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省蚕茧主产的桑塘地区,单位面积产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努力创蚕桑稳产高产的更高水平。新蚕区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故对如何总结新、老区蚕桑生产的经验,以促进新蚕区的蚕桑生产向稳产高产的深度进军,已成为新区蚕桑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省蚕学会理事会根据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需要和蚕学会会员的要求,于六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德庆县举办新蚕区稳产  相似文献   

2.
细蚕共育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我省在七十年代已普遍采取以队为单位的细蚕集体饲养,大大促进蚕茧产量的提高,但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分户养蚕之后,在新发展的蚕区种桑养蚕千家万户数量少而分散,技术力量薄弱的新情况下,为了适应责任制落实后进一步提高蚕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2017年玉林市蚕种产量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原蚕基地萎缩、市场竞争激烈、制种成本提高。通过分析,提出了巩固现有蚕区和发展新蚕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蚕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的劳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许多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蚕区正在不断萎缩.而其它一些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民养蚕技术水平低,养蚕效益不高,由此形成了我国目前养蚕业的不良现象一老蚕区萎缩,新蚕区不稳.为改变这种现状,在巩固老蚕区的同时努力发展新蚕区,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好以下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处雷州半岛北部、中部的遂溪、海康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主要经济作物甘蔗、花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从85年起遂溪、海康的桑地面积逐年扩大至今上半年已达12339亩(其中遂溪7204亩,海康5135亩)。年产茧量也逐年增多,1988年底产蚕茧15200担(其中遂溪11000担,海康4200担)。1989年产茧31232担(其中遂溪19700担,海康11532担)。现将发展雷州新蚕区主要体会简述于下: 一、抓点示范蚕茧稳产高产是蚕桑生产发展巩固的基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参加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于九月中旬组织了华南农学院蚕桑系、省蚕研所和农业厅等单位到湛江地区了解和总结新蚕区发展状况的活动,认为新区发展蚕桑生产是有信心的,其规划和行动,若持之以恒,加强领导,在不长的时间内,可出现一定生产规模的新蚕区。现就发展新蚕区中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稳定盐城重点蚕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规模发展才能保持高效。近年来,随着茧丝绸行情的波动,盐城重点蚕区已发生重组。稳定桑园基础,巩固重点蚕区,直接关系到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县在一九七二年,组织了增村大队细蚕共育室。一九七三年开始大力推广细蚕共育。至今全县共办起了107,个细蚕共育室。细蚕共育在蚕区已普及了,使大部分的细蚕集中在共育室育至四龄饷食后分给群众饲养。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共育室育出的细蚕健壮,有利大蚕养成功和稳产高产,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好措施;深受群众欢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十年来,我县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崇福镇是蚕桑生产的主产区,不仅蚕种饲养量占全市的16%,而且桑苗嫁接占全市总量的30%以上。由于蚕农传承了千余年的嫁接桑苗历史,所以嫁接生产技术娴熟,育苗方式不断改进,品种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生产量较为稳定。最多年份全镇培育桑苗500 hm2以上,年生产桑苗2.6亿株。生产的桑苗部分供应本地区及邻近蚕区以外,大量外销于西部蚕区,为稳步发展新蚕区、巩固老蚕区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防治蚕病关系到新区蚕桑的巩固和发展新蚕区群众对蚕桑发展有两易两难的思想,即“发展容易巩固难。”“种桑容易养蚕难”,在实践中也确实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新发展的社队,头一两年养蚕都比较顺利,但时间稍长就觉得蚕难养。发生这种病或那种病,严重威胁蚕造的完全。产生“养蚕风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蚕桑事业的迅速发展,原蚕区生产蚕种,已经成为当前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在我省发展步子快,对原蚕区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一整套的工作还要不断完善。我们海安县蚕种场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饲养原蚕,十多年来碰到的问题很多,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体会在现阶段巩固和发展原蚕区,达到提高蚕种质量的目的,必须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个稳固的农村原蚕区基地,开展合作制种,是提高蚕种产量质量,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实现蚕种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原蚕区建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性要求,总结了安康市蚕种场的利好政策,提出了巩固和发展原蚕区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年来,我场蚕种繁殖重点工作,是改善老原蚕队生产条件和饲养条件。同时,有计划地发展新原蚕队,主攻病毒关,抓备耕留大尾,提高叶质;因时制宜,饲养双交原种,稳定蚕造,力求蚕种满足大田需要。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苍梧县人和村(原人和大队)是1974年开始种桑养蚕的,后来随着桑园面积的扩大,养蚕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技术、养蚕设备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蚕病发生严重,单产不高,收入不大的矛盾.如果不改进养蚕方法,提高产量就会挫伤群众对发展桑蚕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如何提高单产?小蚕没有养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根据区内外的经验,以推广小蚕共育为重点,以改变过去大、小蚕室不分,蚕病交叉感染,小蚕体质虚弱,大蚕发病死亡,低产少收的状况.于1976年首先在这个村(大队),以大队为单位,采取劳力各(生产)队抽,材料各队凑,资金各队筹的办法,兴建了一座小蚕共育室.投产前,首  相似文献   

15.
洲泉5区个乡镇,是桐乡县西部密集型养蚕区,年产量占全县的1/6左右,群众有丰富的养蚕技术经验,盒种产量较高。1983~1987年全年平均盒种产茧量在35~38kg之间,属于稳产高产地区。但从1988年起盒种产茧量趋于下降,中秋30060盒蚕种,平均盒产仅28.7kg,比前5年同期平均盒产下降7.19kg;1989年春蚕38452盒,平均盒产33.16kg,比前6年同期平均盒产低9.04kg,夏、早秋蚕的盒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摸清低产原因,洲泉农技站组织乡村二级辅导员共15人,分成4组,到突出低产的村民组,抽样调查26户蚕农,对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过去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被迫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发展较慢的山区转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的蚕茧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蚕茧产量已超过解放后最高产量,种桑养蚕并已成为新蚕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当前又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对我省新蚕区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目前蚕桑生产状况下,要稳定和巩固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必须  相似文献   

17.
<正> 邳县合沟乡是近年发展的新蚕区,针对面广量大的技术普及推广任务和现有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新情况,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使蚕桑生产能在发展中巩固,巩固中发展,这个乡的领导多次研究了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网络的问题,并提请乡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讨论,决定在去年对乡辅导员实行招聘、村委会主任专人负责等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村、村民小组的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顺德县大晚蚕种场原蚕队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蚕组分得更细,有23个队,其中新队22个占52%;41个蚕组,其中第一次养蚕15个占61%。因生产条件不同,给防病工作增加许多困难。大晚蚕种场为及时落实原蚕队(户)的防病措施,在总结八二年的基础上,坚持以防病为中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控制蚕病危害是夺取蚕茧和蚕种优质高产、巩固和稳步发展蚕业生产、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1蚕病危害依然较为严重随着我国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地蚕业科技人员大力宣传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蚕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蚕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  相似文献   

20.
细蚕共育已成为我区蚕区普遍应用的一项饲育制度。十年的实践证明,细蚕共育是稳定蚕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集约经营,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是促进蚕桑巩固地发展,实现养蚕技术改革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在有关措施的配合下,随着细蚕共育的推广与普及,我区蚕桑生产获得了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