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吸附量、解吸率为指标,研究分离纯化铁线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8种试验树脂中最佳树脂是AB-8;AB-8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1.213 mg/mL的铁线蕨提取液上柱,调节pH值至5.0时,室温下以恒定流速吸附饱和;解吸时采用50%乙醇,所得产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43.2%.试验结果说明,铁线蕨黄酮含量丰富,有研究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月见草叶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月见草叶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疆伊犁产月见草叶为原料,以月见草叶总黄酮吸附量等为考察指标,采用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月见草叶总黄酮进行吸附纯化,筛选出适宜的树脂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月见草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吸附剂浓度,提取液pH值、洗脱剂浓度、上样浓度、上样速度、上样量、洗脱速度、洗脱量等工艺条件对月见草叶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等影响甚大.[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月见草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质溶剂为水,提取液pH 4.75,洗脱剂为70;乙醇,上样液浓度3 mg/mL,上样速度2 mL/min,上样量29 mL,洗脱速度2 mL/min,洗脱量100 mL.最终提取总黄酮为:月见草叶粗黄酮的含量为6.13;,月见草叶精制黄酮的含量为13.53;,纯化倍数为2.2.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虎舌红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4种大孔树脂对虎舌红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分离纯化虎舌红总黄酮的树脂,同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B-8型为较理想树脂,其纯化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4 mg/mL,吸附流速为2.0 mL/min,吸附pH值为5.0,洗脱剂为3BV(90 mL)体积分数70%的乙醇,解吸流速为1.50 mL/min.经AB-8型树脂纯化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8.92%提高到67.79%,提高了7.6倍.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贵州产桂花为原料,以桂花总黄酮吸附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桂花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桂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pH值、洗脱剂、温度、上柱液浓度、径高比、流速、总黄酮与树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桂花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和回收率等影响很大。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4~5;洗脱剂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为1∶4(g/ml),上柱总黄酮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9.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86 mg/ml,流速为2~3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3 BV,流速为3~4 ml/min;径高比为1.5∶21.6;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但洗脱率加大。[结论]优选出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桂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荭草花旗松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优化最佳树脂分离纯化荭草花旗松素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荭草花旗松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对于浓度1.803 mg/mL的花旗松素提取液,AB-8树脂的静态吸附率为61.02%,解吸率94.60%,回收率57.72%;AB-8树脂分离纯化荭草花旗松素的动态吸附和解吸的最佳条件为上柱液浓度1 mg/mL、上柱液流速1 mL/min、洗脱液乙醇的体积分数75%、洗脱液流速1 mL/min、洗脱液用量100 mL;此条件下荭草花旗松素回收率为54.18%,纯度为74.5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采用D101、HPD300、HPD400、AB-8大孔吸附树脂时葎草总黄酮进行吸附纯化.以总黄酮的收率、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洗脱参数.其动态饱和吸附-洗脱量达42.3mg/g,5倍体积蒸馏水、6倍体积50%乙醇依次洗脱,总黄酮收率为90%,质量分数为85%.结论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葎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7.
侧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佳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试验,分析比较静态吸附和解吸情况,考察侧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最终选取AB-8大孔树脂并确定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样品溶液中总黄酮含量在1.4 mg/mL左右,在pH值为4.5、25℃下恒温振荡8 h;最佳解吸条件为:用80%乙醇洗脱,解吸液用量为10 mL/g.获得的总黄酮纯度达到47.941%.  相似文献   

