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沉积与代谢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类固醇激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脂肪细胞中类固醇激素代谢转化依赖众多类固醇激素代谢酶的参与,类固醇激素代谢酶的时空特异性激活对调控脂肪分布与脂质代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脂肪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5α还原酶、芳香化酶、类固醇硫酸酯酶、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等类固醇激素代谢中的关键酶进行综述,阐述雄激素在脂肪细胞中的代谢机制,进一步解析其作用的复杂原因,为今后动物体脂沉积和人类脂肪代谢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激素生成及相关甾体生成酶的影响,采用机械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类固醇代谢途径中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SD)、17β-羟基固醇脱氢酶(17β-HSD)、CYP45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0μmol/L DHEA处理48 h后可显著促进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雌二醇(P<0.05)、孕酮(P<0.01)和睾酮的分泌量(P<0.01);显著促进3β-HSD(P<0.01)和17β-HSD(P<0.05)mRNA的表达,CYP450 mRNA表达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外源性DHEA处理可能通过调节3β-HSD、17β-HSD和CYP450等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对绵羊原代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选择2月龄杜×寒杂交公羔,屠宰后取睾丸组织。分离绵羊睾丸间质细胞,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皿,培养基内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0、40、80、160μg/m L)。培养结束后,测定培养基上清睾酮含量,将细胞裂解测定睾酮合成相关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17α-羟化酶(CYP17)以及睾酮合成相关基因3β-HSD、17β-HSD、P450scc、CYP17、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 AR)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μg/m L维生素E有提高绵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的趋势(P=0.061),添加40μg/m L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P450scc和3β-HSD酶含量(P0.05),P450scc m RNA与3β-HSD m 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α-亚麻酸(ALA)对猪颗粒细胞(GCs)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合成和凋亡的影响。试验收集150日龄健康母猪卵巢GCs,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探究ALA对猪GCs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分泌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50μmol/L ALA处理极显著抑制了雌二醇(E2)的合成(P<0.01),但对孕酮(P4)的合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2)50μmol/L ALA处理显著下调了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同时显著下调了CYP11A1和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3)50μmol/L ALA处理显著下调了关键胆固醇合成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 (SCARB1)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PI3K通路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发育中的互作关系以及调控功能,以不同浓度(DMSO,0.1,1,1.5,3,5μM)PI3K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处理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48 h,CCK-8法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蛋白水平;5μM Wortmannin处理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48 h,实时定量PCR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内类固醇生成、激素受体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Wortmannin处理猪卵巢颗粒细胞可抑制颗粒细胞细胞增殖活力,其中3μM和5μM Wortmannin,相对其他处理组,显著地(P0.05)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对应的,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也阻遏Wnt/β-Catenin通路,对比其他组,3μM和5μM Wortmannin处理组抑制效果最显著(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5μM Wortmannin处理显著下调猪卵巢颗粒细胞CYP19A1(P0.001)和CYP11A1(P0.01)mRNA水平,抑制激素受体基因FSHR和LHCGR基因表达(P0.05),促进Caspase3(P0.05)和PTSG2(P0.01)表达。综上所述,Wortmannin抑制猪卵巢颗粒细胞Wnt/β-Catenin通路,诱导细胞活力下降,促进细胞凋亡,并且阻碍激素受体表达和类固醇激素合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分析了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甾脱氢酶(3β-HSD)、C17-20裂解酶(P450c17)、StAR mRNA和蛋白在成年昆明小白鼠心脏、脾、肝、肾中的表达.结果显示,StAR mRNA及其蛋白、P450scc mRNA在以上组织中均有表达;3β-HSD在肾中有较强的表达,在其他组织的表达较弱;P450c17在上述组织中无明显的表达,但在睾丸中有明显的表达.这表明,心脏、脾、肝、肾均具有合成类固醇的能力,但合成类固醇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17β-雌二醇诱导施氏鲟全雌化后在鱼体内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性别可以用类固醇加以控制,其中最常用的雌激素是17β雌二醇和雌酮[1]。给性别尚未分化的雌雄异体的幼苗注射外源类固醇激素可使其向预期的性别发育。此法已经在虹鳟、大西洋鲑和罗非鱼等多种鱼类取得成功。目前,人们认为采用性类固醇激素诱导生产单性鱼作为商品出售可能  相似文献   

8.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可使无生物活性的皮质酮催化为有活性的皮质醇,本试验利用长白猪肝脏组织提取的RNA反转录出11β-HSD1基因的cD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将11β-HSD1基因构建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了11β-HSD1-pcDNA重组质粒。通过PCR扩增、酶切电泳和测序分析的方法对重组的质粒进行了鉴定,并将其转染了Hepa1-6细胞,通过RT-PCR检测了其过表达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11β-HSD1-pcDNA真核过表达载体,为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主要通过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路径和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复合酶系(glutamine synthetase-glutamate syn-thase,GS-GOGAT)路径.氨同化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有GDH、丙氨酸脱氢酶(alanine dehydrogenase,A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等,其活性主要受到氨浓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过程及其关键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并鉴定鸡β干扰素(IFN-β)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转录活性分析.