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设施化菇房是专门用于食用菌立体栽培的小型生产装置,其主体由标准的40尺高柜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壳体。该菇房是由移动式栽培架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加湿系统、照明补光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构成。该菇房合理利用了垂直与横向的空间,实现了高密度栽培食用菌,同时能够精确地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实现了食用菌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徐寿海 《食药用菌》2015,(3):147-152,195
介绍香菇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包括香菇长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香菇短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以及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长棒式栽培机械涵盖了输送、装框、灭菌、接种、封膜、培养和注水等香菇生产全过程。短棒式栽培机械有带套环短棒生产装备、热合封口短棒生产装备。比较说明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接种是食用菌栽培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夏季工作人员在接种室往往汗流浃背,且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因环境恶劣,接种质量下降,接种成功率受到一定影响。在北方的严冬季节,食用菌出菇房管理比较困难,因食用菌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不容易协调。在火炉加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韦文添 《蔬菜》2007,(12):23-24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和袋栽(熟料栽培)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培养特定菌类的过程。培养材料通常带有许多的微生物,在接种前要求培养基或培养料处于无菌的状态,接种后还要给予一定的生长条件,进入食用菌菌丝的培养期(发菌期)。由于自然界中,微生物广泛存在,且繁殖速度快,在菌种生产过程及袋栽发菌期间,稍有不谨就会造成菌种污染或菌袋污染,从而影响菌种的质量、导致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5.
李全忠 《食用菌》2009,31(4):74-74
在大规模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中,不仅灭菌室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且还有接种室、发菌室、出菇室等一系列非常规范的食用茵生产设备,因此生产成本很高,成品率也很高。而作为分散经营的小规模食用菌生产者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建造高水平的灭菌灶既没有经济实力,也不现实。但是,不管是集约式工厂化生产,还是小规模的农户生产,灭菌对袋式熟料栽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灭菌质量不仅影响菌袋成品率,而且还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率。笔者在长期从事食用菌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节能双锅双机灭菌灶,由于这种灶能节约大量燃料,对小规模食用菌生产者非常实用,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导读:北虫草是集食药功能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其近年栽培量逐年增加。高产栽培中,应选择适合品种,搭培养架进行盆栽立体栽培,使用纯小麦作培养基,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加强发菌期、转色期、出草期管理,适时采收,采收前半个月不再浇水。  相似文献   

7.
王作东  李震泉 《食用菌》2002,24(3):29-30
本文通过对黑木耳木段栽培接种点的调查 ,报告了合理的株行距调查分析结果 ,阐述了木段栽培食用菌接种点稀密对合理利用木材 ,缩短生产周期 ,增加效益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木段栽培食用菌确定接种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菌根性食用菌与共生植物的相互作用,几种主要菌根性食用菌的培养条件、接种方法和栽培方法,以及种植园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地区都在从事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开发工作.液体菌种可代替斜面母种用于原种生产,也可代替原种用于栽培种生产.用液体菌种培养的原种,生活力强,上下菌龄一致;用于接种栽培种,定植快,污染率低.培养液体菌种,周期短,可连续多次扩大培养,对生长速度、菌种质量均无不良影响.笔者对液体菌种作了多次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内容为液体菌种的培养、接种栽培种和栽培.实验结果表明:①用液体菌种栽培的产量低于固体菌种栽培的15~20%;②菇个体小于正常菇,菇盖不能完全张开,菇色不如平常;③菇潮要少1~2次;④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和菌菇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关键技术和新型装备的研究、集成和配套,建立健全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及工厂化栽培菌菇关键技术体系,包括生物质资源循环生产模式、生物质资源隧道发酵技术、空气净化室流水线接种技术、液体菌种自动化接种技术、环境智能化调控技术、大库叠放式高效养菌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提升了食用菌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循环农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立体栽培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资源条件,巧妙地运用时空差,通过间、套、混、复种等方式合理组配,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产结构,以提高时空、光能和地力等资源的利用率。食用菌作为生物界的重要成员,在立体农业中与其他农作物配置成互补、互促的高效组合早已被生产实践所证明。本文介绍食用菌与蔬菜进行立体栽培的原理及应用,期望有利于食用菌在“菜篮子工程”中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技术,在于配料、灭菌、接种和温湿度控制等环节。姬松茸筐式栽培技术,主要针对姬松茸发酵料在农牧区分散栽培过时,在发酵料转运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筐式栽培正好解决了规模发酵与分散栽培的生产问题,为农牧区零星栽培姬松茸等食用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近年来,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迅猛,生产规模及年产量逐年递增。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该文主要介绍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深层发酵法生产的菌丝球,用作栽培食用菌的液体菌种,与瓶子培养的固体菌种相比,具有接种方便、菌龄较一致以及生长较快等优点,因而受到栽培者的欢迎。不少地方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生产上也有一些成功的报导。现结合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黑木耳栽培量仅次于香菇,是第二大类食用菌,主要生产区是丽水市。"十二五"以来,庆元县黑木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2014年代料黑木耳栽培量分别为4 500万袋和3 500万袋,成为继香菇之后的第二大主栽食用菌。由于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是黑木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通过研发黑木耳胶囊菌种,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  相似文献   

16.
<正>1环境要求直接与常规农田毗邻的食用菌栽培区必须设置大于30m的缓冲带,避免受禁用物质的影响。培养场地和周围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具体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9630-2011中的标准,水源应符合GB5749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标准要求。只有符合以上基本要求的地区,才能进行标准化杏鲍菇栽培。2接种培菌塑料袋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可接种。接种室采用臭氧消毒。接种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般每瓶菌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日本的食用菌透气菌袋类型,从菌床成型、灭菌装袋、接种、培养和出菇等工序,较系统地说明了透气菌袋和自动装袋机等设备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12.5培养阶段管理的同步性和其他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品种一样,海鲜菇工厂化栽培的核心也是灭菌彻底和菌丝培养同步。培养同步指当天接种的每一栽培单元(栽培包、瓶)内的菌丝都同步发育。发育同步使企业能够在生产计划时间内,有序完成各阶段的培养,提高企业库房使用的周转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简化食用菌制种工艺,提高接种效率。笔者1986~1988年用22cm 的铝炊壶进行平菇、凤尾菇接种生产及袋式栽培接种,用此法接种上万袋,成品率达99%.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在一个小房间或取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小接种室,用2~3%的漂白粉溶液在空间喷雾,以净化室内空气,闭门半小时。接种前将清水倒入炊壶,加温至水沸腾后,连节煤灶(或能移动的炉灶)及水壶一起移入接种室继续加温,使之产生大量的蒸汽。同时将接种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待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日本猴头菇生产现状、食用菌消费现状和猴头菇栽培面临要求,阐明猴头菇主要栽培生理特性,详细介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选择,菌种及接种量,菌丝培养,催蕾管理和生育管理等。总结研究报道中对猴头菇所具有的功能性作用涵盖抗痴呆、免疫激活、抗酸化和降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