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肝炎患者不宜食甲鱼(鳖)。肝炎患者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而甲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2.肠胃功能虚弱者不宜食甲鱼。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04,(5):36-36
甲鱼,俗称团鱼、王八,学名鳖,为高档烹饪原料。甲鱼的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良好的滋补功效。甲鱼性寒,阳虚怕冷的人不宜食用,即使并无明显阳虚,也不宜长期食用。前人告诫说:“久食则损人,以其性冷耳。”所以,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甲鱼主要功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8)
1.池塘消毒甲鱼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放养期间,为改善水质,预防疾病,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泼洒漂白粉1毫克/千克、敌百虫0.2~0.5毫克/千克,或用杀菌剂消毒。2.食场消毒食场和饲料台上易形成一层污垢,要定期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对食台、食场及投料和捕劳工具进行认真消毒。3.体表消毒对外来的种源甲鱼要严格检疫,体表可用漂白粉10毫克/千克或高锰  相似文献   

4.
1 根据季节、天气选择捕捉机遇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温度范围25~30℃,这种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20℃以下摄食下降;15℃停止摄食;10~12℃时进入冬眠,伏于水底泥中不食不动;当超过33℃时,甲鱼的摄食能力也减弱.一般的规律是:立夏以后,甲鱼开始咬钩;小满至立秋最活跃;寒露以后就钓不到甲鱼了.  相似文献   

5.
甲鱼的酶解液化及保健冲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甲鱼的酶解液化技术和以甲鱼酶解液化液为主要原料制备甲鱼保健冲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 ,确定了甲鱼的最适水解酶是胰蛋白酶 ,最适酶解条件是甲鱼加 10倍水 ,经高压蒸煮15 m in,在酶浓度 (E/ S)为 6 .4 g/ kg,温度 4 5℃ ,p H7.5条件下水解 6 h,甲鱼水解液化较为彻底。甲鱼保健冲剂的优选配方为 :甲鱼酶解液 6 5份 ,糖 2 8份 ,奶粉 2 0份 ,固形物 12 5 g/ kg的药食同源提取物 2 2份 ,环麦芽糊精 6份 ,柠檬酸 1.5份 ,产品的冲调性、色泽、风味、口感都较好。采用该法生产的酶解甲鱼固体冲剂具有动植物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成分互补、利于人体吸收、保健性能优良、风味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 1 根据季节、天气选择捕捉机遇 甲鱼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温度范围25~30℃,这种温度下,甲鱼摄食旺盛;20℃以下摄食下降;15℃停止摄食:10~12℃时进入冬眠,伏于水底泥中不食不动;当超过33℃时,甲鱼的摄食能力也减弱。一般的规律是:立夏以后,甲鱼开始咬钩;小满至立秋最活跃:寒露以后就钓不到甲鱼了。所谓“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潜柳湾,秋天来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钻深潭”总结的就是  相似文献   

7.
采用HE染色法研究了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小口白甲鱼体型小,口小下位,下颌具角质边缘。食道和肠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肠道细而长,比肠长(肠长与体长之比)大于2.0;小口白甲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有杯状细胞排列,鳃耙细密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小口白甲鱼属于以刮食为主的偏植食性鱼类。其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食性一致。  相似文献   

8.
适宜的水温是甲鱼养殖的关键。甲鱼在水温25℃以上即可摄食生长,在水温10—15℃以下就会进入冬眠。从利于甲鱼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养殖水温应当保持在30℃左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浙江,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是其显著特点,甲鱼养殖的温室全年加温时间长达9—10个月,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能源,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后果。开发和利用高效、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不仅是工厂化甲鱼养殖生产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途径,也能更有效地实现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9.
1
  哪些水产品不宜吃
  死鳝鱼、死甲鱼、死河蟹这些水产品只能活宰现吃,死后食之极易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吃。  相似文献   

