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抗腐威系黑龙江省红兴隆端银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研制生产,添加在肥料中使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于2004~2006年在大豆、水稻作物上进行了抗腐威应用试验,增产效果显著,现将2006年应用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大豆应用抗腐威试验设在新华分公司第一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抗黑1(H1)、抗黑2(H2)、抗木(M)3株拮抗细菌对桃子的褐腐霉和芦柑的青腐霉拮抗效果的结果表明,H1细菌对褐腐霉有明显抑制作用,H2细菌对青腐霉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3株细菌进行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对3株细菌抑制病原真菌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3株细菌均不分泌抗生素,推测可能是以竞争性的生长方式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2008年在马铃薯上进行了肥料增效剂一抗腐威试验,在传统秋施肥地块上,第二年播种时,施用常规肥料与仅施抗腐威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抗腐威处理,平均产量:20616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可以在马铃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现状,2011年和2012年在江苏5个草莓产区分别采集133个和206个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2012年206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2年草莓灰霉病菌抗嘧霉胺的菌株比例分别达到77.4%和66.0%;2012年采集的206个菌株中,抗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和乙霉威的菌株比例分别达到80.6%、11.2%、64.6%和54.4%;不同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菌株对5种杀菌剂的抗、感表现,在江苏检测到17种抗性表现型;其中对腐霉利和乙霉威敏感及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嘧霉胺抗药的菌株占30.6%;对腐霉利敏感及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抗药的菌株占21.8%;其他表现型菌株所占比例均在10.0%以下。表明,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均已产生抗药性,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5.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相似文献   

6.
发根壮苗菌为优良的微生物菌剂,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01)准字(0018)号.主要功效:发根,壮苗,防根腐.适用范围:大棚、露地瓜果蔬菜及棉油药麻烟茶等农作物.主要指标:有效活菌数≥2亿个/克.剂型:粉剂.包装规格:500克/袋,20袋/箱. 一、特点与功效 1.发根壮苗菌除含有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外,还针对瓜果、蔬菜等作物重茬减产情况,加入了促根、抗重茬的菌株,施用后可在作物的根圈大量繁殖,能改善作物微环境平衡,产生降害物质和维生素,促进根系生长,使其吸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芒果作物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海南省芒果主产区进行为期2年的芒果作物病害调查,通过实验室内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并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病害共有42种,其中真菌病害32种、细菌病害5种、线虫病害3种、寄生性植物2种;对芒果致病较重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流胶病、枝枯病、蒂腐病、细菌性果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煤烟病、幼苗立枯病、果腐病等10种。调查结果对于科学制定芒果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海南省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2012,(11):60
1苤蓝1.1最佳贮藏指标①温度:0℃。②气体:未定。③湿度:98%~100%。④贮藏期:2~3个月。1.2注意事项①病害:主要贮藏病害为细菌软腐和黑腐。②带叶的苤蓝在0℃下只能贮藏14d左右。③高湿有利于苤蓝抗萎蔫与衰老。④塑料袋打孔包装可防止苤抗蓝失水。2茭白2.1最佳贮藏指标①温度:0~1℃。②气体:未定,但可以用0.04mm厚PE袋扎口贮藏。③湿  相似文献   

9.
抗腐威是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瑞银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研制的一种肥料营养添加剂,能使水稻扎根快、返青早、分蘖多、成穗率高的功效。八五四分公司水稻试验站对抗腐威在水稻上进行了小面积的大区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为细菌性鞘腐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危害水稻、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细菌褐斑病主要发生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水稻产区,由于剑叶叶鞘亦有发生,故有细菌性鞘腐病之称。  相似文献   

