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确定‘七月鲜’苹果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该品种不同着色度果实为试材,通过室内测定研究了果实主要组成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的变化动态。【结果】结果表明,绿熟、商熟、完熟3种成熟度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随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单宁含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果实呼吸速率在绿熟期和完熟期较低,商熟期达到最高。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醇类、醛类、酮类、萜烯类和苯类;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醇、苯乙烯、3-甲基-4-羰基戊酸、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结论】‘七月鲜’属"酯香型"品种,商熟期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秋子梨‘小香水’(Pyrus ussuriensis Maxim.‘Xiaoxiangshui’)果实后熟过程中果实挥发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香水’梨果实在20 ℃后熟过程中挥发性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均表现为增多的趋势。共检测到酯类、醛类、醇类、酸类及萜类5大类共计3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5种为整个后熟过程中的共有组分。5大类挥发性组分中酯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其含量在后熟过程中增幅最大,后熟9 d时达到最高。‘小香水’梨在后熟过程中共检测出包括醛类和酯类在内的10种特征香气组分,其中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丁酸乙酯在9 d时香气值分别为668.09、279.58、190.60。20 ℃后熟6 ~ 9 d为食用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1-MCP处理对冷藏后常温条件下‘南果梨’香气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最佳食用期对不同处理果实的香气进行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南果梨’香气成分的种类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处理果实中检测到的香气成分较CK果实减少了5种,而且受到抑制的香气成分均为酯类物质;1-MCP处理果实香气物质的总生成量明显减少,仅为CK果实的42.05%;CK果实检出的香气物质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68.11%,萜类为16.15%,醛类为9.01%,醇类为0.92%,1-MCP处理果实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4.39%,萜类降低了7.99%,醛类升高了4.34%,醇类升高了0.05%。【结论】1-MCP处理抑制了‘南果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香气的生成,致使果实香气变淡。  相似文献   

4.
贮藏温度对砂糖橘果皮表面结构及蜡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柑橘果实冷藏保鲜效应与果皮表面结构、蜡质质量及其化学组成的关系,以成熟‘砂糖橘’果实为试材,采后装入塑料薄膜微孔保鲜袋,分别在(14.2±2.8)℃自然室温(对照)和(6.5±0.5)℃冷库中贮藏90d,定期检测分析果皮表面结构、蜡质及果实风味品质、失水率、腐烂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贮藏‘砂糖橘’果皮蜡质降解迅速、表面结构变化显著,而冷藏果实果皮的蜡质和表面结构保持较好。冷藏处理显著抑制‘砂糖橘’果皮蜡质质量的降低,尤其是长链脂肪伯醇和支链烷烃、烯烃及烯醛;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及糖酸比保持相对稳定。冷藏也降低了‘砂糖橘’异味物质乙醇和乙醛的水平,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和细胞膜透性升高,有效减轻了果实失重和腐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不同货架温度下,14 d货架期内‘南果梨’软化及果皮颜色变化情况,为货架期‘南果梨’品质维持提供技术方法。分别于货架期0、3、6、9、12、14 d测定5、10、20、25℃4个货架温度下‘南果梨’果实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果皮色差值(L*、a*、b*、h°),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货架温度越低,‘南果梨’果实硬度和可溶性果胶、原果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下降越慢,果皮颜色转黄速率降低,且果实硬度与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建议准备市售‘南果梨’可先置于20℃或25℃温度下6 d左右进行果实后熟,再转移至4℃或10℃冷柜销售,可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提高果实品质,大大延长‘南果梨’的销售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南果梨’果实为试材,于采收后采用50 mg/L二氢茉莉酸丙脂(PDJ)室温下浸泡2 h处理,于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人工气候条件下后熟,分析外源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后熟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果实功能性酚类物质的代谢调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DJ处理可以显著延缓‘南果梨’果实成熟进程,并有效提升果实酚类代谢水平,对果皮中黄酮醇含量及果肉中黄烷醇、熊果苷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果实的保健功能性,说明PDJ可以通过促进‘南果梨’果实酚类物质的合成来提高果实营养价值;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采后着色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带捕集阱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凯特、金太阳和魁金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杏品种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香气成分56种,主要为醇类和酯类。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均以酯类为主。魁金杏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金太阳、凯特。