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稚又 《农家致富》2005,(13):36-37
鲍鱼育苗,饵料尤为重要.须提前准备,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浸泡数天,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幼虫。  相似文献   

2.
对马氏珠母贝激光育苗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能加强精子活力,提高精液品质,影响卵子的通透性;抑制水中的细菌生长,使受精卵发育成健壮的胚胎,幼虫,幼苗。  相似文献   

3.
介绍花椒的育苗技术,即包括种子采集和处理、苗期管理等内容的实生育苗,以及砧木的培育与选择、接穗的采集、嫁接、嫁接后的管理等内容的嫁接育苗2种育苗方法,从而为化椒的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介绍花椒的育苗技术,即包括种子采集和处理、苗床准备和播种、苗床管理等内容的实生育苗,以及砧木的培育与选择、接穗的采集、嫁接、嫁接后的管理等内容的嫁接育苗2种育苗方法,从而为花椒的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种实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苗木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重阳木育苗技术,以供育苗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阳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种实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苗木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重阳木育苗技术,以供育苗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报道了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主要技术的研究情况,尤其是种贝采捕时机的掌握;提高浮游幼虫及稚贝培育成活率的方法与措施;以及适宜饵料投喂等,为今后文蛤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参考依据,经室内45d的培育,稚贝出池时平均壳长为556.7μm最大个体为1029μm,平均成海率为71.2%,最高达96%。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插条采集及处理、插穗采集、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育苗准备1.备足育苗所需物资2.选择适宜的育苗地点由于旱育苗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只维持土壤湿润状态而始终不建立水层的育苗方式,因此,无纺布育苗多选择旱育苗方式进行。为满足旱育条件,要选地势平坦、高燥、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忌选低洼冷凉地。受条件限制,只能在本田育苗的地区,也要选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块,并筑高台,力争达到上述旱育条件。3.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普通旱育苗、软盘育苗、隔离层育苗、钵盘育苗。4.确定秧田面积及整地坐床根据本田面积大小及所选定的育苗方法的秧本田比例,就可算出秧田面积。秧田面积=本田面积×秧本…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毛蚶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毛蚶人工育苗的技术要点,包括育苗用水的处理、微藻培养、亲蚶的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与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基的投放和稚贝培育等生产环节,以为毛蚶人工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桃树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种子采集与贮藏、整地与作垄、播种、播种后管理、嫁接与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桃树的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白桦育苗技术难题,探讨了种子的采集与贮藏、播种育苗的技术要领、田间管理的技术要求,为白桦的育苗提洪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观察结合统计方法,研究了寄生在黄颡鱼鳃上的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 表明: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为8.4℃,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有效积温为165℃/d;整个寄生阶段钩介幼虫的壳长、壳高和铰合部长度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科尔沁沙地的优良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科尔沁沙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园林绿化的重要造林树种,本文论述了科尔沁沙地油松播种育苗要掌握种实采集贮藏、育苗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顺 《农家致富》2004,(23):45-45
1.幼体细菌性溃疡病各种牡蛎的育苗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病。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对采集于长江和淮河水系的三角帆蚌亲本及正反交、自交组的钩介幼虫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水系的三角帆蚌亲本形态差异显著。太湖三角帆蚌亲本群体较洪泽湖群体的壳顶位置偏向贝壳前端,壳高与壳长、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均极显著低于洪泽湖群体(P<0.01)。综合分析表明太湖三角帆蚌的壳型为长扁型,而洪泽湖三角帆蚌为圆润型。反交组(H0T)成熟钩介幼虫指数为(0.066 7±0.005 9),极显著高于正交组(T0H)和两个自交组(P<0.01),其杂交优势率为2.54%。以太湖三角帆蚌为母本的幼虫壳长与壳高的比值为(0.828 4±0.029 4),极显著低于以洪泽湖群体为母本的比值(0.848 2±0.034 5),而同一母本不同父本之间的钩介幼虫无显著差异(P=0.286,P=0.106),该性状表现为明显的母性遗传,这与已有的贝类杂交研究结论相似。而各组幼虫的寄生成活率、稚贝生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微藻在扇贝、牡蛎、文蛤、毛蚶等几种常见贝类人工育苗中的应用,包括亲贝的选择与培养阶段和幼虫培育阶段,以期为微藻在贝类人工育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钩介幼虫寄生包囊的形成规律,选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鲤Cyprinus carpio和二次寄生黄颡鱼P.fulvidraco 3种鱼鳃丝为寄主,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寄生试验,分析了不同宿主对钩介幼虫发育的影响,并对钩介幼虫在3种宿主鱼鳃丝上形成包囊的时间、寄生数量、包囊形成位置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温(24±1)℃时,寄生于黄颡鱼鳃丝上的钩介幼虫第7天首次开始脱落稚蚌,第8天为脱落高峰期,直至第12天才从鱼体脱落完全;寄生于鲤鳃丝上的钩介幼虫在第4天就脱落完全且没有发现稚蚌。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首次寄生在黄颡鱼鳃丝基端3 h形成包囊,6 h幼虫在整片鳃丝形成包囊;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鲤鳃丝不能完全形成包囊;在二次寄生黄颡鱼鳃丝基端5 h形成包囊,8 h幼虫在整片鳃丝形成包囊,且三角帆蚌钩介幼虫首次寄生在黄颡鱼鳃上的寄生数量多于二次寄生黄颡鱼和鲤鳃上的寄生数量;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丝,很少寄生在鳃耙和鳃弓。  相似文献   

19.
从种条采集及插穗处理、育苗地选择及整理、扦插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青皮河北杨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青皮河北杨的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小陇山林区红豆杉的育苗及栽培技术从种子采集、种子处理、圃地选择与整地、播种扦插育苗和幼苗栽植及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总结了红豆杉育苗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