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供试甘蔗品种的有效茎数和植株干重均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素生产效率下降.提高施N水平,蔗汁中N和Ca的含量则相应增加,而蔗糖分以及P、K、Mg含量反而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的3个品种中,闽糖70—611蔗茎产量最高,耐肥性较强;福引79—9蔗茎产量较低,耐肥性较弱,但其蔗糖分含量高,适量施N可获最高产糖量;闽糖77—208居中.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90-525、闽糖90-913和闽糖85-843个品种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8%、10.8%、8.7%。除闽糖90-913的回归系数b=1.2901外,闽糖90-525、闽糖85-84回归系数b<1,均属早熟高糖、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甘蔗良种;闽糖87-91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5.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b<1,属丰产稳产、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甘蔗伸长盛期,SCMV—A侵染的蔗株叶片中蔗糖含量明显低于健株,还原糖含量则相反;不同钾、镁肥施用水平下,SCMV—A侵染的蔗株均比对照健株显著矮化,蔗茎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蔗茎锤度、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则因钾、镁肥施用量的不同或高或低于其相应健株;适量施钾可增加健株的蔗茎及蔗糖产量,又可部分减少由SCMV—A年致的产量损失.施镁肥也有部分减少由SCMV—A引致产量损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闽糖85-68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从NCO310×粤糖54-143,63-237,崖城64-389,73-226,73-512杂交组合中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1993-1996年4年31点次示范结果:闽糖85-68每公顷蔗茎产量96.045t,11-1月份平均蔗糖分15.18%,每公顷含糖量14.58t,比处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17.4%,蔗糖分提高1.09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26.5R。  相似文献   

5.
以桂糖11号为对照,引进桂糖系列(桂糖16、17、18、19、桂辐97/18),新台糖系列(ROC22、25、26),云蔗系列(云蔗89/07、89/157、89/351)以及福农91/4710、闽糖86/2121、粤农91/854、粤糖93/159共15个新品种(系)在贵州省贞丰县白层蔗区进行了适应性观察和对比试验。新植年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能较好地适应试验区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基本表现了各自的生产特性和产量水平,其中有桂糖16、桂糖19、桂辐97/18、云蔗(89/07、89/157、89/351)、ROC22、ROC25、ROC26、闽糖86/2121共10个甘蔗品种(系)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分别超过对照种产蔗量108.89t/hm2和产糖量14.96t/hm2的产量水平,其余5个参试品种材料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比对照种较低,各品种(系)的抗逆性、宿根性等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最佳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盐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H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600 kg.hm-2时,冠幅显著增加,造成枝叶徒长。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即施氮量低于600 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施氮量导致产量下降,产投比也显著降低。施氮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总酸度下降,糖酸比的增大,Vc含量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均达显著水平。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646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04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干旱胁迫过程中蔗叶的形态、根系伤流及其组分变化的研究表明:四个供试品种间御旱性存在明显差异,G.T.11和NCo310御旱性强,Y.T.57-423较弱,Co6304介于其中.为中等御旱性品种。御旱性强的品种叶干比和叶中肋比显著低于不御旱品种,叶片细窄而厚;而且在干旱胁迫下根系伤流率逐渐减少,御旱品种的降幅低于不御旱品种;但伤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提高,御旱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幅高于不御旱品种,而还原糖含量与品种自身的含糖分和生长期有关,与御旱性关系不很密切。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籽粒氨基酸的形成规律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灌浆期间,籽粒中TAA呈“V”型变化,低谷出现在开花后第20-28d;随施N量增加,TAA变增加,但“V”型的峰谷趋于平缓。灌浆期间籽粒中的EAA呈平缓下降状态,其干重含量从30g/kg下降到23g/kg;增施N肥可提高EAA总量,但地种种EAA遥增长幅度不,对Thr,Lys,Met,Phe的调节幅度大,对Ileu的调幅度小。施N肥对TAA和EAA调节作用的大小随品种而不同,小偃6号显著大于  相似文献   

