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试验选用11个粳型水稻品种,对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品种嘉优5号产量9 294.0 kg/hm~2;较对照品种嘉优5号增产的有4个,分别是秀优71207、荃粳优1号、甬优7872、宁5920;其中甬优7872产量11 526.0 kg/hm~2,较对照品种嘉优5号增产24.0%;较对照品种嘉优5号减产的有6个,减产幅度最高的是嘉优中科6号,达27.2%。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索一季粳稻不同新品种生产力表现,2016年都昌县进行了一季粳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现做如下总结。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共14份杂交粳稻:春优84、甬优5552、甬优5549、春优927、甬优5550、甬优8050、嘉优中科5号、申优24、嘉优中科2号(对照)、甬优1538、两优274、甬优7753、甬优7850、申优17。1.2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3.
对3个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3-1、甬优1540、嘉优中科2号进行3期的连作晚稻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7月7 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可作连作晚稻种植;3个品种以嘉优中科13-1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高,产量以嘉优中科2号在6月23日、6月30日播种的最高。  相似文献   

4.
2013年无为县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嘉优2号品种合法,性状表现突出,可在无为县推广,甬优7、甬优8号和扬粳4227品种尚不合法,但表现良好,建议继续参加品种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顺昌县单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稻组合,特选择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与宜优673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质稻品种均表现很好,产量均比宜优673高,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单季杂交粳稻新组合联品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参试新组合22个,以甬优9号、嘉优5号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亩产706.7 kg/亩,产量幅度526.7~766.7 kg/亩,亩产量和日产均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甬优1559、3684A/G3720、甬优7859、甬优1972、长两优405、江浙优1511等9个组合。其中江浙优1511、江浙优1513、春优37、长两优405、安粳优16、3684A/G3720、甬优1972等7个组合亩产比对照CK1均增2.91%,比CK2均增4.17%;比两个对照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日亩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依次为江浙优1513、春优37、安粳优16、浙优426、甬优1559等5个组合,日产比对照CK1均增4.3%,比CK2均增3.97%。  相似文献   

8.
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台州市杂交晚粳稻新品种,引进19个品种,以甬优1540位主对照(CK1),以嘉优5号为辅助对照(CK2),对其产量、生育期、群体结构、长势长相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秀的有甬优87、华中优9363、甬优89和甬优88等,其产量均位居前五。上述4个品种的播齐历期和全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整齐,剑叶较挺,后期熟色较好,穗型较大,无包茎,谷色清亮。缺点是甬优89和华中优9363株型较高,但抗倒性仍较好;甬优87和甬优89有少量杂株。  相似文献   

10.
对嘉优中科3号、春优927 在杭州瓶窑进行播种期试验。嘉优中科3号生育期明显短于对照甬优538,播种期弹性较大,但过早播种对产量影响较大,以6月15日为最适宜;春优927生育期与甬优538相近,过晚播种不能安全成熟,以6月5日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1.
开化县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开化县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540、浙优910、甬优150、嘉优12、浙粳优2580等品种产量较高,适应性好,抗逆能力强,均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实际产量在10458.0~9254.3kg/hm2,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示范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浙江省水稻品种的耐迟播性,为救灾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秀水519、甬优1540、甬优7850、嘉优中科3号、甬优4550、浙粳152、浙粳96为材料,研究这些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均随播种期推迟而下降,综合来看,秀水519、甬优4550、甬优1540的耐迟播性和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甬优12等10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产量、性状等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浦江不同种植模式种植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6.08%;甬优1512产量较低,比对照减产15.35%。10个品种平均产量10.32 t/hm~2,产量在8.65~11.86 t/hm~2。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甬优1540、甬优538共5个品种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其中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产量达极显著差异。甬优17号、甬优1140、甬优8050、甬优1512共4个品种的产量低于对照甬优9号,其中甬优1512与对照相比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适合机插的水稻大穗型品种(组合),笔者示范种植了"甬优13号"、"甬优8号",通过不同栽培方式试验、不同机插规格试验、大区品比试验,得出"甬优13号"、"甬优8号"两个优质单晚组合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机插技术的连作晚稻主栽品种,推广连作晚稻机插技术,选择代表不同熟期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机插筛选试验,考察了秧苗素质、生育期、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甬优538的产量最高,其次为甬优2640,台早733产量最低;甬优538、甬优2640全生育期均较对照甬优9号缩短2 d,齐穗期提早6 d,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均较高,可作为该地区连作晚稻机插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选用18个杂交粳稻新品种,采用钵苗机插方式进行种植,通过调查分析其生育期、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田间实际产量等指标,遴选出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生态区域种植的杂交粳稻品种,以推动杂交粳稻的快速发展.结果表明,嘉优中科3号、嘉优中科6号、春优161这3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生态区域进行钵苗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相应栽培密度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浙江省主栽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的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及其对氮肥施用的响应特性,同时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转运特性,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个体、单位面积群体及日产量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产量优势更明显。尽管籼粳杂交稻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相对较低,但其穗大粒多。随施氮量增加,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秀水134产量在施氮量超过200 kg·hm-2后即呈下降趋势。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差异更明显。整体而言,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单位面积群体齐穗期后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较少,转运效率较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氮素利用效率高于秀水134,然而主要表现为氮素吸收效率高,生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形成和氮素吸收能力高于常规粳稻,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较低。另外,与氮素吸收效率相比,籼粳杂交稻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对19个单季水稻机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7、甬优15、甬优1540及早熟品种钱优930比较适宜在永康作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19.
嘉优5号杂交晚粳作单季直播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嘉优5号作单季直播栽培主茎叶龄为16~17叶,叶龄增长呈出苗后快速长叶、分蘖盛期中速长叶、拔节孕穗期缓慢长叶3个阶段。播种后8~10 d除草,10~12 d复水后第1次追肥,自然落干后(播后15~16 d)露田轻搁。嘉优5号相对于常规晚粳,穗大粒多产量高;相对于甬优12等籼粳杂交稻,又具生育期短、成熟早、病虫害较轻等优势,要冬种的粳稻地区农户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以浙江省3个具有代表性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嘉丰优2号、甬优7850、嘉优中科13-1为材料,研究75、150、225和300 kg·hm-2氮肥施用水平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氮肥对株高、穗数、单株重、结实率和每穗粒数、胶稠度、垩白率等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各品种的单株穗数均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则相反。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基本呈上升或先升后降的趋势。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对氮肥的响应因品种而异,胶稠度和垩白率基本随氮肥增加而下降,消减值随施氮量增加上升,峰值黏度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崩解值随施氮量增加先降再升。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认为嘉丰优2号和甬优7850的适宜氮肥水平是150~225 kg·hm-2,嘉优中科13-1的适宜氮肥水平为300 kg·hm-2,嘉丰优2号垩白率最低、甬优7850整精米率最高,较适合作商品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