11.
两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实验室保存的及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52株细菌中筛选出2株对草莓根腐病菌(Pestalotiopsispho tiniae)具有极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3282(待鉴定)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其抑菌效果均达到了92 2%。另外,对上述2株细菌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为,所测试病原菌菌丝畸形,原生质浓缩,菌丝断裂。拮抗菌发酵液对根腐病菌的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每皿含量分别为80μL和100μL发酵液原液时该病原菌基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验证2 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S 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0%甲维·茚虫威SC 10 mL,对稻纵卷叶螟防效优异,药后15 d卷叶防效达82.21%,杀虫效果为97.26%,且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腐植酸类物质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植酸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等的有机物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及植物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通过从土壤、动物粪便、低级别煤等中提取。本文综述了腐植酸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并分别从抗旱、抗盐碱、抗低温/高温、抗重金属污染、抗病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腐植酸类物质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在可持续农业中腐植酸类物质在作物上的应用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几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症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腐霉菌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专性寄生是植物微管束病原真菌,典型的象尖孢镰、黄萎轮枝孢等引起的萎蔫、枯死。土传病害本身不是单一病原造成的,通常是多种病原菌混合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艾格里光合菌肥肥效机理:艾格里光合菌肥通过新陈代谢分泌物中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无素(如铁、锰、硼、钼等)和一些活性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卟啉类化合物等),显著增加作物地上部分的营养供给;光合细菌能明显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更加充分地吸收地下养分,增强作物生物固氮的能力,使得作物增强抗僵苗、抗寒抗旱、抗落花落果的能力。防病机理:光合细菌分泌的5-氨基乙酰丙酸为叶绿素形成的必需物质,使得病毒很难破  相似文献   

16.
艾格里光合菌肥肥效机理:艾格里光合菌肥通过新陈代谢分泌物中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无素(如铁、锰、硼、钼等)和一些活性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卟啉类化合物等),显著增加作物地上部分的营养供给;光合细菌能明显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更加充分地吸收地下养分,增强作物生物固氮的能力,使得作物增强抗僵苗、抗寒抗旱、抗落花落果的能力。防病机理:光合细菌分泌的5-氨基乙酰丙酸为叶绿素形成的必需物质,使得病毒很难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结球生菜生产中所用主要农药——霜霉威、吡虫啉、腐霉利的消解规律研究,探讨生菜农药消解与农药种类、浓度及外部因子的关系,为结球生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目前我国生产上主要使用的结球生菜品种——皇帝为材料,2007年春季露地种植,按霜霉威、腐霉利、吡虫啉最大推荐用量(计算浓度分别为1203.3、500.0、40.0mg·kg-1)和最大推荐用量的2倍(计算浓度分别为2406.6、1000.0、80.0mg·kg-1)两个农药剂量处理,分别于6月6日施药后当日、2、6、9d取样测定农药残留含量,并记录环境因子温度、光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是按最大推荐用量还是最大推荐用量2倍喷施,吡虫啉、霜霉威、腐霉利在生菜上均表现为起始和最后阶段消解快、中间阶段消解平缓的特点;按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生菜吡虫啉、霜霉威和腐霉利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5.0、10.0和5.0mg·kg-1)要求,对于吡虫啉,即使按最大推荐用量2倍喷施,其喷施8h后的残留量仅为1.5mg·kg-1,说明春季露地生菜上喷施吡虫啉的安全性较高;对于霜霉威,按最大推荐用量喷施,施药6d后的残留量为10.7mg·kg-1,接近肯定列表制度的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 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 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 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 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腈提取,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建立了芦笋中抗蚜威及其代谢物(脱甲基抗蚜威、脱甲基甲酰胺基抗蚜威)残留量的UPLC/MS/MS测定方法.添加抗蚜威及其代谢物质量分数均为0.002、0.01、0.1 mg·kg-1,平均回收率在93.8%~100.8%,相对标准偏差在3.9%~9.1%,定量限均为0.002 mg·kg1.  相似文献   

20.
5%蚜螨特液剂的显著特性是高效、低毒(LD_(50)>3500g/kg)低残留,与其它杀虫剂混合喷酒,可起到明显增效作用。本剂适用于果树、蔬菜、烟草、油菜、小麦、棉花等作物上各种蚜虫的防治,对各种红蜘蛛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售价不足抗蚜威的1/3,防治费用只有抗蚜威的1/4~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