半水栖龟长年生活在水陆交接处的环境下。在自然条件下,龟类不易呛水或因此窒息而死亡,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因品种不同或因环境条件关系或者人为不当因素常造成龟的肺呛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是省内龟类养殖重点镇,该镇龟类养殖行业驰名于广东、广西两省区。龟类养殖较少发生病害,但该镇发生一种龟苗阶段的病害造成苗种毁灭性死亡,现将对该种龟苗病害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一、龟苗发病情况2018年8月接沙琅镇一杨姓养殖户报告,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