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仓虫危害情况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产贮粮增多,贮粮害虫为害严重。通过对全县各地农户稻、麦不同贮存方式仓虫的抽样调查,我县贮粮害虫优势种主要有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lls)、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o Olivier)、谷盗(Tene—broides mauritanicus Linnaeus)。 以当地75家农户未防治贮粮害虫害情调查,平均虫蛀率早稻谷为6.47%,晚稻谷为5.77%,小麦为6.55%,小麦种子为29.37%,粳糯稻种子则为12.36%。按全县8.09万户农户,平均每户贮稻谷1041.03公斤,损失率按3.72%算,每年全县损失稻谷约126.28万公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县农户贮粮害虫危害比较严重。据1987年11月份在7个乡、镇,140户抽样调查,农户贮存的小麦,因受害虫危害的被害粒率为7.4%,重量损失为6.04%。据此推算,我县每年在贮粮期受害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在600万公斤以上,相当于1.5万亩农田夏、秋两季收成的总和。在我县农户贮粮的害虫,共为9种,以麦蛾和玉米象发生最普遍,为害最  相似文献   

3.
濮景春 《植物保护》1992,18(4):50-50
据贮粮户抽样调查,稻谷受谷象为主的仓虫蛀害率达9.2—34%,平均17.05%,蚕豆则高达81%。我县18万农户贮粮总数约0.8亿公斤,按平均损失10%算,每年要损失粮食800余万公斤,与常年遭受病虫为害损失的粮食几乎相近似。确保贮粮不受损失,已  相似文献   

4.
根据抽样调查,玉米象、麦蛾是我县农村贮粮中为害最严重的害虫,平均虫蛀率6.92%,重量损失率5.12%。全县每年损失粮食在100万公斤以上。 1988年7月,我站从沈阳化工厂引进磷化铝片剂,先在县农科所、倒水镇等多点试验防治农户贮粮害虫,杀虫效果在99%以上。然后在倒水、夏郢、石桥等6个镇推广应用,效果均好。现在,全县已有12个镇推广应用磷化铝防治农户贮粮害虫。  相似文献   

5.
农户贮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贮粮害虫的防治技术许长敏,许金昭(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植检站362500)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农户贮粮增多。但贮粮过程中,因受仓贮害虫危害损失相当严重。尚未引起农户重视。据有关资料:我省农户贮粮害虫危害损失率10%左右。据我们调查,...  相似文献   

6.
麦蛾是中国三大贮粮害虫 (玉米象、谷蠹、麦蛾 )之一,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受害严重的稻、麦,其重量损失可达 50%~ 70%。麦蛾以幼虫蛀食多种谷粒,尤以小麦及稻谷受害最重,其次是玉米及高粱。此虫在仓内及田间都能繁殖为害,是一种严重的初期性贮粮害虫。  麦蛾发育适宜温度为 21~ 35℃,如果前一年冬季温暖, 7~ 8月炎热,麦蛾即有猖獗发生的可能。  贮粮中麦蛾的防治,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压盖粮面。可用麦蛾不能为害,又无其他害虫的异种粮,如大豆等压盖粮面。方法是用无虫的麻袋装满异种粮,把易感染麦蛾的粮食…  相似文献   

7.
麦蛾、玉米象是我县农村贮粮中为害最重的害虫,平均受害粒率为7.4%,重量损失率6.04%,年损失粮食在600万公斤以上。1984-1990年成应用磷化铝防治贮粮害虫,杀虫效果在99%以上。此法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已在我县全面推广应用,是广大农民防治贮粮害虫的一项必要措施。 磷化铝防治贮粮害虫,是利用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的磷化氢有毒,这种  相似文献   

8.
沈维忠 《植物保护》1991,17(6):16-16
近年来,仓贮害虫对存粮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甚至已超过田间害虫的危害。观城区95%以上农户有贮粮习惯,数量在150-2000公斤不等,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以早稻和米(棉区)为主,贮藏在木橱、稻桶、编织袋中,贮粮害虫活动十分猖獗,主要是谷  相似文献   

9.
家庭贮粮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许多农户贮粮防虫措施简单,贮具不规范,导致贮粮害虫危害严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贮粮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根据我县不同农业区划类型,调查了能代表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和贮粮情况的31个村270户农户,结果明确玉米象是当地农户贮粮害虫中的优势种群,在小麦...  相似文献   

10.
贮粮害虫的危害与简易除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植物医生》2001,14(5):25-25
一、贮粮害虫的危害贮粮是人们日常最需要的食品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又是农作物增产的内因。目前国内已发现贮粮害虫有110余种 ,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麦蛾、谷蠹、米象、玉米象、大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和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一点谷螟等。麦蛾、谷蠹、米象、玉米象和大谷盗等以蛀食柚、米、麦类、玉米、高粱和豆类为主 ,食害整粒原粮 ;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则以上述害虫吃剩的碎粮粉屑为生 ;而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一点谷螟等既危害粉粮 ,又危害整粒原粮。这些害虫 ,一般繁殖能力强 ,发育迅速。如麦蛾1年发生6代 ,米…  相似文献   

