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和黑点病发生较重,一般园片病果率占30%左右,个别园片达70%以上,发生该两种病的果实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经济收入。搞清这两种病害的致病原因并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果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1致病原因分析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及黑点病的致病原因有:(1)红点病由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套袋果刚摘袋时果面上无红点,但采后3~4天就会出现。经过检测分析,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说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造成红点病的一个病原菌,该病原菌主要在谢花后至套袋前侵染幼果。(2)黑点病主要病因,一是由缺钙引起苦痘病…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牌双层纸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3个苹果主产县(市)进行6个品牌双层纸袋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纸袋对套袋果实的日灼率、黑点病果率、苦痘病果率、光洁度指数、着色度指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均有一定的影响,3个试验点的表现基本一致,均优于当地低档袋.对套袋果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小林袋的效果略好于其他果袋.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得到迅速推广普及。但套袋易发生以黑点病为主的果实病害,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弱寄生菌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所致,常用杀菌剂对其均具良好的杀伤效果。然而因套袋后药剂无法直接接触果面,所以套袋前的药剂选择和使用尤为重要。2005年我们对不同杀菌剂组合在红富士套袋苹果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三门峡市苹果塑膜袋的推广应用始自1997年,至今仅有5年时间,已迅速被广大果农广泛接受,2001年,全市推广应用近8亿个,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亿元。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应用技术,自1999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应用成效和存在问题的连续调查,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制定了应对措施,收效明显。1应用成效1.1保护果实不受烂果病的侵害2000年,不套袋果的病果率一般达到20%~30%,典型果园高达60%以上。而套袋的红富士苹果染病率仅1.1%,最重果园也只有3.1%;套袋华冠苹果染病率基本等于0。1.2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富士苹果红点病在烟台地区发生比较重,病果率占30%左右,个虽园片病果率达到7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据调查,2000年80mm以上套袋富士无明显红点病、黑点病,其收购价为每公斤2.4~4.0元,而果面上有一个或几个红点或黑点,其收购价为每公斤1.2元,价格相差较大。所以,解决富士苹果红点病、黑点病,提高果农经济收入,是生产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是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果品的有效措施,但近年来发现,果实着色不良,碰、压、刺伤,苦痘病,皱皮裂口,黑点、红点病及虫伤严重,使套袋果商品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7.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无公害苹果、扩大出口、保持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苹果套袋起源于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苹果套袋面积最大的国家.苹果套袋技术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可明显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于2006年9月至10月上旬,对白水县7个乡镇14户果农果园的黑点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发病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今年黑点病发病相当严重.平均黑点病果实发病率达20.5%,部分果园的果实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为了弄清发病重的原因,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套袋苹果黑点病已成为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针对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笔者经过两年多实践和调查,基本摸清了黑点病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探索出了防治苹果点病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果品生产中,自从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也就出现了套袋黑点病。特别是在苹果上,不论是套纸袋,还是套塑膜袋;不论套双层纸袋、单层纸袋,或者是套塑膜袋加套纸袋的双套法,控制和减轻黑点病是一个难点问题。受栽培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套袋果发生黑点病果率一般在2%~30%。  相似文献   

10.
王芳 《果农之友》2007,(4):47-48
苹果果实黑点病,是伴随苹果果实套袋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病害,有的年份在生产中造成很大危害。影响果品质量,降低果品效益,给果品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和试验,总结出预防苹果黑点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苹果套袋前喷杀菌剂对黑点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套袋富士苹果发生黑点病严重的情况,2000-2001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点病之所以严重与花后至套袋前喷用的杀菌剂种类、浓度和次数有关。凡单喷2-3次大生M-45或甲基托布津的果园黑点病 果率70%以上;虽然以大生M-45和甲基托布津为主,但其中有1-3次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时,病果率低于1%或不发病;喷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杀菌剂,或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则基本不发病。适宜的用药组合为500-600倍50%多菌灵加600倍50%代森锰锌等。调查认为,引发黑点病的真菌为粉红聚端孢霉菌,康氏粉蚧能否导致黑点病,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和黑点病发生比较重,一般园片病果率占30 %左右,个别园片病果率达到70 %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搞清这两种病害的致病原因并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 致病原因红点病由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该病原菌主要在谢花后至套袋前侵染幼果。黑点病主要发病原因有三:①由缺钙引起苦痘病、痘斑病所致;②药物刺激果皮使皮孔细胞变黑;③套袋前幼果感染粉红聚端孢霉菌或被康氏粉蚧危害。2 防治意见残枝落叶等,在萌芽前喷布铲除剂,以减少越冬菌源基数;②在谢花后至套袋前喷布杀菌剂。专…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生理黑点病,属生理性病害。一般发生在红富士果的果梗周围和果实顶部、胴部较重,萼洼部位极少。套袋果梗洼及萼洼处发生较为普遍,初发生在果实第1次膨大期,直到采收前这一阶段,初发生为小黑点针点大小,不规则分布在苹果果实表面,尤其是粗放管理果园更普遍显得严重。气孔增粗,黑点病逐步扩大(如芝麻粒大小),但不传染,直接影响苹果的果实表面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1表现症状 红富士苹果生理黑点病,属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红富士果的果梗周围和果实顶部、胴部发生较重,萼洼部位极少。套袋果梗洼及萼洼处发生较为普遍,初发生在果实第1次膨大期,直到采收前,初发生为黑色针点大小,不规则分布在果实表面,尤其是粗放管理果园更为严重,气孔增粗,黑点病斑逐步扩大(芝麻粒大小),但不传染,直接影响苹果的外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5.
套袋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伴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1994、95两年,我镇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成果率平均为64.9%。针对影响套袋成果率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三选、一紧、三推迟”的措施,1996年全镇红富士苹果套袋成果率普遍提高,有的园片成果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近2~3年来,陕西省各果区,特别是渭北高原地区,不论套袋还是套塑膜袋的苹果,均在萼洼部位发生黑点病,个别果园的苹果果面上也发生黑点病,苹果越大黑点越多、套袋红富士苹果尤为严重。有的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套袋桑莎、嘎拉、红富士苹果果面黑点病普遍发生而且比较严重.经调查,套袋桑莎果面黑点病平均发病率高达56%,严重的果园发病率高达90%:套袋嘎拉果面黑点病平均发病率高达35%:有些红富士果园经摘袋初步抽查,果面黑点病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0%,果品外观质量会降低2~3个等级,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8.
苹果套袋可显著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苹果果面黑点病问题。2009年,虞城县张集镇的‘红富士’园,果面黑点病病果率达5%~10%,重者达30%以上,个别园片达70%,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此,笔者在商丘市苹果主产区进行了3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苹果果面黑点病的发生机理,探索出防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套袋苹果黑点病和霉心病的致病菌及发病特点,揭示了苹果霉心病与套袋果实黑点病发生的相关性,提出了防治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孙忠庆,陈宏,吴建军(山东省惠民县林业局果树站,251700)果实着色差、风味淡、果面不光洁、病虫果率高是沿海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较突出的问题,采用果实套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实品质,减少用药和药物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