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农药杀虫双属神经传导阻断剂,进入昆虫体内生成沙蚕毒素,侵占神经突触膜受体,使乙酰胆碱不能同胆碱受体相结合,从而使神经传导过程中断致中毒。 家蚕对杀虫双报其敏感,而且杀虫双污染桑叶对蚕的残毒期达60天以上,一旦杀虫双污染桑叶和养蚕环境,就会引起蚕儿大量中毒。  相似文献   

2.
杀虫双农药治虫效果好 ,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药源充足 ,深受我省农民的普遍欢迎 ,多年来 ,一直是我省稻田治虫的主要农药。但杀虫双对家蚕的毒性大 ,严重危害我省的蚕桑生产。因此 ,探讨杀虫双农药对家蚕的中毒机理及预防措施 ,以提醒全省蚕区应慎重使用杀虫双农药 ,减少家蚕的中毒损失。1 杀虫双农药的性质和对家蚕的中毒能力1 1 杀虫双农药的性质杀虫双农药是我国 70年代自己研制的一种有机氮杀虫剂 ,与巴丹一样同为沙蚕毒素的衍生物。杀虫双的有效成份简称双钠盐 (3—双硫代硫酸钠 ) ,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及一定的熏蒸作用 ,杀…  相似文献   

3.
桑蚕的各种农药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各有不同,为了解新农药杀虫双致桑蚕中毒后症状与其他农药中毒的区别,进行了杀虫双药物添食蚕的观察。杀虫双中毒蚕的症状没有机磷中毒吐胃液、爬篱边、蚕体卷缩等症状,它属沙蚕毒素衍生物,有效成份为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酸钠基)丙烷。当喂吃有杀虫双药液的桑叶,初时不表现忌食不安现象,在饱食桑叶后经过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杀虫丹(单)与杀虫双二者同属沙蚕毒(Nereistoxin)衍生物类杀虫剂.如同巴丹(Padan)和易畏杀(Erisect)一样,进入生物体后,可迅速代谢转化为沙蚕毒素而致毒.据栗林茂治报道,巴丹在桑叶上的残毒期长达100天,对蚕的最低有害剂量约为0.001ppm左右,属于对家蚕的强毒剂.关于杀虫双对家蚕的毒性,国内已有报道,同样表明它对家蚕有较大的毒性.鉴于杀虫丹(结晶体)的有效成分量、剂型和组成与杀虫双不同,查明其对家蚕的毒性,可为该药的注册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并预知它对生态系(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杀虫双是第3代仿生农药,随着其在农业治虫上的推广应用,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查明微量杀虫双对桑蚕的影响,于1984年夏秋期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综合如下:材料与方法以苏_3秋_3×苏_4(及其反交)为材料蚕,将市售25%杀虫双液剂配制为100万倍、200万倍、300万倍、400万倍、500万倍稀释液,喂叶前用小喷雾器(一种浓度1只喷雾器)喷洒在桑叶上饲喂蚕儿,对照区喷洒清水.  相似文献   

6.
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年来研究了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致死中剂量、安全间隔期、中毒症状等毒力参数,为蚕桑部门和蚕农选用农药、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1992年秋季,宿迁市4650多公顷(7万亩)桑园大面积受到沙蚕毒素类农药污染,使得7.25万张种的中秋蚕中毒,损失蚕种约3万张,蚕茧欠收800吨,蚕农减收500万元,损失近40%。如此巨大的损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整理如下。沙蚕毒素原是海边一种异足素蚕(俗称沙蚕)体内的一种有毒物质。科学工作者根据其化学结构,研究合成了类似沙蚕毒素的新型农药——巴丹。目前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杀虫双、杀螟丹以及“扑杀宁”等农药,均属此类。巴丹类农药选择性强,具有触杀、熏蒸、胃毒和内吸作用,  相似文献   