3个品种的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已酯、2-甲基丙酸己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癸醛是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挥发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生理成熟期的‘肥城桃’果实用不同浓度NO气体熏蒸3 h,考察冷藏过程中桃果实内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及其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醇类和醛类物质总量基本呈下降趋势,而酯类总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NO处理延缓了‘肥城桃’果实中醇类、醛类物质总量的下降和酯类物质总量的增加,10μL·L-1NO处理比5μL·L-1NO处理效果更明显。NO处理使桃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NO参与桃果实中一些挥发性物质的合成,NO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冷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维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油红梨(Pyrus ussuriensis)果实后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油红梨果实后熟不同时期挥发性组分。后熟0d、5d及10d时分别检测出11、26和3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醛类、醇类及萜类物质。各种挥发性物质在不同的后熟时期种类及绝对含量均为升高的趋势,尤其是酯类组分的增加;35种挥发性组分中共检测出7种特征香气组分,分别为己醛、E-...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集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于一体,是大众喜爱的水果之一。筛选优质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作为新品种会增加猕猴桃市场的多样性。为了探究优质野生猕猴桃中风味品质的差异,以3种猕猴桃栽培种‘秦美’‘华美’‘徐香’作为对照,对3种美味猕猴桃优选材料‘kvf54’‘kvf6’‘鑫美’进行风味物质比较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6种美味猕猴桃共鉴定出主要挥发性物质50种,其中酯类18种,醇醛类16种,萜类7种。‘秦美’‘华美’‘徐香’‘kvf54’‘kvf6’‘鑫美’中各检测到21、26、18、26、23、26种主要香气物质;采用定量PCR检测香气物质相关基因AdLOX1-AdLOX6、AcTPS1和AcAT16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酯类、醇醛类以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可能与这些基因的表达相关。因此,不同品种与材料的美味猕猴桃果实挥发性成分和相对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共同构成猕猴桃特有的香气,为美味猕猴桃的果实质量与品种评价、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库尔勒香梨’和‘新梨七号’果实采后贮藏5个月果皮组织结构变化。【方法】以‘库尔勒香梨’‘新梨七号’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果窖、冷库、冰箱、冰柜贮藏条件下存放5个月,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析果皮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库尔勒香梨’‘新梨七号’果皮组织结构由蜡质层、角质层、表皮细胞、亚表皮细胞构成,‘新梨七号’较‘库尔勒香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横径大,蜡质层厚,表现耐贮藏;‘新梨七号’亚表皮有2~3层细胞,‘库尔勒香梨’亚表皮有3~4层细胞,‘库尔勒香梨’果皮厚度显著大于‘新梨七号’。不同贮藏方式贮藏5个月后‘库尔勒香梨’‘新梨7号’果实的角质层、蜡质层、果皮厚度和表皮细胞、亚表皮层大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室内贮藏‘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的果皮蜡质层、角质层增厚,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皮细胞横径和亚表皮细胞横径显著变薄。室内、果窖和低温贮藏果皮组织结构差异明显。‘新梨七号’蜡质层、角质层、果皮厚度均小于‘库尔勒香梨’。【结论】不同贮藏方式下,‘库尔勒香梨’和‘新梨七号’的果皮组织结构差异明显;蜡质层、角质层和亚表皮细胞横径变化显著;‘新梨七号’耐贮藏。  相似文献   

13.
以10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香气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VvGPPS)、芳樟醇/橙花醇合成酶基因(VvRiLinNer)、萜类合成酶基因(VvTPS)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在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重度胁迫可显著降低‘玫瑰香’果实百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轻度胁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对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影响较小。本研究中对照、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分别检测出41、43和3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萜烯类次之,酚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低。轻度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分别较对照和重度胁迫高34.74%和36.92%,其中酯类、醛类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为最高,而醇类物质含量最低。重度胁迫酸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具有玫瑰花香味的萜烯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水分胁迫上调了果实中VvTPS的表达量,但不利于VvRiLinNer和VvCCD1基因的表达。轻度胁迫果实中VvGPPS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重度胁迫降低了该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量。综上,适度水分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有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8):229-230
