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5%辛·吡EC防治危害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桃蚜(Myzus persicas Sulzer)进行试验, 探索其防治甘蓝桃蚜的可行性, 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25%辛·吡EC60ml/hm2用于防治甘蓝桃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5种药剂对蚕豆蚜虫(苜蓿蚜和桃赤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35%吡虫·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蚜虫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35%吡虫·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见效迅速,4种药剂持效性都比较理想,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推荐剂量下防治蚕豆蚜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40%吡·辛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的使用方法和适宜剂量,为其在有机蔬菜上大面积的应用提供依据,特进行了40%吡·辛乳油不同剂量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吡·辛乳油525g/hm2、750g/hm~2、1 125g/hm~2防治甘蓝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一般可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用量为1 125g/hm~2兑水均匀喷雾施药,药效持效期达7d以上。  相似文献   

4.
25%辛·氰乳油防治栗大蚜与铜绿色金龟子效果研究表明,25%辛·氰乳油对这2种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25%辛·氰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防治栗大蚜和铜绿金龟子,施药后1、3、10d调查防效均明显高于常规有机磷农药乐果和敌敌畏.  相似文献   

5.
试验了10种不同浓度的农药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的效果。结果表明,25%蚜剑乳油(EC)、30%触击溃EC、90%快灵可溶性粉剂(WP)、1.8%阿维吡虫啉WP、5%阿达克WP、1.8%阿维菌素EC、40%乐斯本EC、3%啶虫眯EC、10%吡虫啉WP等药剂可有效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5%丙辛EC防治棉铃虫药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用药应以25%丙辛EC 1125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陶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28-228
本文对25%丙辛EC防治棉铃虫药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用药应以25%丙辛EC 1125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3种油菜蚜虫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位理论,对甘肃省甘南和临夏两地春油菜田的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在时间、空间资源序列上的生态位指数进行了估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桃蚜不仅比其它蚜虫能较广泛地利用寄主资源,而且在时间序列上也占有较大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甘南油菜田,桃蚜和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之间竞争激烈,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临夏油菜田,甘蓝蚜和萝卜蚜在时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重叠较大,桃蚜和萝卜蚜在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但甘蓝蚜与萝卜蚜之间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长沙菜区甘蓝桃蚜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5种常用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沙菜区桃蚜对吡早啉、辟蚜雾、敌杀死、功夫还处于敏感状态,吡虫啉、辟蚜雾的大田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 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研究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试验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做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茎瘤芥3种蚜虫的取食特性及适应性,利用刺吸电位图谱(EPG)技术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在茎瘤芥植株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3种蚜虫的繁殖力.结果显示:1)桃蚜和萝卜蚜均产生9种波形,为np波,A波,B波,C波,pd波,E1波,E2波,G波和F波;甘蓝蚜仅产生其中7种波形,不产生G波和F波. 2)甘蓝蚜和萝卜蚜在韧皮部之前的刺探(C波)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桃蚜,桃蚜和萝卜蚜在韧皮部(E1波,E2波)吸食营养物质的次数显著长于甘蓝蚜.桃蚜在木质部取食水分和无机盐(G波)的次数及总持续时间显著高于萝卜蚜. 3种蚜虫pd波数量及总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从个体取食特征来看,甘蓝蚜和萝卜蚜多半时间耗费在韧皮部前的刺探(C波),桃蚜在韧皮部(E1波,E2波)吸食汁液花费了更多时间. 4)萝卜蚜的产仔量最多(116头),其次为桃蚜(85头),甘蓝蚜繁殖力最弱(65头). EPG分析表明,3种蚜虫对茎瘤芥拥有各自不同的取食策略.