8.
沙蚕毒素(Nereistoxin)原是海边一种名叫异足素蚕(俗称沙蚕)体内的一种有毒物质。其化学结构式为CH3-CH3-N-CH-CH2-S-CH2S。科学工作以此为基础,研究合成了类似沙蚕毒素的新型农药——巴丹,目前,农业广泛使用的杀虫双,杀螟丹以及由杀虫单、扑虱、粉锈宁三种农药混配而成的“扑杀宁”等农药,均属巴丹类。  相似文献   

9.
<正> 敌百虫、敌敌畏、杀虫双、乐胺磷和虫螨净等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几种农药,其中敌百虫、敌敌畏、杀虫双对蚕的毒害曾有研究报道,但对家蚕引起胃毒、触杀及熏蒸中毒的半数致死中量(或半数致死浓度)尚未看到报导。一般认为,蚕儿发生微量农药中毒后,除引起发育迟缓、茧重减轻、茧丝质变劣和产卵数减少以外,还会降低蚕的抵抗性,诱致病毒病的发生,但关于蚕体对病毒感染抵抗性与微量农药中毒相关关系的程度也无详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稻田使用杀虫双类农药治虫,常发生秋期蚕儿中毒以及来年春期使用稻草作上蔟材料而引发蚕儿中毒现象。对此,有些蚕农采用添食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是医用急救药,取得较为繁琐,而且数量有限)的方法来解毒,然而这种方法对缓解家蚕中毒是否有效尚有待验证。为了获取科学依据,为此,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于2005年晚秋期进行了蚕儿杀虫双添食、薰蒸,再用盐酸肾上腺素解毒方法的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主要有杀虫双和盐酸肾上腺素。①杀虫双:18%水剂,塑瓶900g装,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②盐酸肾上…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桑园间套种作物和桑园周边大田作物使用农药、农林业使用农药防治害虫、桑园使用成份混杂农药、盲目使用新型农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污染以及蚕农防毒意识薄弱等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沙蚕毒素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提出了合理调整桑园布局、设立桑园保护区、普及农药知识、正确使用农药、严防农药二次污染等预防家蚕农药中毒的对策。同时,提出了家蚕农药中毒的防治方法:勤观察、早发现,正确诊断;查明中毒原因,切断毒源;做好中毒后的处理工作,降低因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增强家蚕体质,提高家蚕对农药的抵抗力。以期确保蚕桑产业生产安全,把家蚕因农药中毒所造成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正> 家蚕白僵病是养蚕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在每季蚕期均有发生。为了加强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提高养蚕经济效益。86年夏秋蚕期我们采用多菌灵对家蚕白僵病进行了防治试验。供试药品为25%多菌灵可湿性杀菌剂(江苏镇江农药厂生产)。夏蚕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3·秋_3×苏_4,中秋蚕期为75新×7532。白僵菌种收贮自上期蚕五龄后期发病的白僵蚕,装在玻璃容器内,放在室内阴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新农药对桑蚕毒性程度和中毒症状,研究防治上的应急措施.特就几种桑蚕新农药中毒进行试验,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1.1983年中秋期取浙农×苏_(12)5龄第5日的盛食蚕100条,分为10组.2.供试农药由本县崇仁供销社配药站从常用农药中拆口抽取60%双效磷、50%杀螟松、20%三氯杀螨醇、25%杀虫双、50%甲  相似文献   

14.
不少蚕区是典型的粮桑混作地区,许多桑田被稻田包围,秋季养蚕适逢水稻用药,因此农药中毒现象连年不断。农药中毒不仅直接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益,而且挫伤了蚕农生产的积极性,导致秋季订种减少。农药中毒已成为影响不少蚕区秋蚕生产产量的最大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引起秋蚕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现将它们介绍如下,供大家在生产中参考:一、主要原因1、稻田治虫用的农药污染桑叶,导致蚕儿慢性中毒。这是引起蚕儿中毒的最主要原因,占了所有中毒原因的95%左右。目前水稻上普遍使用“沙蚕毒素类”农药,如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  相似文献   

