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会做媒的骂两头,不会做媒的两头骂”,这句俗话说得很风趣。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很有点“媒婆婆”的味道。事故当事人是加害与受害的关系,能不能使他们互谅互让,以诚相待,让各方当事人都得到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婆婆”──我们的事故调处人员。这个“媒婆婆”扶不挨“骂”,说明调解工作的成功与否。所谓调解,就是我们的调处人员要善于揣摸当事人的心理,疏通他们的思想,讲明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他们主持公道,最终让他们自愿达成协议。为此,应注意以下问题。调解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则事故调…  相似文献   

2.
三、调处农机事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农机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解处理,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消防”工作。如何在调解处理事故中做到当事人双方和事故处理机关“三满意”,是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话题。这里结合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供参考。1.适用法律要准确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是一项法制性极强的工作。农机监理机关必须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这样,即使在调解不成功当事人提起诉讼时,农机监理机关不致于处于被动地位,以维护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这一执法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农机事故调解是处理农机事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事故调解会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会。事故当事人之间的经济损害补偿纠纷,往往不是简单地召开一个普通会议就能解决好的。在事故调解会议召开之前,农机监理机关必须分别对事故当事各方做好耐心细致的劝解、协商、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一般在当事各方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后,再召开调解会议。召开调解会议之前,农机监理机关应提前用信件或口头方式通知当事人各方,明确告之开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带的材料(如收条、借条、发票)等注意事项。农机监理机关还应在开会之前开好内部碰头会,统一思想,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4.
目前令农机管理部门头痛的是农机事故处理,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使调解“难产”。有些已达成协议的事故案,当事人出尔反尔,使调解协议难以执行,变成一纸空文。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农机执法的效率降低,严重影响到农机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另一方面,拖延不决的事故案也成为一个不安定的社会因素,严重的恶化诱发刑事案件。本文结合事故处理实践,及我国农机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惯例,提出事故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5.
对农机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解处理,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到在调处中使事故当事人双方和事故处理机构"三满意"?笔者根据《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  相似文献   

6.
农机事故调解是处理农机事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调解既不同于当事方的自行协商 ,也不同于公安、司法机关的裁定或判决。调解工作既要体现国家政策 ,又要考虑事故的具体情况。监理机关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损害补偿纠纷实施调解 ,必须掌握政策 ,坚持原则。1.坚持“以责论处 ,按责分摊”的原则 当事各方承担的经济赔偿比例应与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相符。2 .坚持修复为主的原则 农机事故造成机具、物品损坏的 ,凡能修复且具有修复价值的 ,都应就近修复。3.坚持折价补偿的原则 农机事故造成机具、物品损坏 ,使之失去修理价值或不能修复的 …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责任的“推定”与“认定” ,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法规术语 ,两者有着相似的内涵和不同的外延。为了正确、及时处理好交通事故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教育和惩罚交通肇事者 ,办案人员必须抓住“推定”与“认定”的本质和把握两者的尺度 ,以解难案破疑案。交通事故责任的“推定”和“认定”在事故处理的结论上是一致的 ,都是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公正、合理调解终结各方的矛盾 ,让受害方得到应有的赔偿 ,使肇事者受到必要的教育和处罚。但两者在原则和规则上有着本质的区别。(1)两者的概念不同。推定交通事故 ,是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8.
农机事故处理的"阳光作业",就是农机监理机关在处理农机事故时,将处理的全过程向当事人各方公开,公开办案程序,公开听证,公开调解,公开法律法规和有关赔偿标准,并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9.
对农机事故造成的损害及时进行赔偿调解,并尽量提高调解成功率,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如何在调解中做到当事人双方事故处理机关“三满意”,是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实践与研究,阐释赔偿调解中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第四十六条 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第四十七条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1.
处理农机事故是农机部门的职责,而事故处理的关键是调解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害的赔偿。农机事故的经济损害赔偿的项目以及损害赔偿参照标准已由《河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暂行办法》和我省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但赔偿主体只有“当事人”、“责任者”的单一概念,不能完全适用目前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孙某骑自行车去赶集,在公路上被拖拉机撞倒而致伤。交管部门经调查后认定机手陈某负主要责任,并下达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但陈某至今既未申请重新认定,又不参加事故赔偿调解,孙某怎么办?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第30条规定:“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可见,赔偿调解是处理交通、农机事故赔偿责任的必经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只调解2次,且调…  相似文献   

13.
在农机事故处理中,损害赔偿调解是农机监理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调解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因农机事故而产生的赔偿纠纷。因此,要取得调解成功,必须准确地确定赔偿主体,合理地确定当事人适当的民事责任,以使农机事故得到最终的处理。笔者根据自己处理农机事故的实践与体会,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就农机事故赔偿责任的认定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农机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责任如何划分,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保险公司先行赔偿后可否向农机驾驶操作人追偿,这些问题事关事故当事各方的利益。法院是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的最终裁决者,了解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农机管理人员调解、处理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等农机作业相关各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都有一定益处。本文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各地法院关于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的20多份判决书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变型拖拉机和三轮汽车肇  相似文献   

15.
受理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农机监理机关必须派员到报案人所反映的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按报案人所提供的证明人单位住址进行走访,用事后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对各方当事人所做陈述的真实性进行客观的判断,并据此得出关于事故真实情况的责任认定结论。 在调查走访没有获得可靠的证据材料,以及事故各方对于事故的发生形成情况所作的陈述出入很大而无法判断分析事故的责任时,农机监理机关可依照“事故处理办法”按以下 3种情况处理:①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的,应当负全部责任;②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均未报案或者…  相似文献   

16.
刘好 《四川农机》2004,(2):23-23
孙某骑自行车去赶集,在路上被拖拉机撞倒受伤。有关部门经调查后认定机手陈某负主要责任,并下达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但陈某既未申请重新认定,又不参加事故赔偿调解,孙某怎么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损失的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只调解2次,且调解时须作记录,当事人或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到或中途退离,使调解未达成协议的,计为1次调解,第2次调解仍执行此规定。《道路交…  相似文献   

17.
责任认定是处理农机事故的核心,是追究责任、赔偿调解的基础,是在作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验鉴定,查明农机事故原因之后,依据有关农机法规、规章,并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农机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农机事故中的作用,来认定当事人的农机事故责任,在认定农机事故责任时,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分析、综合评断”的原则。本人就这一原则从几方面与同行商讨。1农机事故中“规章”的界定违章即违反规章之意。农机事故里的“规章”指的是《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农机事故处…  相似文献   

18.
农机监理在农机事故处理中有重要的执法作用《河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农机监理机关受理的农机事故,对事故当事人之间因经济赔偿等问题进行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移交法院进行裁决。”法院受理此类案件属于民事诉讼范畴,其审理裁决也主要依据农机监理...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河北农机》2019,(2):107-107,111
法院诉前调解,就是在当事人将纠纷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在立案前安排专门的调解人员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若调解失败,则由调解人员退回立案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的机制。该机制不仅能缓解司法不足的矛盾,也体现了司法能动性和法院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法院诉前调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令农机监理部门头痛的是农机事故处理。因各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常使调解“难产”,造成执法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执法的权威性。一些久拖不决的事故案例,也成为一个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严重的还会诱发刑事案件。本文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实践,谈谈农机事故的处理程序,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