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薇  于加平  李勇  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90-13792
[目的]研究黄花忍冬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对黄花忍冬果实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总黄酮产率为指标,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5因素对黄花忍冬果实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而分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40(W/V,g/ml,下同),提取时间1.5 h,pH值为8,总黄酮的提取率为6.62%。[结论]该方法筛选了黄花忍冬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草珊瑚注射液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草珊瑚注射液中含量最多、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草珊瑚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在存放3年中平均每年降低0.86%;在加热灭菌后降低0.82%,变化甚微,是非常稳定的。强光直射30 h可使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平均下降9.91%,影响较大。注射液的pH值在4~6时总黄酮含量最高。在温度、时间、pH值对注射液稳定性影响中,以pH值变化影响较大。灭菌后注射液pH值平均降低0.67,3年存放中平均每年降低0.16%。在8种常用注射液的附加剂中以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对总黄酮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使总黄酮含量降低21.98%~12.07%。在与26种中草药注射液的配伍中,与博落回、苦参、黄柏、虎仗、朱砂莲、地苦胆、十大功劳有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3.
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酸度保鲜剂对观赏桃红花碧桃切枝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培插枝时间的延长,花瓣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丙二醛、花色苷、类黄酮和多酚含量则总体上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pH 2处理虽花色苷、类黄酮和多酚含量较高,但丙二醛含量也较高,导致花瓣细胞膜受害严重;而pH 5.5处理的花色苷含量虽较pH 2处理低,但花色保持较好,且较其他处理相对含水量高,其观赏期延长,是保鲜剂适宜的酸度。  相似文献   

4.
冬枣果皮红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判断冬枣红色素的组成为类黄酮(包括黄酮类)、花色素苷类。通过对冬枣果皮红色素的NaOH提取液进行不同处理,对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水浴2 h,目测其外观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光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温度越高,色素损失越多。进行避光、直射光、室内散射光处理发现色素对光照较敏感,易损失,应进行避光保存。供试的2种金属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在各吸收峰处都有上升的趋势。红色素对氧化还原剂的处理比较稳定。不同pH值对冬枣色素的颜色变化及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纯化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用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并考察温度、光照、pH值、稳定剂、碳水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对蕨菜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蕨菜根中黄酮含量达4.2640%。蕨菜黄酮在pH值为4-6及有碳水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都能稳定存在,自然光和强光对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还原剂对黄酮含量有较大影响,Mg2+、A l3+、Fe3+等金属离子对黄酮稳定性有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蓉  邹怀波  胡运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56-9556,9559
研究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线性关系试验中,总黄酮浓度在8~60μg/ml,线性范围良好。在精密度试验中,RSD值为0.53%,表明精密度较好。在稳定性试验中,RSD值为1.12%,表明在0~60 min之间的稳定性较好。在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5%(n=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样回收率。用该法测得的虎刺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413%。该方法具有精密度、稳定性均较好,回收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出了金银花中总黄酮,通过化学方法对金银花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定性研究。最后用荧光光度法对金银花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了稳定性实验,干扰试验,以及表面活性剂、温度、pH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选出最佳测定条件为静置15 min,室温情况下测定较准确,缓冲溶液的pH为11,为了增强荧光强度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环糊精,然后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研究了回收率实验,测得回收率为52.93%。最后测定了金银花中的黄酮的含量为6.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数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植物中黄酮测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多叶型与三叶型紫花苜蓿地上部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个品种(株系)紫花苜蓿茎、叶中的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建立了适用于测定苜蓿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微波辅助、比色法萃取法体系。结果标明,各品种(株系)总黄酮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而后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育期中,多叶型株系的株高与三叶型品种相比占优势,各品种、株系间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总黄酮平均含量最高的品种牧歌三叶型(AmeriGraze trifoliolate)为7.08 mg/g,含量最低的品种全能三叶型(Total trifoliolate)为6.32 mg/g。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甲醇和乙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甲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乙醇,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所得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84mg/g。[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品,以硝酸铝为显色剂,在500nm波长处测定冠心康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结果]芦丁对照品的线性方程为:A=12.354 C-0.001(r=0.9996),在0-0.07596m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RSD分别为1.25%、1.01%、2.61%(6h内)和2.28%,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8%。冠心康片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并能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冠心康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青枣叶中黄酮提取与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新鲜的大青枣叶片为材料,用乙醇提取其中的黄酮,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用芦丁标准溶液绘制微分脉冲伏安曲线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结果]当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 h时,黄酮提取量最高;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黄酮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好、检出限高等特点。当磷酸盐溶液的pH值为4.5时,黄酮的检出限为3.0×10-7mol/L。[结论]大青枣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用70%乙醇在80℃条件下提取4 h。微分脉冲伏安法对黄酮含量的检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杨贵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32-3733
