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6年以来,以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为父本,康拜克、邦德等品种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几年来共培育出无角美利奴细毛羊16987只,存栏5250只,核心群羊达3250只,其中特一级羊占83.18%;成年公、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为107.9kg和57.48kg,毛长分别为12.35cm和11.02cm,净毛量分别为10.91kg和5.2kg。选育的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具有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化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接近澳洲美利奴羊水平。应用无角美利奴细毛羊改良低产细毛羊,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阜新县关山种羊场是国家重点畜牧场之一,是培育中国无角美利奴羊新品种的主要基地,而阜新县又是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县。1989年~1991年关山种畜场先后分3批从澳洲引进强毛型澳洲美利奴公羊12只(其中无角系5只),康拜克母羊439只。利用强毛型澳美无角系公羊级进杂交康拜克母羊,培育具有体大,毛多,毛长,羊毛品质好,接近澳美羊生产性能的无角美利奴羊。同时,用引进的澳美公羊和培育的澳康公羊对阜新、彰武两县近30万只东北细毛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改良。仅阜新县到1991年末改良羊存栏只数已达20多万只,杂交后代的产毛量和羊毛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无角美利奴亲本羊的品种品系特征,为无角美利奴羊选育工作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3年春对辽宁省关山种畜场的东北细毛羊、康拜克、邦德成年母羊和强毛型无角澳洲美利奴成年公羊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测羊均为辽宁省关山种畜场布病检疫阴性的临床健康羊,共96只,其中东北细毛羊成年母羊23只,为A组;康拜克成年母羊34只,为B组;邦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优质种羊的需求,从1986年开始,辽宁省阜新市利用进口的强毛型澳洲美利奴元角系公羊和接近澳洲美利奴羊生产水平的康拜克母羊和邦德母羊进行级进杂交,通过有计划的复杂育成杂交培育中国无角细毛羊.  相似文献   

5.
为培育出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毛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的优良细毛羊新品种.辽宁省阜新市于1986年,先后4次从澳大利亚引进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14只和接近澳洲美利奴羊生产水平的康拜克母羊和邦德母羊833只.  相似文献   

6.
1 甘肃高山细毛羊品种性能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和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1943~1957年)、横交固定(1958~1965年)和选育提高(1966~1980)三个阶段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型细毛羊品种.从育成至今经过了30年的选育提高,为了改善和提高品种质量,先后10次从国内外引进澳洲美利奴、中国美利奴、新西兰美利奴、超细型中国美利奴、超细型澳洲美利奴等外血对品种进行换血改造.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利奴羊(以下简称中美羊)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入澳洲美利奴羊和波尔华斯羊的基础上,由我国自主选育,于80年代中期培育成功的。其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达到了国际细毛羊品种的先进水平,是我国唯一与澳洲美利奴羊媲美的细毛羊品种。中美羊经过近30年的育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寒牧区不同杂交组合羔羊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展绵羊多项利用,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肉、毛生产力,引进特克塞尔羊、白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邦德羊和澳洲美利奴羊种公羊,以本地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开展了多项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杂种后代从初生到周岁,长势明显高于当地甘肃高山细毛羊;特克塞尔羊在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方面效果最明显;澳洲美利奴羊在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毛质方面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育中国无角细毛羊新品种,开展了无角系澳洲美利奴公羊与康拜克母羊、邦德母羊级进杂交,并将理想型后代横交固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山美利奴羊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运用现代育种先进技术成功培育的我国首例适应高海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细型细毛羊新品种。本文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高山美利奴羊品种进行特性介绍,对甘肃细毛羊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甘肃省细毛羊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场于1987年1月由澳大利亚引进澳美公羊12只,其中南澳阿什罗斯种羊场培育的无角系5只。康拜克母羊19只,波尔华斯母羊36只。为了利用好这批进口羊,1987年春经专家们论证认为:近几年来国外无角细毛羊发展迅速,因无角便于管理,节约畜舍和用具,避免角斗,同时角的有无与毛肉经济性状和繁殖性能无关。通过了用澳美无角系公羊与康拜克、波尔华斯母羊杂交培育我国自己的无角美利奴羊方案。经过3年来的培育,今年7月下旬由省科委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12.
科技     
正我国育成国家级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1月13日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杨博辉研究员为首席的创新团队联合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等7家单位,历经20载,培育出我国首例适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是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山美利奴羊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运用现代育种先进技术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该品种适应2 400~4 070米生态区,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生态差异化优势,羊毛细度达到19.1~21.5μm,性能指标和综合品  相似文献   