9.
从高产角度出发,探讨2—5月不同播期处理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3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出苗慢、苗数多;2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株高、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植蔗单茎重、蔗茎产量、蔗糖含量及蔗糖产量随播期推迟而下降;3月播期处理的宿根蔗茎高、单茎重、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两季总蔗茎产量、总蔗糖产量分别为159.15~217.07、20.91~30.81 t/hm2,均以3月播期处理最高,其次是2月播期处理,而5月播期处理最低。可见,3月播种的总甘蔗产量、产糖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设计,田间生物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酸二氢钾铵不同用量及不同施用方法在中性紫色土上对水稻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化成复肥供量较低时,产量随供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复肥供量处理为600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主区为7711kg/hm^2,副区为7144kg/hm^2,比CK分别增产33.73%和23.43%,过量供应,养分累积量增加极缓,趋于稳定,单位养分的增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则显著降低,产量甚至出现下滑。相同供肥量不同施用方法比较,分次施肥比1次基施,水稻对化成复肥中氮素和磷素利用率提高分别为31.43%-34.88%和30.39%-32.30%,而对钾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影响较小,分次施肥较1次基施增产幅度为6.95%-7.94%。品质分析表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复肥供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和1次基施增加幅度分别达16.81%-19.52%和17.69%-19.34%,但对淀粉含量影响相对较小,淀粉含量有随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略有下降的趋势。适量供肥及合理施用方法可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同化效率、增加水稻穗长、穗粒数等,这可能是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硫酸镁肥均显著地提高供试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使油菜苗期植株和苔期叶片Mn含量及苗期植株Fe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施石灰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硫酸镁肥提高油菜苗期植株及苔期叶片Mg及N,P,K,Zn等元素含量,并使苔期叶片Mn含量下降,因此,镁不足是供试土壤油菜的障碍因子,而锰毒害则是苗期油菜生长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钾量对甜玉米茎秆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玉米(su)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甜玉米茎秆含糖量的影响以及茎秆含糖量与籽粒中糖,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受施钾量影响很大。籽粒中糖和脂肪含量与茎秆含量糖密切相关。在施钾量0-10kg/mu范围内,茎秆含糖量和籽粒中糖和脂肪一增加时,茎秆含糖量下降,反之亦然,而在施钾量为25-35kg/mu时,无论茎秆含糖量还是籽粒中糖和脂肪含量都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过度施钾会导致糖和脂肪  相似文献   

13.
氮钾营养与葡萄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N、K供应状况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土壤N、K供应充足,葡萄枝条和根系生长良好,浆果产量提高N、K两种元素对浆果产量存在正交互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供K水平。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含量显著增加,而浆果的含酸量随供N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证实,福建红壤区土壤有效钾不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盆栽试验证明;如果施N过多而增施K肥.不但无法减轻过量N的危害,反而会促进土壤N的释放,加剧过量N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甘蔗和土壤氯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上连续四年施用含氯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含氯化肥的施用对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蔗叶和蔗汁的氯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氯量对蔗叶和蔗汁中氮、磷、钾含量无不良影响;在第四年,施氯量最大的处理,其0~20cm土层土壤的氯含量较基础土壤仅增加15~17mg/kg;施含氯化肥可使土壤pH值降低。因此,含氯化肥可以在甘蔗上使用,但在酸性土壤施用,应适当配合碱性肥料,防止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15.
摘要:通过2005-2006年二年(二新一宿)五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施N量对兰竹荔枝氨基酸含量和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年生兰竹荔枝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N水平(kg.株^-1):N10.25,N20.5,N30.8,N41.2试验结果表明:N1至N3处理内,随着施N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N4处理氨基酸含量反而降低,施N量对各种氨基酸含量也有影响,但表现不一样。随着施N量增加含量升高的有缬氨酸,苯丙所酸;丝氨酸,酷氨酸和组氨酸,以N2处理含量最高;其余的各种所基酸都以N3处理的含量最高,N4处理的含量反而  相似文献   

17.
了稻麦两熟地区水稻抛秧栽培中的本田施氮量及配比,结果表明,随施N量的增加,最高苗和有效穗增加,在N肥配比上,最高苗和有效是镀肥足的高;中N水平和前、中,后搭配施肥的RGP、CGR高,NAR则在低N下较高;一次枝梗数基本上不 施N量和配比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甘蔗施硫效应及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甘蔗不同施硫水平及不同硫肥品种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施硫可增加甘蔗有效茎,提高单茎重7.8% ̄22.8%,并可提高蔗茎含糖量;赤砂土种蔗硫肥适宜施用量为60kg/hm^2;施用石膏和硫磺的肥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4.50万株/hm~2、6.75万株/hm~2、9.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和0.0 kg/hm~2、112.5 kg/hm~2、225.0 kg/hm~2和337.5 kg/hm~2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供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6.75万株/hm~2。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干物质重,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不施氮和112.5 kg/hm~2施氮处理,但是与施氮量225.0 kg/hm~2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施氮水平。方差分析显示,种植密度、施氮量以及两者互作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供试品种,用地力中上等的砂壤水稻田表土作基础床土进行双膜育秧试验,机插移栽人大田,观测秧苗的形态、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床土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田间发根力、苗干重等苗质指标显著或明显优于培肥量少的处理,且大田分蘖发生早,最高茎蘖数高,产量随床土培肥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提高趋势。据此提出了该品种机插中苗壮秧指标:苗高12cm,苗基粗度2.7mm,糖氮比1.0~2.0;各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出现在播后20d、叶龄为3.8~4.1时,其后秧苗干重下降,苗质迅速变劣,而不培肥和培肥量小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明显延迟,秧龄弹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