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抽取4个组合5个性状(株高、茎径、茎数、锤度和丛重)不同容量的随机样本,比较其统计平均数和方差与240株所构成的总体平均数和方差的差异.以置信区间为基础,估算α=5%,K=10%的水平下,至少需要170株实生苗的样本容量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所有性状的平均数和方差.  相似文献   

2.
甘蔗5×4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节间长,单茎重,出汁率,锤度和盆产糖量8个性状的抗盐遗传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而盆产蔗量,重力纯度,蔗法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4个性状的抗盐遗传则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民控制,怦状 父本gca方差多数大于母本gca方差,说明甘蔗抗盐育种中父本选择的重要性。品质状性的h^2B多在60%以上,暗示它们在早期阶段选择效果较好。研究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65份田埂豆地方品种的9个农艺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我省田埂豆地方品种间以茎粗变异程度小,CV=16.48%;以分枝数,单株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变异程度大,CV=42.60 ̄64.96%。性状间以单株实荚数与单株实粒数相关程度最大,r=0.8975,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以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株高〉茎粗〉百粒重。  相似文献   

4.
甘蔗5×4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节间长、单茎重、出汁率、锤度和盆产糖量8个性状的抗盐遗传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而盆产蔗量、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4个性状的抗盐遗传则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所控制.性状的父本gca方差多数大于母本gca方差,说明甘蔗抗盐育种中父本选择的重要性.品质性状的h ̄2B多在60%以上,暗示它们在早期阶段选择效果较好.研究发现,CP72—1210、崖71─374和崖73—512多数性状的gca效应值高,可认为是较理想的抗盐亲本.根据性状的tca,筛选出CP72—1210×崖71—374、CP72—1210×崖73—512、新台糖1号×崖73—512、CP57—614×崖71─374和CP67-412×崖73—512等5个抗盐组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1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7.
苦荞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个苦养品种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千粒重h2(%)=83.3,主茎节数h2(%)=68.9,株高h2(%)=61.7。千粒重与株粒重r=-0.12,主茎节数与株粒重r=-0.236,株高与株粒重r=0.117。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蔗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为甘蔗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2008~2014年17组甘蔗家系试验的参试亲本及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采用3种不同方差分解方法对其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甘蔗不同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在不同试验间表现不同.茎径和锤度是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是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较低的性状;有效茎数的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属中等;株高是遗传力中等、加性遗传方差比率最低的性状.对于不同分析方法,在分别计算时采用固定模型计算的参数值最高,随机模型最低,随机+家系比随机模型略高;在联合计算时,采用随机+家系计算的参数值最高,固定模型最低,而随机模型的参数值高于固定模型.[结论]数据进行联合分析时宜选用随机+家系分析方法,通过增加家系信息,可明显提高分析精度;甘蔗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均受性状及试验的影响;在亲本及后代按不同原则和标准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茎径和锤度、株高、有效茎数等性状进行选择,可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种源木材气干干缩性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弦向(TS)、径向(RS)、纵向(LS)、体积气干干缩率(VS)和差异干缩(T/R)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5%,环境方差占方差总量的34.9-=63.9%,种源内各个性状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310棵样木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1水平上,树高、胸径、材积与TS、RS、LS、VS呈显著负要关,与T/R呈显著相关;晚材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  相似文献   

10.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有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加性方差都明显大于显性方差。各性状狭义遗传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叶片数>穗位高>单穗粒重>百粒重>穗粗>茎粗>单穗重。叶片数的杂种优势不明显,其他数量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百粒重、穗长、穗粗。  相似文献   

11.
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对5个光敏核不育种和7个父本品种组配的35个杂交炳稻组合5个株生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特殊配合力方差皆达到显著,即株型性状皆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除开张角外,其余4个性状各组合皆以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分析估算了亲本在株型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并对各参试组合亲本进行了评估,对杂交组合后代在株型性状上的表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小麦抗逆育种几个抗旱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旱地冬小麦F1代的抗旱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效应及遗传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的3个抗旱性状和4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且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以加性效应为主;其广义、狭义遗传力较高,宜早代进行选择。研究亦表明,各性状正向优势强弱及正向越亲优势力株高>德基节≥千粒重≥抽穗度>穗粒重>单株数,7个性状在F1代中皆为部分显性遗传。F1代的株高、穗茎节长、就粒重、个粒重、抽穗度与双亲平均值里极显著正相关,故可根据双亲平均值预测F1代的表现,提高亲本选配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4.
甘蔗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亲本组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6×3不完全双列杂交衍生的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6个性状的遗传方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母本对除径外的3个性状的方差加性基因效应作用的结果,根据Gca效应的sca方差评价亲本,认为Co1001,CP67-412,崖71-374、CP72-1210和新台糖1号是大多数性状的优良配合者,CP65-  相似文献   

15.
BB肥对甘蔗经济性状,产量及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型BB肥是根据甘蔗生物学性状和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甘蔗专用肥,试验的含量为ω=50%的甘蔗型BB肥与含量为ω=25%的兴农肥和单质氮磷钾化肥作田间对比试验,在投入价格相等的情况下,BB肥在甘蔗生产上表现出鲜蔗株高,茎粗,产量高和糖分含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10个甘蔗无性系的盆栽处理,分析了0.700%和0.513%土壤Na^+含量对9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0.700%土壤Na^+含量对甘蔗各性状的影响明显,尤其对株高,单茎重,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最大,可将这4个性状作为筛选抗盐品种的指标,根据这4个性状在盐分胁迫下的表现,将10个甘蔗无性系划分为5种抗感类型,福引83-13,福农83-0706属高抗盐类型,桂糖11号抗盐类型,可推荐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杂交高梁的产量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单穗粒数(r4=0.9008)>穗长(r3=0.8005)>茎粗(r2=0.7080)>株高(r1=0.6786)>单穗粒重(r5=0.6516)>千粒重(r6=0.5490)。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12个育种亲本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各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准;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只有4性状极显著;各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株高以苏麦6号等4个亲本,成熟期以扬麦5号等3个亲本,穗长以宁麦8号等6个亲本,小穗数以宁麦8号等5个亲本,穗粒数以宁麦8号等5个亲本,千粒重以苏麦6号等4个亲本,单株重和株粒重以9403等6个亲本较高(好);特殊配合力:株高、千粒重、单株重和株粒重较高的组合分别有3、12、8和3个;各性状除单株重和株粒重外,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方差,且狭义遗传力大多在60%以上;而单株重和株粒重的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狭义遗传力均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19.
选用全国21个地理来源及株高、茎径、锤度等主要性状各异的割手密(SacharumspontaneumL.)无性系的茎梢带叶鞘部位,用75%酒精表面消毒,剥去外层老叶鞘,将生长点以上0~4cm的嫩叶鞘剪成约5mm长的小块各100块,分别接种于MS+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石刁柏雌雄株产量构成及产品品质等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雄株生长快,产量高,其产量构成为茎数型;而雌株则以单茎重为主,属茎重型。单茎重与幼茎粗度呈正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雄=69.70X-44.42,Y雌=50.35X-25.09.品质指标除氨基酸外,雌雄间无显著差异;生产上宜选用优良雄株,并促进幼茎肥大,以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