综合而言,从取食行为来看,桃蚜对茎瘤芥的适应性最强;繁殖力实验明确了萝卜蚜具有较强的适应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3%苦参碱AS对甘蓝桃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666.7m2用量40~32.5 g的处理,药后7 d的防效为94.10%~92.01%,是绿色蔬菜生产中防治桃蚜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绿地内桃树景观效果的影响和筛选防治桃树桃粉大尾蚜的理想药剂,本文比较了36%阿维菌素·吡蚜酮、25%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参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桃粉大尾蚜群集于寄主嫩枝或新叶的背面吸食植株汁液时喷施上述3种药剂,药后10 d均能有效控制桃树桃粉大尾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年限和生育期三七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以及随三七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为三七上蚜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1年生、2年生和3年生三七(简称1年七、2年七和3年七)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主要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与甘蓝上桃蚜体内蛋白含量及主要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相同种植年限不同生育期的三七,在其上取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表现为生殖生长期>平缓生长期>营养生长期;在三七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取食的桃蚜体内蛋白含量表现为甘蓝>3年七>2年七>1年七,而在三七生殖生长期,种植年限对桃蚜体内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在相同种植年限三七的不同生育期内,随着三七的生长发育,桃蚜体内CarE、AChE和GSTs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生育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在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内,桃蚜体内AChE、CarE和GSTs活性表现为1年七>2年七>3年七>甘蓝,而在生殖生长期内,甘蓝上桃蚜体内AChE活性高于2年七和3年七,CarE和GSTs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在相同种植年限三七的不同生育期内,桃蚜体内SOD活性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CAT活性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POD活性在1年七、3年七和甘蓝上均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平缓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而在2年七上表现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平缓生长期;在相同生育期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三七上桃蚜体内POD、CAT和SOD活性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三七桃蚜防治实践中,从生育期防治策略上,应加强对营养生长期和平缓生长期内三七上桃蚜的防治;而从不同种植年限三七上蚜虫的防治策略上,应加强对1年七和2年七上桃蚜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用80%柴油·哒EC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结果表明:与15%哒螨灵EC、70%柴油EC相比,80%柴油·哒EC对柑桔红蜘蛛具有高效和速效性,使用80%柴油·哒EC防治柑桔红蜘蛛以3200倍液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3种生物杀虫剂防治蔬菜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杀虫剂 0 .2 %苦皮藤素乳油、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苏特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蔬菜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0 .2 %苦皮藤素乳油 10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可达 93.99%和 92 .4 3% ,优于2 0 %氰戊菊酯乳油 10 0 0倍液的防效 ;0 .6 %苦参碱·内酯水剂 4 0 0、6 0 0倍液药后 7d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分别为96 .34%、93.88% ,对甘蓝桃蚜的防效分别为 95 .14 %、94 .0 2 % ,优于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 ;苏特灵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药后 7d对黄瓜瓜蚜的防效为 91.0 9% ,对青菜桃蚜的防效为 91.39% ,与 2 .5 %溴氰菊酯乳油2 0 0 0倍液防效相当。 3种生物杀虫剂对蔬菜害虫防效优良 ,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0.5%的藜芦碱可溶液剂、0.5%的藜芦碱可溶液剂和斯万威(农用有机硅增效剂)混合液、25%的啶虫脒乳油、25%的啶虫脒乳油和斯万威(农用有机硅增效剂)混合液,4种药剂防治设施温室桃蚜,观察上述4种药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及对桃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洁  杨茂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97-11898
[目的]为评价和充分利用食蚜瘿蚊的控蚜作用。[方法]将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分别设置5个密度,并用甘蓝蚜作种内干扰竞争试验,研究食蚜瘿蚊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结果]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一昼夜的捕食上限分别为13、11、12头,猎物密度相同时对甘蓝蚜的寻找效应始终高于桃蚜和蔷薇长管蚜。食蚜瘿蚊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食蚜瘿蚊的捕食数量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食蚜瘿蚊对甘蓝蚜的捕食量最高,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两种药剂25%杀虫完EC、50%蚜克星EC防治小麦穗蚜的试验,探索其防治小麦穗蚜的可行性,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试验结果是两种药荆对小麦穗蚜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在南方,冬春季节是菜蚜大发生的时期,各地应高度重视并搞好防治工作.菜蚜在分类上为同翅目蚜虫科,别名腻虫、蜜虫,主要有3种:萝卜蚜(菜缢管蚜)、桃蚜(烟蚜)和甘蓝蚜,其中第一、第二种分布最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