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邦超快40%可湿粉对野蚕越冬卵毒杀作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徐锦松 《江苏蚕业》2006,28(2):54-55
<正>多年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防治桑树鳞翅目害虫幼虫期快速高效的好方法。但是由于夏秋季桑树害虫种类多、繁殖快,农药对幼虫期防治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农药加速抗性的产生,使蚕农打药浓度越来越高,不仅增加了成本, 而且对环境污染越发加重。同时,由于桑树害虫发生时间与家蚕发种时间同步,多次连续打药容易造  相似文献   

2.
张应芝 《广西蚕业》2008,45(2):61-61
农药合理混配,可以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几种害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等。在混配农药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对害虫抗药性注目,首推Melander 1914年报道美国的梨园盾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目前已发现多种害虫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抗性水平往往较高.害虫的抗药性是害虫本身对不利的外界环境(施药)的一种抗逆行为,并随着施药选择而进化保存自我种群,简单地表现是一些昆虫改变行为习性(行为抗性)也可以逃避人类对它的药杀.尽管昆虫对人类的杀虫剂反应是被动的,但是在体内采用代谢作用增强(代谢抗性)或作用部位敏感度降低(靶标抗性)等方式抵抗外来药剂的有效作用靶标,是非常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艾尺蠖是一种偶发性桑园害虫,由于抗药性极强,一旦爆发,极难控制。通过室内试验、室外调查发现,不同的药剂,同一药剂不同的浓度,同一药剂同一浓度不同的虫态,同一药剂同一浓度幼虫的不同龄期对防治效果的影响不同,药剂中以对辛硫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桑虫清、灭多威等较为为敏感,虫态中以蛹期抗药性最差,幼虫阶段以1到2令抗药性较差,施药方式以施药于桑叶背面优于施药于桑叶正面。  相似文献   

5.
选用8种药剂对观赏草坪斜纹夜蛾进行化学防治研究,并运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LSR)测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及新型农药克蛾宝对该害虫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氧化乐果对该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口基数不大时可选用BT进行防治,在虫口基数大或高龄幼虫较多时应选用克蛾宝、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并正确进行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延缓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8种药剂对观赏草坪斜纹夜蛾进行化学防治研究,并运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LSR)测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及新型农药克蛾宝对该害虫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氧化乐果对该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口基数不大时可选用BT进行防治,在虫口基数大或高龄幼虫较多时应选用克蛾宝、氧化乐果进行防治,并正确进行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延缓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田间农作物害虫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杂,农民朋友对农药的用量也逐年加大,见虫就打药,已成为一个定式。殊不知农药的用量与害虫死亡率不成正比关系,而成不对程S型曲线,作物用药需限量而行,笔者总结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1.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性,随着药剂量的增大,害  相似文献   

