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是驻马店平原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驻马店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在粮食增产增收和农业抗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防护林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丰产、稳产、高产,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屏障意义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本研究则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田防护林建设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田防护林及其建设的设计要素,综合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效益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对策,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建湖县为例,在对研究区农田防护林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GIS技术,建立了农田防护林配置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提供数据操作、编辑、查询、空间分析、图形的输出以及林网模型及蓄积量预测模型等,可直观掌握农田防护林空间分布及面积、蓄积变化,为农田防护林的科学管理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为精准林业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干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从实现高效、持续、稳定的总目标出发 ,农田防护林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工程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工程效益的连续与高效性 .要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对该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 ,维持农田防护林最佳结构 ,以期达到最大的防护效益 .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对其防护作用的维持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防护成熟、更新方式、高效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型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今后在经营管理研究方面需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并提出了生态与环境建设对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属于风沙地区,农业的丰产和增收离不开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而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3.2%。对此,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几个基本类型,主要有:平缓起伏沙土、草原栗钙土、起伏台地淡黑钙土、平地黑土和漫岗丘陵棕壤等土壤类型农田防护林区,并因此提出了管造原则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农田防护林建设是当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田防护林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农田生产环境改善和农村绿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对减少农业自然灾害、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农田防护林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年来重大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及其作用,通过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农田防护林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推动农田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置农田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科学合理经营、管理农田防护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石河子150团不同配置农田防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防护林土壤壤土占85.71;,而黏土组仅占14.29;;农田防护林土壤容重1.3~1.51 g/cm3 ;p H值7.06~9.67;土壤碱解氮为14.00~56.00 mg/kg,速效磷5.12~16.30 mg/kg , 速效钾68.42~500.00 mg/kg.[结论]150团土壤属于碱性土;随防护林防护年限的增长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得到改善,其中胡杨×沙枣模式改善效果较好;该地区防护林土壤富钾,少磷,缺氮.  相似文献   

9.
开封试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土壤水分及作物增产效益分析,为今后沙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在农田防护林营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