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原地区丹红杨插干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红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培育成功的新一代超速生抗虫杨,雌株。耐桑天牛、易生根、速生(年胸径生长量达5.8 cm,年平均高生长量4.9 m)。为了提高丹红杨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丹红杨采用插干深栽造林方法与传统的带根植苗造林相比,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等特点,是一种比...  相似文献   

2.
豫南地区杨树插干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植苗和插干造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共设2个区3组。结果表明;杨树插干造林第1年生长量较植苗造林生长量大;插干造林一个育苗周期比植苗造林育苗节约资金32.9%;插干造林成活率高于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投资比植苗的节约资金44.4%。  相似文献   

3.
杨树无性系插干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L895等4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插干与带根造林,对其成活率与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插干造林深度80~100 cm,比带根苗挖塘造林用工量少,成活率与生长量无显著差异,在泗阳废黄河滩地造林,每公顷可节省造林成本875.5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3 a 生I69 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幼龄期,伐根萌芽更新比植苗造林用工少,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造林和抚育管护经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3a生I-69杨树伐根蓝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幼龄期,伐根萌芽更新比植苗造林用工少,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造林和抚育管扩经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树在沙土地区插干造林,其成活率、生长量与带根苗造林差异不显著。插干造林可缩短苗木培育周期,提高大苗的使用率,特别是用2干苗造林,有利于培育通直无节的大径材,缩短成材年限。  相似文献   

7.
杨树插干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在沙土地区插干造林,其成活率、生长量与带根苗造林差异不显著.插干造林可缩短苗木培育周期,提高大苗的使用率,特别是用2千苗造林,有利于培育通直无节的大径材,缩短成材年限.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于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干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用杨树1年生苗根造林替代带干苗造林,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明显高于带干苗,且还能缩短新植林的缓苗期,控制杨树新植林和幼林干部病害的侵染和流行,平均发病株率和平均感病指数比带干苗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凤城地区的特点,在杨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方面,采用了根桩苗深栽技术,试验了不同截干根桩苗深栽对造林成活率、生根量、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不同深栽,对当年造林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根数量、胸径生长量、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影响,深栽能明显提高杨树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方型杨树插干和传统带根栽植的不同立地条件的成活率、生物量和造林成本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分析,插干栽植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本低和易操作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年试验研究表明 ,机械深松土插干造林技术具有造林成本低 ,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和生长量大等多种优势 ,造林效率达 12 0 0 0株 /d(台班 ) ,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新技术。深松插干造林以秋季为好 ;用 2年生 ,不带根的基部苗干为宜 ,苗干粗度在 2cm以上 ,长 80~85cm。在一定粗度范围内 ,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随着苗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树是我省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我省年降水量较少,多春旱,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影响了杨树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我们自1978年开始进行了杨树插干深栽的造林试验。几年来的试验表明,杨树插干深栽造林确实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造林方法,对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具有明显效果。一、试验地概况商丘地区位于北纬34°30′、东径115°37′,属豫东平原黄河故道地区,沙质土壤,干旱瘠  相似文献   

16.
用95杨常规带根栽植和插干造林作为对照,对95杨不同插干深度和不同截干高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截根插干造林技术,以80 cm的插干深度的95杨成活率最高,平均达88.5%,而不同截干高度的处理对95杨成活率影响较小。在栽植成本上,95杨截根插干造林成本明显低于常规带根栽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大青杨优良无性系根苗、干苗及不同根龄苗木在不同迹地类型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根苗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好于干苗。所以,营造大青杨工业原料林、丰产林应使用根苗造林;使用根苗造林与干苗相比,成活率提高28%以上,生长量提高10%以上;不同根龄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采用杨树一年生苗根造林,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明显高于带干苗;缩短新植林的缓苗期:控制杨树新植林和幼林干部病害的侵染和流行。此项技术已在有些地方推广,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植苗袋法栽植山杏试验,是半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试验表明,植苗袋造林法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9.3个百分点;在造林后的14个月调查,平均地径生长量增加86%,平均高生长量增加69%,平均根径生长量增加31%,平均总根长生长量增加37%,平均根系数量增加55%。  相似文献   

20.
春季造林季节将近,各地正在进行春季造林的准备工作。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顺利地进行抗旱造林,可因地、因树种制宜,采用如下抗旱造林“八条措施”: 1.浸根:在荒山营造油松,用泥浆蘸根或用淡盐水或卤水浸根10一13小时,可使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提高功肠以上. 2.截干:对萌芽力强的杨树、紫穗柳、沙棘等树种,可将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