8.
研究报道了危害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主要害虫种类及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蓼龟象甲1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在寄主根部附近土层中越冬,亦有少数蛹及老熟幼虫在寄主根内越冬,成虫咬食叶片,幼虫钻蛀于根部危害;黎叶蜂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作茧越冬;甘蓝夜蛾1年发生2代,以蛹在田埂和根部附近土下5-10cm深度越冬。可采取轮作、诱杀、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甘草跗粗角莹叶甲是甘草的主要害虫,在白城市及周边地区每年发生三代,以幼虫取食甘草叶片为害,戍虫在甘草根际及土缝等处越冬,化学药剂和农艺技术相结合是防治甘草跗粗角莹叶甲最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于草坪害虫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防治的绿色农药,采用浸叶法测定比较了5个不同化学类别共20种绿色杀虫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7种常用农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不及常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而2种新型拟除虫菊酯四氟醚菊酯和四氟苯菊酯的杀虫效果相当或优于毒死蜱;苯甲酰脲类药剂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双酰肼类虫酰肼,杂环类茚虫威和虫螨腈,以及生物源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活性高,均符合绿色无公害农药的基本要求,是值得进一步试验开发用于草坪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防治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六种药剂对芒果蓟马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三唑磷EC 、5%啶虫脒EC和3%阿维菌素EW在生产中能有效控制芒果蓟马虫口密度的增长,药后第8天防效分别达82.3%、79.3%、79.3%,持效时间长,且对果树安全,适宜在芒果生产中推广应用;25%吡虫啉WP对芒果蓟马的防效也较好,可与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减缓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功夫对芒果蓟马的防效较差,可能是长期反复使用,使害虫对其产生了抗药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豌豆是重要的豆科经济作物,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因其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豌豆象是严重危害豌豆的害虫,全球普遍发生。豌豆象幼虫可蛀食籽粒超过50%的子叶部分,导致籽粒空瘪,发芽率降低,品质变差,商品价值丧失。豌豆象已成为严重制约豌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豌豆栽培种中尚未发现可遗传的豌豆象抗性资源,然而在豌豆近缘野生种中发现了抗性资源,遗传研究表明3对隐性基因控制豆象抗性。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 inhibitor,α-AI)和豌豆neoplastic pod(Np)基因突变体植株可有效减轻豌豆象危害。豌豆转基因抗虫育种虽然已获成功,但由于安全性问题,目前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仍然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为了解和掌握豌豆象最新研究前沿动态,促进豌豆象有效防治,本研究从豌豆象、豌豆抗豆象及豌豆象综合防治等3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此,指出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豌豆象、豌豆抗豆象育种及其综合防治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桑蟥是秋季最主要的桑树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害叶片成孔洞状,仅残留叶脉,严重时整株无收,直接影响着秋蚕饲养.幼虫期正值秋蚕饲养来临期,这样给药剂防治幼虫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利用春季消灭越冬卵压低越冬基数对预防桑蟥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为搞好桑蟥防治工作,我们于2001年3月25日(萌芽前)用柴油乳剂对桑蟥过冬卵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桑蟥(Rondotia meniciana Moor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蚕区桑园均有分布,以幼虫取食桑叶危害。调查北京房山地区的桑蟥1年发生2代,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以二化性居多。一化性桑蟥产有盖卵块越冬,二化性桑蟥产无盖卵。第1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造成夏秋季桑叶减产。田间桑树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4.7%;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为94.3%。在桑蟥幼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采用上述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蜂群对美洲幼虫腐烂病抗性的测定。——Park,O.W.《J.Econ.Ent.》30(3):504—512(1937)。用对美洲幼虫腐烂病有抗性的25群蜂和无抗性的6群蜂进行了病源接种试验。接种方法,把2×2(1/2)吋带有病死幼虫的巢脾镶入试验群封口幼虫脾的中部。3—4日后检查。蜂群对接种物的反应为3个类型:①镶入的带病巢脾不加修改或很少修改;②撕下接种脾的巢  相似文献   

16.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 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ueata Buter)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场桑园中,桑尺蠖幼虫世代重叠,终年可见,为害桑园,影响桑叶产、质量。近年来,我场利用80%敌敌畏乳油和40%乐果防治桑园害虫。由于连年重复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扰药性,尽管使用800倍液的敌敌畏喷杀,仍有部分幼虫不能杀死。为此,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 据浙江省湖州市蚕桑站最近对桑螟幼虫的抗药性调查发现,害虫对甲胺磷、灭多威、敌百虫、敌敌畏等及其混配农药品种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但随农药使用水平的不同,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建议各地蚕桑站要加强交替使用农药的宣传力度,切忌盲目混用农药和加大使用浓度,为配合今冬明春的桑树害虫越冬防治,我站以大包装价格供应单桶剂量小包装的辛硫磷、敌敌畏、双效磷等有机磷农药,或在购买桑保专用农药时,免费配送一定比例的互补农药品种,以提高蚕农的农药使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YJ-2000菌株对6种鳞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作了初步评价。该菌株对家蚕基本无毒性,而对蔬菜害虫小菜蛾、菜粉蝶,水稻害虫三化螟、二化螟,桑树害虫桑螟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对小菜蛾和菜粉蝶的毒性最强;幼虫死亡率可高达100%。该菌株是对家蚕安全而对其它鳞翅目害虫具杀虫活性的特异性菌株,有望用于养蚕地区桑园及其邻近作物的鳞翅目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鳞翅目害虫是造成江、浙两省桑园危害最重的一类害虫。自桑园推广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乳油后,有效地控制了此类害虫的为害。但灭多威农药剧毒,长期并多次连续使用,害虫容易产生抗性。为延长灭多威农药的使用寿命,我们设想利用农药混配的方法,筛选可以增效、减毒、低抗性的混配剂型。1995年夏、秋季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在浙江的桐乡、嘉兴郊区;江苏的苏州、吴县、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