通过PCR方法从鸡基因组DNA中克隆鸡IFN-β基因启动子,亚克隆到含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载体上,构建鸡IFN-β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ChIFN-β-luc;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poly(I:C)处理组,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经PCR扩增出鸡IFN-β基因启动子序列,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各重组体构建正确;转染后检测,pChIFN-β-luc具有转录活性,并且在poly(I:C)的刺激下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鸡IFN-β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长因子β1(TGF β1)和孕酮对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GFβ1是一种肽类生长因子,广泛分布于妊娠期的子宫内膜,它和类固醇激素一起参与调节胚泡着床时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内发生的生殖活动,对妊娠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孕酮对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需要急性调节蛋白(StAR)将细胞质中的胆固醇转运到线粒体中,而StAR基因的表达及相关反应物通过调节细胞中的StAR水平,来调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过程.本文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首先综述了当前研究者对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分子结构、编码基因及同源性的研究成果,包括StAR的分子质量、分类类型和同源蛋白转运作用等.随后综述了StAR表达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调节因子StAR基因及其他因素.一些影响因素是StAR基因转录或转录后表达修饰的参与成分,在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上存在直接、间接作用,在影响作用上存在正向、负向的调节,在影响目标上存在维持稳定、快速增强和抑制降低等类型.最后,探讨了StAR调节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跨膜转运胆固醇、StAR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巨噬细胞影响StAR调节类固醇生物合成作用.这些作用都可能与机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内分泌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7β-雌二醇脱氢酶Ⅳ(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Ⅳ,HSD17B4)是一种在类固醇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酶蛋白。为了阐明HSD17B4基因对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奶牛HSD17B4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007809.2)为探针设计引物,利用PT-PCR克隆水牛HSD17B4基因,并对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水牛HSD17B4基因mRNA序列全长2 680 bp,其中5'端长145 bp,3'端长324 bp,CDS序列长2 211 bp,编码736个氨基酸。同源序列分析显示,水牛HSD17B4基因编码序列与其他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证明成功克隆水牛HSD17B4,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水牛上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巴马香猪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32头体重[(8.58±0.21) kg]相近的(60±2)日龄的健康巴马香猪阉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0.13%、0.64%、1.28%HMB的饲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3%HMB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28%HMB显著降低了血清HDL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胆固醇(CHOL)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3%HMB显著提高了肝脏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3%HMB显著上调了肝脏中脂肪酸移位酶(HS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表达量(P0.05),而添加1.28%HMB则显著下调了肝脏中激素敏感酶(HSL)和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0.13%) HMB可改善巴马香猪的生长性能,增加肝脏中C22∶6n-3含量,并可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α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家禽卵泡发育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的功能涉及家禽卵泡细胞增殖分化、类固醇激素生成、促性腺激素的功能调节、卵泡选择和排卵等过程。本文综述了IGF、EGF、TGF-β及其他相关生长因子对家禽卵泡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家禽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机体内生理活动程序化的有序运行均依赖于不同信号传导通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Wnt(名称来源于果蝇无翅基因Wingless和小鼠致癌基因int-1)信号通路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子宫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综述了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结肠腺瘤样息肉基因(APC)、支架蛋白(Axin)和成骨细胞抑制因子(Dkk)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核内激活,旨在进一步揭示子宫内调节机制,并为子宫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LRH-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2),是核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转录共激活子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对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及细胞代谢有重要影响。为探究LRH-1对牛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牛卵巢颗粒细胞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20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LRH-1的激活剂DLPC激活LRH-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RT-qPCR方法,检测LRH-1在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其对牛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RH-1在牛卵巢颗粒细胞中高度表达,50μM DLPC可显著提高STAR、LRH-1、CYP17基因的表达,20μM DLPC可显著抑制CYP11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揭示了LRH-1表达的上调可以显著提高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β-羟基-β-丁酸甲酯(HMB)是亮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调控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并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本文在简述HMB生成与代谢途径的基础上,概述HMB调控肌肉代谢的效果,并重点分析HMB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同时对HMB作为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述,以期为HMB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