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2009年在河北省迁西县宜林荒山上进行野生酸枣就地改接大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试验。枣树改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试验示范园6年平均667m2年产量204kg,收益2158.00元,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1997年,我从中央电视台第2套"金土地"栏目得知大圆丰枣,经实际查访,为河南省林科所培育,遂引种1 000株,按株行距2m×3m定植,第2年平均株产0.5kg,第3年平均株产5kg.现已发展0.66hm2,5年生以上每666.7m2产枣1 000~1 500kg.  相似文献   

3.
1 鲜食品种 1.1 鸡蛋枣 由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选育。果实特大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0g,最大50g。果实大小较匀,果皮厚,赭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35%。果肉质细,脆嫩多汁,味甜浓,啖食无渣,十分可口,是鲜食、制干、蜜饯的优良品种。宜在陕西的关中、陕北枣产区发展。该品种树体较小,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宜矮化栽培,定值第三年平均株产4~5kg,第四年亩产达1500kg。  相似文献   

4.
田敬义  王霞 《落叶果树》2005,37(2):24-25
乐陵无核1号是乐陵市林业局1996年选出的一个大果型、优质、丰产、抗病的金丝无核小枣新品种。平均单果重5.7g,是普通无核小枣的1.5~2倍,密植栽培3年结果、4年丰产,5年平均株产13.7kg,666.7m^2产鲜枣115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枣果质量 ,生产名优枣果品 ,现将我省选育的适应性强、气候凉爽地区也能稳定坐果的几个枣树新品种简介如下。1 枣新品种主要性状1 .1 鲜食品种大瓜枣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出 ,1 99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国内综合性状较好的大果型、鲜食品种。果实特大 ,平均单果重 2 5g,大小整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 2 %~ 3 4% ,品质上等 ,在山东省泰安市 9月下旬成熟。早实丰产性强 ,嫁接苗定植当年结果株率 50 %以上 ,第 2年平均株产1.5kg,第 4年每 667m2产量可达 1 50 0 kg以上。适应范围广 ,抗逆性强 ,耐盐碱 ,对气…  相似文献   

6.
莒州贡枣是1992年莒县林业局在莒县峤山镇吉兰村发现的一株晚熟鲜食大枣品种.经调查,1959年该村原有一棵近百年大树萌发根蘖苗,1960年该村村民宋宜琛将根蘖苗移栽于庭院内、外各一株,后存活一株.1992年莒县林业局采集接穗高接观察并繁育苗木,1994年用1年生嫁接苗建园4 000m2,当年见果,第2年平均株产9.1kg,第3年23.2kg,第4年32.1kg,666.7m2产量1 765kg.  相似文献   

7.
1978年在彭于埠村建立10.26亩苹果矮化中间砧密植园。基砧为平邑甜茶,中为间砧M7,苹果品种有金冠、富士、青香蕉和国光。栽植行株距4×2m、4×2×2m和3×1.5m。栽植后第2年见果,第5年平均亩产2144.25kg,第6年达3404.50kg,其中3×1.5m区达3857.3kg。全园10年累计总产165177.65kg,年平均亩产1609.92kg。全园第4年开始有盈余,10年平均每年每亩纯收益638.88元。文中分析了主要丰产技术措施,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8.
1 999年春利用河堤栽植金太阳杏 2 5 0hm2 。株行距 2m× 3m ,采用疏散分层形整枝 ,加强肥水管理和花果管理 ,栽后第 2年结果 ,第 3年平均株产 8.6kg ,第 4年平均株产 2 6.3kg ,平均 666.7m2 产 1 44 6.5kg。  相似文献   

9.
2010年引入‘霜红宝石’石榴在枣庄市峄城区试栽表现良好。采用2 m×3 m株行距建园,翌年可结果,平均株产2.2 kg,栽后第3年平均株产8.6 kg,栽后第4年平均株产17.7 kg,栽后第5年平均株产29.6 kg,5年平均株产11.62 kg/a。文章还介绍了该品种起垄栽培、黑色地膜覆盖、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有害生物防治、花果管理等项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山东茌平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圆铃枣新1号、新2号进行栽培试验.4月份将引进的圆铃枣新1号、新2号定植于砂壤地,株行距2m×4m.通过精细栽植、整形修剪、促进坐果和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定植后第3年666.7m2产167.2kg,第4年666.7m2产407.6kg,产量比普通圆铃枣提高30%以上,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1.
<正>清香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梨优良品种。驻马店市林业局于2007年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目前已在全市11个县区推广栽植,面积已达687hm2。该品种栽植后,第2年(2008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9.6kg,667m2产量1065.6kg;2009年平均株产19.8kg,667m2产量2198.8kg;2010年平均株产25.21 kg,667m2产量2797.2kg;2011年平均株产33.6kg,667m2产量3729.6kg,2012年平均株产35.9kg,667m2产量3984.9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一  相似文献   