10.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冻害;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焖甲鱼     
正【典故】"黄焖甲鱼"是山东潍坊的传统名菜。相传此菜始于清代,当时潍坊有个姓陈的乡绅,为了滋补身体,延年益寿,便用滋补功效强的甲鱼和鸡炖煮成菜食用,其味鲜美异常。一次他邀请当时在潍坊任知县的"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郑板桥赴家宴,席上山珍海味,水陆诸货杂陈。郑板桥食后,唯独对"甲鱼炖鸡"最为满意,称赞此菜味属上品,并打听到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 《新农村(黑龙江)》2013,(20):I0005-I0005
晚稻收割前,把水田里的水排干后打开闸口,85%的甲鱼会自觉爬进温度较高的水池,便于打捞。还有15%的甲鱼会留在稻田,钻入深土层冬眠,收割机在上面工作不会影响它们。  相似文献   

13.
饲养甲鱼的号业户常常为甲鱼饲料短缺而苦恼,这里介绍一位专业户巧用猪血解决甲鱼饵料来源的好方法:杀猪时把猪血盛接于盆内,搁置在甲鱼池之中.离水面65~70厘米处.并用树叶把猪血盆子盖上。猪血的腥味会引来大群绿头苍蝇在盆内产卵。5天后盆内部会长出许多蝇蛆。再过几天蝇蛆会因爬出盆外化蛹而纷纷掉入水池内,成了甲鱼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加强甲鱼的春季养殖管理是甲鱼春季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水质"养鱼先养水","宽水养大鱼"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甲鱼养殖,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1.换水排污。露天越冬池和温棚越冬池在开春后气候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适当换除部分底水并加注一些新水,对减少养殖池中的废物  相似文献   

15.
国内养龟已成为继甲鱼之后又一新兴水产行业,呈现竞争发展之势,预计6~8年内仍是卖方市场,前景看好.因为龟的药用保健作用胜过甲鱼,国内不仅食龟渐成习惯,玩赏龟市场也日渐兴旺.然而,有许多购买种龟者上当受骗,损失惨重.浙江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养龟专家蒋张林提醒大家,购买种龟时应注意以下事宜.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甲鱼冬眠死亡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死亡原因 甲鱼冬眠后往往会造成大量死亡,人们称之为越冬死亡症。造成甲鱼越冬大量死亡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温室甲鱼养殖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该研究从温室甲鱼投苗到外移养殖期间,以水体温度、增氧曝气、加水量这3个方面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温室甲鱼养殖造成水体污染的情况进行相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影响因素都会对温室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增氧曝气和加水量对温室水体污染影响较大,水体温度对温室水体污染影响较小。该结果可对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饲养可利用宅旁阴湿地饲养蚯蚓或育蛆来生产饲料;也可利用稻田、排水沟,铲除杂草,春季收集黄鳝、泥鳅苗分别投放,经常投喂适量糠、麸、鱼粉等,秋季甲鱼盛食期即可聚捕投喂。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6年第3期上刊登的《捕甲鱼有窍,制卤莱有方》一则广告,使我对捕捉甲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于5月底汇款20元至湖北洪湖市府场镇福利院印保林同志,要求邮购了一份捕捉甲鱼的技术资料。我收到资料后,按技术资料上的技艺捕捉甲鱼,效果非常好,收获很大,平均每天能捕捉甲鱼5~8只,最多的一天竟捕捉到18只之多。好多的人问我,你过去捉甲鱼无门,现在怎么突然这么内行,向我询问捕捉甲鱼的窍门。我说:你想找窍门,请你多订几份报纸杂志,自然会获得致富的门路和学习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9,(6)
1.腐皮病甲鱼受损伤后,四肢、颈部、尾部及周边皮肤糜烂、组织变白、发黄、坏死,严重时骨骼外露,爪脱落。防治:(1)控制甲鱼饲养密度,及时分养,经常更换池水。(2)每周用1~2毫克/公斤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3)及时隔离病甲鱼,用2~3毫克/公斤生石灰或漂白粉反复药浴病甲鱼5~6天,确认痊愈后,放回原池饲养。(4)用鳖速康20~40毫克/公斤全池泼洒,每天1次,并常换池水,2~3天后即会停止死亡。2.出血病病甲鱼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咽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