[目的]研究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并优化测定条件。[方法]以水为提取剂,沸水浴5 min提取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利用NaNO2-Al(NO3)3-NaOH光度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总量,并将标准添加法应用于测定操作中以优化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60%乙醇补加量为0~11 ml,NaNO2用量为0.50~2.00 ml,Al(NO3)3用量为0.75~2.00 ml及NaOH用量为1.50~5.00 ml时,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均不大,提取时间引起的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也不大。但Al(NO3)3过量太多,则有色溶液的稳定性差。NaOH用量少于3.00 ml时,显色反应比较慢。[结论]利用标准添加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可避免由于待测样品溶液用量过多而无法正常测定的情况。用1∶100的样水比,沸水浴5 min的浸提方法可提取出磨碎桑叶中的绝大部分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s of Zelkova oregoniana, a Miocene angiosperm compression fossil, indicate the chemical preservation of kaempferol, dihydrokaempferol, an n-alkane chain length range of 10 to 32 carbons, hydroxy acids, steranes, triterpenoids, and methyl pheophorbide a. This appears to be the oldest occurrence of flavonoids in fossil sediment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从玉米(Zea mays)须中提取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6个因素对玉米须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总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玉米须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5.0 g干燥的玉米须粉末中加入3.0 g纤维素酶、酶解温度45.00℃、酶解时间149.1 min、pH4.49、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m∶V,g/mL),此条件下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837%.  相似文献   

15.
碱溶酸沉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叶总黄酮的碱溶酸沉法提取。[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对影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的pH值、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银杏叶总黄酮碱溶酸沉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时用40倍量pH值为10.0的NaOH溶液处理60 m in,酸沉pH值3.5,提取2次。[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86.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瓜馥木中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盐酸镁粉显色法,在516 nm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9个批次瓜馥木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9个不同产地瓜馥木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812%、0.825%、0.806%、0.811%、0.767%、0.648%、0.833%、0.562%和0.663%;RSD值分别为1.14%、0.98%、1.12%、0.93%、1.10%、1.24%、1.31%、0.99%和1.1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作为瓜馥木总黄酮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原料0.500 g的腊梅花粉末,以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剂的用量为1∶60(g/ml),微波功率为288 W,在提取时间为450 s下提取次数3为最佳工艺。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 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为:流速2.6 ml/min,上样液pH值4.3,30 ml 70%乙醇洗脱。与溶剂浸提法相比,采用微波法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提取时间由20 h缩短为450 s,提取率从79.86%提高到92.23%,而且AB-8分离腊梅花总黄酮分离效果明显,成本低。[结论]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可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贵州产桂花为原料,以桂花总黄酮吸附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桂花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桂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pH值、洗脱剂、温度、上柱液浓度、径高比、流速、总黄酮与树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桂花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和回收率等影响很大。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4~5;洗脱剂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为1∶4(g/ml),上柱总黄酮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9.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86 mg/ml,流速为2~3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3 BV,流速为3~4 ml/min;径高比为1.5∶21.6;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但洗脱率加大。[结论]优选出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桂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苦豆子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1.403X+0.0021,R=0.999 8,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7%~100.33%,RSD为1.65%(n=9);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90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用于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类黄酮合成代谢与叶中有关成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杏极短枝叶片中类黄酮、水分、干物重、淀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pH值全周期测定,结果表明:中叶类黄酮含量在7月4日、11月1日出现高峰;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中,叶类黄酮与叶中含水量、可滴定酸均呈显著负相在,与淀粉、可溶性糖之间相关达不到显著水平,但在8月初至11月底,叶类黄酮与可溶性糖、淀粉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后期可溶性糖浓度与叶类黄酮含量关系更加密切;叶类黄酮与pH值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对叶中类黄酮与光合产物、水分及干物重、可滴定酸及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