12.
长寿枣为湖北省钟祥市地方鲜食早熟枣优良新品系,2008年选出。果实长圆形,棕红色,平均单果重13g,果肉浅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汁液中多,味极甜微酸,口感极佳。7月底至10月中下旬果实陆续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初成熟果27%~29%,中期果31%,后期果36%~38%,鲜食品质优。常温下货架期5天左右。嫁接苗定植当年见果,第2年平均株产2.5kg,每666.7m2产量250~300kg,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总结了长寿枣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挖带状窄沟、定植‘寒富’苹果优质苗木等一系列措施,可实现‘寒富’苹果幼树1年定植、2年结果、3年平均3.6 kg/株、4年平均10.5 kg/株、第5~6年单产1 500~1 800 kg/667 m2;盛果期树应提干、及时落头;在寒冷地区避免在最寒冷月份进行冬剪。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梨枣、铃枣、圆枣、无核1号和大脆枣为试材,进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梨枣和铃枣可比露地栽培提前成熟20~37天;定植第2年结果,产量逐年提高,第4年平均株产分别达5.04和4.21kg,比露地栽培增产3%~5%;果实个大,脆甜,鲜食品质优良.圆枣产量低,品质差;无核1号果实成熟期与露地栽培差别不大;大脆枣花而不实,无产量,均不适宜春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正>深州市清辉头村6年生乔砧密植苹果园,定植第3年见果,第4年667m2产量500kg,第5年丰产,连续两年平均667m2产量3000kg,没大小年,平均单果质量400g,着色好,风味浓,2011年平均售价10元/kg,生产管理省工、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收益稳定。乔砧密植园的关键环节在建园和幼树管理上。  相似文献   

16.
1976年春,在莒县浮来山园艺场山地建立35.9亩矮化中间砧苹果密植园。基砧为难咽,中间砧为M7,品种为金冠和红星(授粉树)。实行计划密植,大小行栽植,大行3m左右,小行约2m,株距2m,亩栽140株。11~12年生进行间伐,间伐后平均每亩105株。栽后第3年见果,第5年平均亩产1001kg,第6年进入盛果期,亩产1725.1kg,第14年平均亩产达3216.02kg,平均单果重142g,1级与2级果占85%以上。栽植14年全园累计总产914918kg,年平均亩产1820.37kg。从栽植第5年开始,当年收入大于支出,第7年开始累计收入大于累计支出,做到有盈余,14年平均每年每亩纯收益715.52元,经济效益明显,被列为省级苹果样板园。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山地梯田无灌水条件下,苹果矮化密植园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供苹果矮化密植丰产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西洋梨新品种"早佳"的品种特点和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使用豆梨砧木两年生嫁接苗按照2m×4m株行距建园,采用起垄栽培、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细长纺锤形整形、花期摘心、疏花疏果、采果后断根施肥等技术措施,栽后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17kg,栽后第四年平均株产6.11kg,栽后第五年平均株产18.36kg,栽后第六年平均株产29.51kg。  相似文献   

18.
梨枣密植园早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梨枣密植园早果、丰产的关键技术 ,我们从 1 999年春季开始 ,在本县贾堡村60 hm2 梨枣园采取了合理密植、加强地下管理、科学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期采收等技术措施 ,实现第 2年平均株产3 .2 kg,第 3年平均株产 8.5kg的丰产目的 ,3年生树 667m2 (亩  相似文献   

19.
对3~4年生劣质、低产幼龄结果桃树,采用多头高接、使用生长延缓剂(多效唑)等技术,第二年即可丰产,第四年达当地高产稳产水平。三年生树改良后第2、3、4年平均株产分别为11.5、28.5、39.3kg;3、4年生树改良后第2、3、4年平均株严分别为16.0、50.8、63.5kg。改良后幼树早期丰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曲学刚  王丽  姜海忱  高丹 《北方果树》2004,(Z1):123-124
矢富玫瑰葡萄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选育的葡萄新品种,1998年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日本引入200株,定植于所内葡萄试验园.株行距为1 m×5 m,面积为1001.5m2.该园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采用小棚架双龙干整形,栽后第2年见果,平均株产2.3kg,第3年株产4.4kg,666.7m2产量为577.3kg,第4年平均株产8.6kg,666.7m2产量为1 128.3kg,第5年平均株产为16.5kg,666.7m2产量为2168.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