8.
吴功庆  易运红  邹梅清  田素英  赵增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43-12144,12146
[目的]筛选出一种树脂,并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金樱根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比较ADS-7、HPD300、AB-8、D-101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樱根粗总黄酮提取液的吸附-解吸效果,考察上样液浓度、洗脱液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金樱根总黄酮成分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其纯化金樱根最佳条件为以20.0 ml浓度为0.200 mg/ml的样液进行吸附,用4 BV 50%乙醇进行洗脱。最佳工艺下,金樱根总黄酮的精制度为205.40%。[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的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金樱根总黄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上样体积、20%乙醇洗脱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结果]AB-8大孔树脂用于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效果最佳,样液浓度为2.345~3.126 mg/mL,上样速度为1.0~1.5 mL/min,上样体积为64 mL,20%乙醇洗脱体积为5 BV,80%乙醇洗脱体积为4 BV。经过该纯化工艺总黄酮浓度从15.63%提升至65.6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初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0.
大孔径树脂分离纯化无花果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无花果多糖分离与参数及纯化工艺大孔径树脂类型。方法:通过不同树脂比较,筛选最佳树脂类型及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AB-8树脂在pH值=8时吸附能力最佳,0.02 mg/mL NaC l洗脱液在流速为2mL/m in时,获得多糖最佳纯度(73.12%)和回收率(71.30%)。结论:AB-8型树脂是分离纯化无花果多糖的适宜大孔径树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筛选合适的工艺。[方法]采取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结合的方法,以解吸附率和黄酮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最适合纯化板栗壳总黄酮,纯化工艺为:按9.1 mg黄酮/g树脂,以2 BV/h的速度上样,用45%乙醇,2 BV/h的速度洗脱,所得总黄酮含量达47.8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AB-8对板栗壳总黄酮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细胞的关键酶,为了探讨竹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对竹笋壳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并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笋壳黄酮提取物导致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5.6和4.6mg/m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8.0mg/mL的笋壳黄酮提取物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1.4min延长到4.2min;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可逆抑制,笋壳黄酮提取物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3.1mmol/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5.7mmol/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榕树叶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榕树叶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性,为其药用和食用功能开发提供依据,采用超声波法,以乙醇-水为溶剂从榕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榕树叶中黄酮的含量,然后采用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和还原能力对榕树叶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榕树叶黄酮的含量为29.12mg/g,其抗氧化活性与其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榕树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8.61μg/mL)总体上强于VC水溶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89.24μg/mL)以及还原能力均弱于VC水溶液。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谷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谷子的抗氧化功效,以5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谷子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比较了不同谷子品种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个谷子品种总酚、黄酮、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369.9~793.1、162.1~459.3、7.1~17.1 mg/kg;谷子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9~0.24、0.41~0.74、0.98~2.35 mg/mL。其中,张杂谷9号的黄酮含量最高,总酚、α-生育酚含量最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8311总酚和α-生育酚含量最高,黄酮含量最低,O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张杂谷3号提取物的还原力高于其他4个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谷子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还原力与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W,微波时间100s,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松多酚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樟子松树皮松多酚为原料,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从9 种大孔树 脂中筛选出适合纯化松多酚的大孔树脂,利用Box-Benhnken 设计对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 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郾5 mg/ mL、上样液体积28 mL、洗脱速率10 mL/ min、洗脱剂乙醇浓度51.6%、径高比1∶27.3。优化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纯度可达到69.23%。由此可知,AB鄄8 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纯化富集樟子松松多酚。   相似文献   

17.
以吸附率和解析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研究,从9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对红枣(Zizyphus jujube)皮红色素选择性良好的材料,并考察工艺参数对树脂吸附及解析枣皮红色素的影响,优化枣皮红色素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X-5对红枣皮红色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动态吸附及解析特性研究显示其最佳的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1.0 mg/mL,流速1.0 mL/min,pH 3.0,洗脱液采用60%乙醇,流速2.0 m L/min。采用此工艺条件,枣皮红色素的色价从12.8提高到32.4。综上所述,X-5型大孔树脂对枣皮红色素有良好的吸附与解析性能,适用于枣红色素的批量纯化。  相似文献   

18.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单次给药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最大耐受剂量(MTD).将70只体质量为(20±2)g的SPF级KM小鼠随机分成7组,雌雄各半,每组每只小鼠分别灌胃0.4mL的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相同体积、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溶液,灌胃后7d内仔细观察小鼠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数,利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该总黄酮的LD50.试验结束后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进行病理剖检,同时每组随机取2只小鼠(雌雄各1只),分别采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004.47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 693.78~2 372.47mg/kg.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少动,即而出现走路不稳、腹卧昏睡、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而死亡.说明小鼠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毒后,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对小鼠的持续影响较小;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毒性较低,符合低毒化合物标准(500~5 000mg/kg为低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玉澜  张春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8-1021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 W, 微波时间100 s, 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辛酸硫酸铵法提纯鸡抗新城疫病毒(NDV)IgG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辛酸硫酸铵法对鸡血清中的抗新城疫病毒IgG进行了提取和纯化。提纯后的抗体纯度较高,但仍有杂蛋白存在;紫外法测得纯化前血清的蛋白浓度为45.6042mg/mL,纯化后为5.933mg/mL;纯化前、后Ⅲ的效价分别为2^-1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