15.
杀虫双农药价格便宜,杀虫效果好,使用方法简便,药源有保证,受到农民普遍欢迎.近二年来,已经成为临安县稻田治虫的主要的农药,但杀虫双对桑蚕有毒害,因此,夏秋蚕桑蚕中毒事件不断发生.造成家蚕杀虫双中毒,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桑园和稻田交错,稻田治虫时迷雾污染桑叶;二是桑园的间作物如黄豆等用杀虫双治虫,污染  相似文献   

16.
各种动物皆有再生能力,越是高等动物再生能力越弱,其再生力大小,反映了动物对损伤、病变的愈伤和修复能力,这在理论上和医学上都有重要意义。关于低等动物和人的器官再生能力研究较多,对家蚕器官的再生情况研究甚少。我们对家委幼虫附器(胸、腹足,尾足和尾角)的再生现象进行了初步观察,以供蚕体病理研究和蚕病防治参考。一、试验方法1.供试委品种:苏_5×苏_6、苏_(16)×苏_(17)、青松×皓月  相似文献   

17.
杀虫双是一种有机氮杀虫剂,化学名称是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酸钠丙烷(双钠盐).它是根据海滩环形动物沙蚕毒素的化学结构开发而成的仿生性农药,对鱼、虾、蛙类毒性极低,但对鳞翅目昆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及内吸传导等作用.喷药后四小时内若无雨水冲刷,即能起到杀虫作用.其对蚕的残毒期之长,远非一般农药所及.象州县中平公社蚕农潘安,于今年五月初,用25%杀虫双700倍液喷桑治黄叶虫(黄守瓜),喷后16天采叶,喂一餐蚕中毒死亡三分之二,相隔一个月,采叶喂第二批蚕(喂一餐死40%,小部分喂两餐死85%),因中毒失收一半.该公社中平大队一蚕农,在四月中旬用杀虫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随着蚕桑事业的日益发展,家蚕品种也在不断更换。从我区情况看,目前春蚕品种还比较理想,有苏5×苏6(正反交)、东肥×华合(正反交)两对当家品种。1981年,全区春蚕发种量苏5×苏6占50%以上,东肥×华合(正反交)占30%左右,东肥·671×华合(正反交)占10%多一点。1982年春蚕的发种量:苏5×苏6(正反交)占80%,其余为东肥×华合(正反交)。蚕农对春用品种基本是满意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夏秋蚕的品种还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张种产量低、产值低、茧质差。我区历年来夏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0斤左右,张种产值:苏_3×苏_460多元;苏_3·秋_3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摸清不同蚕品种的养蚕生产经济效益,选出目前适合于阳城大面积生产推广的最优家蚕品种,1987年春蚕期,我们对当地饲养的蚕品种与引进的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和经济效益评价,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一)供试蚕品种:陕蚕二号,陕西省蚕桑研究所制;晋_3×晋_4、晋_4×晋_3、山西省蚕研所制;781×734,阳城县蚕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地农村养蚕中,经常受稻田、桔园等使用农药治虫的交叉污染,不同程度造成家蚕受杀虫双等农药的毒害,除严重时出现中毒死亡外,微量中毒较为多见,大多到熟蚕时难以吐丝结茧而造成损失,为寻找尽量减轻受此损失的途径,我们于2004年秋期从改变常规上蔟方面作了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供试蚕为杀虫双微量中毒的成熟蚕。上蔟方法将常规蜈蚣蔟单层上蔟改为双层上蔟,即下铺一层,上叠一层,熟蚕撒放上层蔟蔟面上(以下简称“双层上”);常规方格蔟搁挂上蔟改为平放上蔟,即将方格蔟平放于蚕匾中,蚕撒放于蔟面上,待大部分蚕进入蔟孔后,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