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城市公园植物品种乡土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植物景观多样化和养护管理减少化为原则,从城市公园中区域植物景观、界面植物景观、路线植物景观、节点植物景观、特色植物景观五个方面,阐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园林发展起步较晚,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只注重春夏季建设,而冬季景观及观赏特色常常被忽略,对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的研究亦是极少。本文从季节性因素考虑,以城市公园公共游憩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冬季环境下植物景观属性以及结合游人对冬季景观的需求两条主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冬季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3.
王婷  叶绵源  周晨 《现代园艺》2014,(11):15-18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口主要城市公园热带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并针对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形式对城市公园各类型景观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3个贵阳城市公园的3类植物景观(路旁、广场及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3类不同背景人群(风景园林学生、普通群众及园林相关从业者)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公园中,植物景观质量较好的为泉湖公园,其次为观山湖公园,黔灵山公园最低;3种植物类型景观评分的大小排序为:滨水景观>路旁景观>广场景观;不同评价者对植物景观的审美倾向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于景观的评判标准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通过分析各类型植物景观中最佳和较差植物组合的优劣势,可为贵阳城市公园未来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帅  武海峰 《花卉》2020,(8):153-154
本文针对性的研究了神木市杏花滩公园植物景观生态价值,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首先对神木市杏花滩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论述;其次进行了相关理论概述,如植物景观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关系等。针对性的分析了神木市杏花滩公园中植物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相应改善建议的提出,通过对神木市杏花滩公园植物景观进行研究,为现代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红 《花卉》2022,(20)
为契合新时代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从植物景观分区、空间营造、植物主题、植物品种选择等方面分析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提出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设计,以期为城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公园保留天然植物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影响植物保留和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此提出了城市公园改造时保留和优化植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淑颖 《现代园艺》2014,(4):115-115,118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能绿化、美化、香化城市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如何营造出舒适、符合现代人审美观且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是我们每个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柳浪闻莺植物造景进行挖掘,就植物景观及空间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景观建设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贡献,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研究对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江苏省沭阳县城市公园的建成时间、区位、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虞姬公园和南湖公园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园中典型的30个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判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按照SBE平均值排列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从低到高依次是安静休息区(1.128573)、儿童游乐区(4.149060)、入口集散区(4.944290)、文化教育区(9.158180)、观赏游览区(21.399982)、滨水游憩区(34.794371);分别从配置模式、生长状况、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植物配置美景度的因子,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人们喜欢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而提出提高美景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城市公园空间特点和功能,从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地形、水体、道路、植物、色彩、建筑与建筑物等构成要素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以老年人的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在呼和浩特市的10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分析老年人对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实际需求,最终得到5个老年人偏好的景观空间:静谧休闲开阔空间、健身锻炼运动空间、植物康养生态空间、文化交流传承空间、亲子嬉戏互动空间。此次探究结果可为今后城市公园老年景观空间的营建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邱靓  陈海霞 《现代园艺》2019,(11):138-139
对长沙市3个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了长沙市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功能分区和植物造景的特色,并针对长沙市城市公园的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发展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洪燕 《现代园艺》2021,(5):145-147
对重庆市中央公园内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分析植物在各种景观形式下的应用形式,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植物群落是城市公园构成的基本要素,通过亲身对中央公园植物群落的实地调研,对植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城市公园和差异化战略的概念,概括介绍当前国内城市公园存在的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文化内涵的缺失、雷同的功能设施、景点建设落入俗套等,提出当前城市公园发展的趋势应主要考虑功能设施上的差异化战略和景观建设的差异化战略,并通过特色植物种类的应用,打造特色植物景观,实现城市公园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城市公园典型点状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总结影响点状植物景观的景观要素,为华南地区优秀点状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SBE法对广州10个城市公园的40处点状植物景观评分,以12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要素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筛选出主配景关系、质感丰富度、花朵比和绿色比4个最为显著影响的因子,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 P=3.12×10-90.01,R2=0.719,结果极显著。建议在营建华南地区点状植物景观时优先考虑主配景关系的和谐程度,适度提高质感丰富度,并关注花朵和绿色的合理占比。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公园入口空间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文章以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平面图,联系各城市公园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公园入口的植物配置,可供相关植物景观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肺,如今大力提倡"海绵城市"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设计中加入了与之相关的生态设施,其中一个类型就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不仅美观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以成都桂溪生态公园的雨水花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应用进行研究,从植物种类、植物结构、植物观赏特性和植物种植形式4个方面入手,进行实地调研并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希望为今后城市公园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谭诗梦 《现代园艺》2021,(3):169-171,173
山地公园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格局,相比平原地区的城市公园,山地公园在自然教育、生态保育、野外探险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合道路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分析了山地公园的主要生态要素和步道建设所引起的道路生态问题,依据道路生态学影响、道路生态因素评价和道路规划与设计方法对山地公园步道提出科学有效、布局合理、生态宜游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独特的地形特征使植物景观更有层次性与丰富的创造性。通过对深圳市9个行政区内的9个山地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山地居住区入口的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应用形式,从而为山地居住区入口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凌 《花卉》2019,(12):125-125
基于新时代环境下,城市绿化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植物造景是城市公园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是以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作为基础,通过艺术化方法营造植物景观,从而提高公园的绿化效果、美观效果。基于此,本文根据城市公园中植物造景实际情况,对如何有效应用植物造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