<正>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中直链酯类是薄皮甜瓜的主要香气物质。植物中直链酯类主要通过脂肪酸途径进行,脂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达赛莱克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香气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水培‘达赛莱克特’草莓绿果期、白果期、转色期、粉果期、全红期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EM)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各样品中香气组分。【结果】从‘达赛莱克特’草莓中共检测出70种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酮类、酯类和萜烯类。其中绿果期和白果期以醛类为主,转色期出现少量的酯类,粉果期以酯类和醇类为主,全红期酯类和醇类较粉果期多。【结论】基于香气阈值,共鉴别出‘达赛莱克特’草莓特征香气17种,其中己酸乙酯、(E)-2-己烯醛、丁酸乙酯、γ-癸内酯、DMMF、D-柠檬烯、β-金合欢烯等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设施条件下葡萄延迟栽培果实挂树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及香气成分与发育阶段间的关系,以设施栽培的‘意大利’葡萄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呼吸速率、丙二醛、色差、维生素C、可滴定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挥发性组分等指标在挂树贮藏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意大利’葡萄的挂树贮藏期可分为前、中、后期,挂树前期(成熟后0~20 d),果实的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单粒质量、果实表皮L*、b*、C*、可溶性糖含量等有所升高,a*的绝对值、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有所下降,挥发性成分中里那醇含量较稳定,C6化合物含量降低,醛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挂树贮藏中期(成熟后30~60 d),除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L*值外,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波动性下降的趋势,挥发性成分中里那醇含量降低,而香叶醇含量升高,醛类物质含量降低,酯类物质有所增加;挂树后期(成熟后70~80 d),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较高,其他指标水平较低,C6组分对香气的贡献值升高。由此可得,葡萄果实挂树初期品质性状有所升高,商品性较佳,挂树中期主要萜烯类组分对香型的贡献值出现变化,果实品质缓慢下降,为果实品质调控的关键时期,挂树后期,C6醛代谢途径有所增强,果实商品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以‘红心7号’和‘红心9号’两个红肉苹果新品系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检测贮藏期间硬度与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极显著低于‘红心7号’,而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总香气物质、酯类含量及AAT1、AAT2和LOX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而在贮藏后期(90~120 d)果实醇类与醛类含量及HPL和ADH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红心7号’;PG、XET、PME、AM、α-L-Af和β-Gal等6个果实软化相关基因表达量及其酶活性大都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上述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和酯类含量高及酯类生物合成和果实软化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可能是导致‘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显著低于‘红心7号’的主要原因。香气物质种类、含量及其变化能作为果实贮藏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柑橘锈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柑橘产区,为害柑橘果实后形成黑皮果。以‘沃柑’正常果和锈螨为害果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等技术分析2种试验材料在微观结构和挥发油成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柑橘锈螨为害‘沃柑’果皮引起表皮出现龟裂,果皮微观结构被破坏。‘沃柑’正常果皮共检测出75种成分,包括萜烯烃类(65.89%)、醇类(6.94%)、酯类(3.59%)、醛类(2.89%)、烷烃类(1.02%)、酸类(0.40%)、酮类(0.58%)、酚类(0.29%),分别有20、19、15、8、4、3、3、3种成分;柑橘锈螨为害果共检测出79种成分,其中萜烯烃类(59.86%)、酯类(4.04%)、醇类(3.59%)、醛类(2.61%)、烷烃类(1.58%)、酸类(0.76%)、酮类(0.33%)、醚类(0.07%)、酚类(0.03%)分别有18、21、18、8、2、1、7、3、1种成分,2种试验材料的挥发油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表明柑橘锈螨为害造成柑橘果皮结构和成分差异,可为研究柑橘果实抗黑皮果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杏果实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该文以淡香型黄肉品种、浓香型黄肉品种与浓香型白肉品种3种不同基因型的杏品种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褪绿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基因型杏果实中,共鉴定出111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黄肉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明显高于白肉型品种。浓香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萜烯类、酯类与醇类为主,在果实成熟早期以醛类挥发性化合物积累为主,后期则酯类与萜烯类含量明显增加。黄肉型果实与白肉型果实间的呈香物质与代谢途径存在着差异,由于不同呈香物质成分间的代谢途径与嗅觉阈值差异,不同杏品种果实形成了其特有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了解从意大利引进的5个酿酒葡萄品种(‘Corvina’‘Corvinone’‘Garganega’‘Molinara’‘Rondinella’)果实特性。【方法】以5个意大利酿酒葡萄品种和‘赤霞珠685’‘霞多丽277’成熟果实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4个红色意大利品种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赤霞珠685’,而‘Molinara’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Corvinone’果皮总酚、单宁和原花色素含量仅次于‘赤霞珠685’,但总类黄酮含量最高;‘霞多丽277’果肉酚类物质含量最高,‘Corvina’次之,‘Corvinone’居第三位;‘Corvina’种子酚类含量最高。7个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中,‘Garganega’种类最多,‘Corvina’最少;检测到的7类挥发性香气中,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最高,醇类次之,乙酸酯最低;有5种香气化合物(癸醛、苯乙醛、β-大马士酮、β-紫罗兰酮和香叶醇)含量超过了阈值,其中苯乙醛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最大;果实花香、焦糖味OAV值分别居第一、第二位,‘Corvinone’‘Molinara’和‘Rondinella’水果香OAV居第三位,而其他4个品种植物味居第三位。【结论】7个品种果实各有特点,也有共同点。根据其酚类物质和香气特点,在杂交培育新的品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筛选杂交后代,也可根据各品种特点进行酿造工艺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