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广东某猪场严重腹泻的仔猪中采集12份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样品,共分离出6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6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拉啶、诺氟沙星等药物最敏感,可作为防治该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利用所分离菌株研制出灭活铝胶菌苗注射产前母猪,其后代仔猪的黄、白痢发病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从重庆地区发生仔猪黄、白痢的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出138株大肠杆菌,并对其中124株致病性菌株进行了耐药性监测与分析.旨在指导本地区合理用药,有效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西宁市4个养猪场采集到50份仔猪黄、白痢腹泻粪便样品,总共分离出5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0株,对该10株致病性大肠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对丁胺卡那霉素、菌必治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有耐药性.临床上选用敏感药物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能够有效控制疫病.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省3个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病猪病例分离到7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提取细菌的质粒,分析质粒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株分离株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14耐1株、13耐2株、11耐2株、8和8耐以下2株,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仔猪黄白痢的首选药物,表明云南猪大肠杆菌已经呈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质粒图谱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均携带分子量约为5000bp的一个质粒,而另外3株不携带任何质粒。质粒转化实验表明,分离株所携带的质粒为非耐药性质粒,与细菌耐药性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仔猪大肠杆菌病俗称白痢、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疾病是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各养猪场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常用的方法仍然是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但由于仔猪服用大量的抗菌药物,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的产生,因此需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性试验,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乐山某种猪场提供的腹泻严重的仔猪白痢病料,我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期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技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从江汉平原部分猪场严重腹泻的仔猪中采集24份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样品,共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8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磺胺六甲、头孢拉啶等药物最敏感。利用强毒分离菌株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免疫,疫苗对仔猪保护率达到100%,结果表明利用地方流行强毒分离菌株作为抗原制备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集约化养猪场猪大肠杆菌病的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杆菌病是猪的最主要的细菌性疫病之一,占三年来实验室诊断疾病的31.07%(27/87)。它的发生形式为仔猪黄痢、大肠杆菌与猪瘟为主的基它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于其它疫病)、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4种形式。仔猪黄痢占三年来猪大肠杆菌病的29.62%(8/27),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占三年来猪大肠杆菌病的40.74%(11/27),仔猪白痢占大肠杆菌病的18.51%(5/27),仔猪水肿病占11.1%(3/27)。目前,大肠杆菌的耐药问题相当严重,各养猪场宜制定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停用(尤其是细菌耐受药物)计划,并尽量使用细菌敏感药物,应用自家菌苗防制仔猪黄白痢。  相似文献   

8.
中药口服液与注射剂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常见性肠道传染病。对该病的防治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如MM - 3工程苗的研究 ,磺胺药物的临床治疗等。但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太多 ,病原血清型复杂、变异性大因而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研究根据该病的病因、病理特征以及中兽医理论 ,筛选金银花、地榆、白头翁等中药制成口服液和注射剂进行效果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平凉、会宁、榆中患白痢、黄痢的仔猪。1 2 中药制剂1 2 1 中药口服液 :金银花、地榆、白头翁黄芩、黄连等按比例组成复方 ,用自来水浸泡…  相似文献   

9.
肠病原性大肠杆菌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病因之一。1980年我们通过肠毒素测定,业已证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我省猪群中的存在。本文报道大肠杆菌中具有K_(88)、K_(99)的O_9、O_6、O_(149)菌株,是我省仔猪黄痢和白痢的主要致病菌群。  相似文献   

10.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肠杆菌能引起猪的肠道传染病。常用抗生素治疗 ,但大肠杆菌对许多药物产生耐药性 ,因此治疗效果不佳。本人对 4 1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 ,并作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药敏试验结果 本试验所分离到的 4 1株大肠杆菌菌株 ,是由本市不同地点典型黄白痢仔猪粪便、肠系膜淋巴等分离培养而得 ,具有代表性。1.1 菌株药敏测定结果 这些菌株对 12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见表 1。表 1  41株菌株对 12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单位 :株、%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痢特灵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多粘菌素链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羧苄…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为新生仔猪常见的大肠杆菌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本病的防治除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兽医卫生消毒措施、自家流行菌株免疫母猪外,多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但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各地流行菌株各不相同,随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为了摸清西宁地区仔猪白痢流行病原菌株及指导临床用药,笔者于2004年9~11月对该地区猪场新生仔猪白痢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感染了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是出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 ,尤其以 1~ 5日龄仔猪发病最多 ,病程短而死亡率高。仔猪白痢在临床上以排灰白色、有腥臭味的浆糊样稀粪为特征 ,主要发生于 1 5~ 2 5日龄仔猪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现笔者针对铁力市桃山镇养猪大户对该病的防治经验 ,归纳整理如下。1 流行特点  黄痢 :本病多发生于生后 1~ 5日龄的仔猪 ,同窝仔猪中发病率很高 ,常在 85 %以上 ,死亡率高 ,有时可造成全窝死亡 ,发病没有季节性 ;白痢 :多发生于 1 5~ 2 5…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贡市大安区仔猪黄白痢疾病例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培养、形态、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均对甲砜霉素、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提示自贡市大安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疾的大肠杆菌不同株间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仔猪黄白痢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发病猪场分离到的36株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证实了病原为大肠杆菌,并且确定了细菌的主要血清型和用药范围,为今后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痢、白痢病均由猪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一些兽医,往往把仔猪黄痢误认为仔猪白病,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造成较大的损失。其实,仔猪黄痢与白痢,只要稍加鉴别,就能区分出来。 1、发病日龄不同。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周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般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仔猪白痢则多发生于10至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6.
仔猪白痢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白痢是仔猪常发病,该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对仔猪白痢的病因、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仔猪白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本研究采用麦康凯、 E M B 选择性培养基对四川绵阳、乐山、南充、温江、自贡、广汉、德阳等地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黄型病例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对分离株进行了详细的生化鉴定, 并用小鼠作致病性试验, 获得88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88 株大肠杆菌中的19 株用10 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 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四川9 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本场菌株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 采用本场菌株灭活苗免疫, 结合使用少量敏感抗生素, 并配合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是防治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发病日齢小,仔猪抵抗力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广泛,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有该病流行,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效益。仔猪黄白痢临床上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的液状粪便为特征,比较容易作出临床诊断,但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的病原微生物,且血清型较多,通过疫苗免疫一般效果不理想。所以该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作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践表明采用这套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病原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白痢是仔猪常发病,该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对仔猪白痢的病因、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仔猪白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黄白痢是危害仔猪的一种主要细菌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和肠炎。如果没有采取恰当防治,会出现大批量发病和死亡,即使耐过也会变成僵猪。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后,基本无法将病原彻底消灭,严重损害养殖户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效防治。1流行特点1.1仔猪黄痢也叫新生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于母猪带菌或者环境污染而引起,通常是小于1周龄的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