11.
贮粮害虫以鞘翅目种类占多数,其对贮粮为害的选择、分布密度、交配、产卵等行为大都是由化学激素来起调控作用的.对此深入研究必将为控制害虫对贮粮的危害开拓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巴东县自1981到1984年连续4年,在30点次用微生物农药“7216”拌粮食(种子)5吨以上,防治贮粮害虫收到较好效果。 用含菌100亿/克的“7216”菌粉(1981年4—5月产品),分别以0.2%、0.5%、1%、2%的用量拌玉米和小麦,贮存1年虫蛀率依次低于不处理15%、32%、52%、  相似文献   

13.
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系仓库贮粮害虫,极少危害生长期间的小麦粒。1987年夏镇的周岭、沙河崖2村的300亩小麦遭麦蛾严重危害,虫蚀率平均31.3%,其中40亩达71.3%,有的地块绝产。估计  相似文献   

14.
云南石榴树上的一种新害虫—井上蛀果斑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玲玲  李正跃 《植物保护》2006,32(1):110-110
自2002年起,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多个石榴园中发现有一种鳞翅目幼虫危害,导致落粜率达30%以上,严重达80%~90%,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受害果实内充满虫粪,极易引起裂果和腐烂,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由于害虫蛀入石榴果实内危害,而且虫体暴露在外时间很短,一般杀虫剂无法触及杀死害虫,果农们普遍反映此虫很难防治。  相似文献   

15.
磷化铝防治家庭贮粮害虫效果好玉米、小麦、豌豆、胡豆、黄豆、绿豆等粮食在贮藏期间,常遭受豌豆象、绿豆象、玉米象等害虫的危害,对贮粮造成的损失很大。用家用高效粮食熏蒸杀虫剂──磷化铝熏杀贮粮害虫,具有用量少,成本低、穿透力强、杀虫效果好等特点。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2月19—20日,全国植保总站、中国植保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共同在江苏连云港市召开了农户贮粮害虫防治技术交流会,苏、豫、鲁、冀、皖等6省2市近40位植保技术干部出席了会议。各省市汇报了农户贮粮方式、数量、害虫种类及为害损失情况,交流了以磷化铝熏蒸为主的防治农户贮粮害虫的技术。 据不同产粮地区农户抽样调查,农户贮粮占生产粮食的70%以上,每户贮粮一般为1500—2000公斤,主要贮粮害虫有玉米象、麦蛾、谷蠹、扁谷盗、锯谷盗、绿豆象等十余种,  相似文献   

17.
麦蛾是中国三大贮粮害虫 (玉米象、谷蠹、麦蛾 )之一 ,发生普遍 ,为害严重。受害严重的稻、麦、其重损失可达 5 0 %~ 70 % ,麦蛾以幼虫蛀食多种谷粒 ,尤以小麦及稻谷受害最重 ,其次是玉米及高粱。此虫害中仓内及田间都能繁殖为害 ,是一种严重的初期性贮粮害虫。麦蛾发育适宜温度为 2 1~ 3 5℃ ,如果前一年冬季温暖 7~ 8月炎热 ,麦蛾即有猖獗发生的可能。贮粮中麦蛾的防治 ,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 )压盖粮面 ,可用麦蛾不能为害 ,又无其他害虫的异种粮 ,如大豆等压盖粮面 ,方法是用无虫的麻袋装满异种粮 ,将易感染麦蛾的粮食粮面扒平 …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户贮粮普遍增多,但由于贮粮条件差,防治跟不上,贮粮害虫逐年加重,据1990年对南阳、焦作、周口、驻马店等14个市(地)66个县(区)5018个农户的抽倦调查,平均每户因仓虫损失粮食54.4公斤,占贮粮的8.18%,据此估计,全省每年至少有15亿公斤粮食葬于虫口,探讨农户贮粮害虫防治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仓虫净防治贮粮害虫效果好潘洪吉,李国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100029)北京郊区农户平均贮粮1412kg,其中贮存1年以上的小麦受仓虫为害损失7.44%,玉米损失9.69%,户均损失粮食105kg。北京市有120.5万农户,如按50%农户遭受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20.
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蠢、螨类等。粮食被虫蛀后 ,不仅品质变劣 ,而且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如何防治贮粮害虫呢 ?1 曝晒杀虫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 ,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 ,使害虫致死。同时 ,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作用。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害虫可应用此法。选择炎热的晴天 ,将粮食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要薄摊勤翻 ,使粮温上升到 4 8℃左右 ,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 3~ 4h ,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 ,以保持堆内高温 ,即可将虫晒死或闷死。当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