13.
高山美利奴羊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历经20年选育而成的羊毛纤维直径以19.1~21.5μm为主体的毛肉兼用美利奴羊新品种.文章对高山美利奴羊品种特性进行阐述,分析了国内外细毛羊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今后高山美利奴羊育种进行设计,制定育种目标,建立完善的品系结构,进行科学育种,并在选育技术上完善保障措施,持续提高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1996年6月末,内蒙古自治区绵羊数量已达3083.37万只。其中细毛羊133958万只,占绵羊总数的43.45%。先后培育成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科尔沁细毛羊、兴安细毛羊、乌兰察布细毛羊、呼伦贝尔细毛羊等新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1983~1991年的细毛羊科技攻关中,引入了澳洲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的有益基因,初步解决了自治区各细毛羊品种所存在的羊毛偏短、净毛率低、羊毛综合品质差等问题,无论是毛量还是毛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参加这期攻关的有兴安盟、哲盟、赤峰市、锡盟和伊盟等5个盟市的23个…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细毛羊生产性能及建立繁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细毛羊育种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培育成了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科尔沁细毛羊和兴安细毛羊等品种.但是这些品种仍普遍存在羊毛偏短、净毛率低、腹毛短稀、油汗偏黄、弯曲偏小、羊毛综合品质差等缺点.澳洲美利奴羊是世界上最好的细毛羊品种,国内外引用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本地细毛羊品种母羊交配,其后代在毛长、弯曲、油汗颜色、净毛率和净毛量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为了克服内蒙古自治区旧型细毛羊品种之不足,1983年开展了引用澳美羊的有益基因,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细毛羊生产性能的科技攻关项目.经科研、教学、推广、生产部门通力协作,使攻关区细毛羊的生产性能、羊毛综合品质达到或接近了中等澳毛水平.说明适当引入澳美羊的有益基因,对改进内蒙古原有旧型细毛羊品种,使其成为优质、高产的新型细毛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是以赶超世界上细毛羊之冠—澳洲美利奴羊为目标而选育的,羊毛品质经过上海纺织科学院试纺结果表明,羊毛品质已达到进口同类56型澳毛水平,填补了我国优质细毛羊的空白。但其它生产性能如何?现将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种公羊和澳洲美利奴公羊后裔若干性状比较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吉林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长远规划,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大部分草原实行了禁牧或限牧,可放牧草地急剧减少,牛羊舍饲半舍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了探讨细毛羊舍饲技术问题,吉林省农科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细毛羊舍饲试验.吉林省农科院曾于1988年至1998年期间舍饲饲养细毛羊,当时饲养的品种包括中国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和引进的澳洲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18.
绵羊的主要产品是毛、肉、皮,要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振兴农村经济,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优良种羊的选用 我国绵羊以地方原始品种为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低、养羊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曾先后引进了世界著名绵羊品种,如:以生产羊毛为主的澳洲美利奴羊,以生产羊肉为主的无角道赛特、夏洛来、萨福克等,并培育成了适宜我国草原气候特点的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19.
杂交方法在绵羊改良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省义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由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内蒙古、以及国内山东等地引进了澳洲美利奴、含澳血科尔沁、夏洛来、萨福克、小尾寒羊、无角陶塞特等良种毛用羊、肉用羊和兼用羊,广泛地对东北细毛羊开展了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80年代初育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细毛羊品种。育种区海拔2600~3500m,气候严酷寒冷;无霜期很短,只有45~60天;草原植被单纯,枯草期长达7个月以上。该品种是在终年放牧、少量补饲的条件下,以新疆、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当地蒙古羊和藏羊为母本,用育成杂交法培育而成。1980年后又引入了澳洲美利奴、中国美利奴和澳美型血液,使该品种质量又有了显著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是毛肉兼用品种,体质结实,体躯结构良好,胸宽深,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端正有力。公羊有螺旋型大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无角,颈部有发达的纵垂皮。被毛纯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