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盐城的一处滨水地块为例,在充分调查关于盐城的历史文化、气候条件、水文概况、居民生活习性等资料的基础上,以"生态健康"的设计理念为主题,设计出富有文化底蕴、生态友好型的城市滨水景观公园。  相似文献   

2.
滨水景观区域的生态机能衰退,是目前生态景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伴随着旧城的衰退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本文简述了城市滨水公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滨水公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黄石市十里景观带滨江公园的项目改造为案例,指出滨水公园的设计应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和对周边地形的分析,融合当地文化元素,才能有效阻止滨水景观区域生态功能的衰退,从而促进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但近年来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着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本文将以具体的设计案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理念为基础,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各学科相关基础理论,深入研究城市新区滨水公园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凡  白雪 《现代园艺》2022,(5):155-156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优化设计既能有效提升园区的观赏性,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丰富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观赏价值,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资源,就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以及特殊美学要求,并以甘肃徽县滨河带状公园规划设计为典型案例,提出"时移景异、季相突出,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生态廊道、城市绿脉"的植物规划设计理念,阐述构建具有生态美、地方美、文化美的植物景观群落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带状公园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和生态构建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的游憩场所与生态空间,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场所。文化是景观的灵魂,城市公园必须充分挖掘、融合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本文以桂林虞山公园为个例,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的城市文化元素的阐述与分析,浅述了虞山公园对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中,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分析和说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公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怀化迎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景观协调、丰富乡土树种、创造植物多样性、完善水体景观生态系统和生态养护、生物防治以及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带状滨水城市公园是当今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绿色游憩公园之一,其线性带状的特殊形态及滨水特性,使其成为吸引公众前往并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公园绿地,同时也是水绿交融、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廊道。长龙公园将带状景观与面状景观相结合,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星沙产业基地的美丽绿肺——"会呼吸的带状滨水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现代园艺》2013,(16):81-82
在原邵阳市城南公园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对原城南公园按照"主题化、生态化、特色化"理念进行了景观的改造规划。该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探讨建设体现时代风格的现代城市公园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既具现代化元素,又具和谐、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公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安县环城公园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在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文安县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都市空间。以"一洼、两岸、四步道、多节点"为景观构架,以点带线,串联起环城水系的各个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是贵港第一个城市生态公园,对于贵港城市公园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从科属种组成、生活型、来源、观赏类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城市生态公园的理论指导下,探讨马草江生态公园园林植物选择的合理性,并在植物配置与规划上提供建议。结果表明,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具有园林植物135种,隶属于61科113属。公园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景观风貌,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植物景观层次和类型丰富;以乡土树种为主,具有小型植物专类园的植物,但还是存在植物多样性水平低、水生植物种类少、"水生态"景观不理想、植物景观季相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懋汴 《现代园艺》2023,(14):107-109
公园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何在满足功能需求和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符号,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颇有研究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萍乡市鳌洲公园二期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传承萍乡鳌洲书院文化的公园总体构思、规划布局和文化节点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实践探讨传承书院文化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上海作为拥有近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生态游憩空间缺乏等多重压力,而建设郊野公园也是上海落实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政策的重要措施。在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中,整体规划定位为城市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其中体验型景观通过农业生产功能与游憩功能相融得到体现,也是嘉北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通过依托所在区域特定的"田、林、水、路、院"5个自然要素,打造以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养生、康乐疗养、农田体验的文化体验,并结合当地千年的(冈)身文化和嘉定文化,本着注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大原则,营造自然的郊野公园风貌。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滨水区进行景观规划时,必须坚持以“天然”为核心,把“生态学”思想融入城市的生态环境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环境的可利用资源。要注重城市的职能,把周边环境和滨水公园的功能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整体的品位和发展水平。还需注重市民的参与,必须贴近市民的使用性。为解决滨水公园景观生态的设计问题,本文结合广东江门近年发展,提出滨水生态设计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照明的设计方法,并以洛阳市洛浦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为例,探讨如何结合城市文化特色进行景观照明设计,如何通过灯光和色彩变化打造景观风格统一,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展示一个文化古都现代化发展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滨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与富有城市特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够起到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的特征,并能丰富滨水景观内容,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以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途径,进而总结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冶河公园作为县域滨河公园,其设计以“创造优美生态空间”为线索,以“开放型城市公共绿地,平山县标志性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定位为依据,规划设计除保留和继承传统的设计内容和方法外,还充分融入生态节约理念,在特色彰显、文化传承、滨水景观设计上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0.
综合公园为规模较大、服务半径较广、内容丰富多样并有相应配套设施、面向全市或城区范围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户外绿地。综合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中数量不多,但由于其面积较大,所以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影响重大。其景观主题是一个城市综合性资源特色的展示,对城市的整体景观风格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将从南京市的6个综合公园角度分析南京绿地系统特色,塑造独具特色的南京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