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蜱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等,是寄生于家畜体表的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寄生于内蒙古呼盟草原上的蜱经鉴定为草原革蜱,此蜱的成虫活动季节主要在3~6月。此时正是母羊产羔和哺育阶段,羔羊随母羊到草场上,因羔羊喜卧着或跪着吃奶,蜱可乘机跳到羊身上。经调查,羔羊100%有蜱寄生,感  相似文献   

2.
综合多方面资料分析,对我国羊蜱蝇的分类学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该虫无翅和平衡棒,周身有密集刚毛,主要寄生于绵羊。在我国近年较频繁的报道中,对羊蜱蝇的命名较为混乱,如绵羊蜱、绵羊虱蝇和羊蜱等,应该命名为羊蜱蝇或绵羊蜱蝇。  相似文献   

3.
笔者发现当年产的羔羊羊蜱蝇感染率较高,为此于1988年4月初应用30ppm的溴氰菊酯对唐乃亥乡11群杂种绵羊(成年羊1890只、羔羊945只;感染率100%)进行了喷雾试验,结果对羊蜱蝇杀虫效果为100%,羊只安全,并认为产羔后20天左右是防治绵羊外寄生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剪毛后螨净喷雾杀灭绵羊蜱蝇的效果 ,我们在湟中县盘道乡做了此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药物及配制 :螨净 ,批号 :980 0 10 7,1kg铁合金筒装 ,含 2 5%二嗪农。1.2 试验器械 :工农手动 16型喷雾器 ,容量为 15kg。1.3 试验动物 :湟中县盘道乡绵、山羊及羔羊 ,剪毛10天内 ,毛茬约 1cm ,羔羊毛长 5~ 6cm。1.4 试验方法1.4 .1 喷雾前将试验羊分成 4组 ,分别检查各组绵山羊体表羊蜱蝇感染情况 ,并进行统计。1.4 .2 试验羊分 6 0 0 μl/L组 4 54只 ,90 0 μl/L组 2 51只 ,12 0 0 μl/L组 315只 ,共计绵山羊…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哺乳期云上黑山羊羔羊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选取云上黑山羊初生羔羊60只,公、母各半,从出生开始直至90日龄断奶,每10 d进行1次体重测定,进行生长发育分析、趋势拟合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0日龄羔羊体重与日龄呈直线回归,公、母羔羊的回归直线差异极显著(P0.001);羔羊哺乳期日增重呈现波动变化,日增重类型通过聚类可分为0~10和70~90日龄为生长速度最快、60~70日龄生长速度次之、10~60日龄生长速度最慢3类;母羔的整个哺乳期生长与母羊产后体重、同窝羔羊数、窝重有显著相关(P0.05);除去20、60日龄体重外,母羔的其他哺乳期日龄体重与母羊年龄和胎次有显著相关(P0.05);公羔在整个哺乳期生长与母羊产后体重有显著相关,哺乳期早期生长与母羊年龄、胎次和窝重有显著相关(P0.05)。综上可知,云上黑山羊哺乳期羔羊体重与日龄呈直线回归,营养是影响羔羊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胎儿期的生长发育、母羊的母性行为对羔羊生长的影响取决于羔羊性别。  相似文献   

6.
杂交能提高生产力,尤其是繁殖力、羔羊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并能提高产奶量、体重和剪毛量。将肉用公羊和毛用母羊杂交,能改进羔羊的肉用品质,因而提高了产毛、产肉性能。从在黑面羊与斯华代(Swaledale)的杂种羊观察到,四岁母羊多胎性的杂种优势为9.5%,第一次剪毛量为6.2%,体重为0—5.4%。边区来斯特羊与美利奴羊的正反杂交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西藏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的遗传进化,更好地认识和防控羊蜱蝇,减少牧民经济损失,试验采集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江孜县某牧场和林芝市巴宜区某绵羊屠宰场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通过形态学进行虫体鉴定,对3对相对保守的基因(12S rDNA、16S rDNA、18S rDNA)进行PCR扩增、部分测序,并将序列中羊蜱蝇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立体显微镜能够清晰辨别羊蜱蝇体态和雌雄结构,且雄虫背侧末端与腹侧相比有明显的凹陷,阴茎裸露。将PCR产物测序结果上传GenBank数据库,并获得登录号(12S rDNA 4个,16S rDNA 4个,18S rDNA 6个);羊蜱蝇12S rDNA序列与中国云南羊蜱蝇(KU664532.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6S rDNA序列(MK729023、MK732970)与中国新疆羊蜱蝇(KY224146.1、MH119054.1)和捷克共和国羊蜱蝇(MF4959411.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8S rDNA序列与英国(FN66411.1)羊蜱蝇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说明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两种方法结合能准确鉴定西藏羊蜱蝇,可促进了解该地区羊蜱蝇基因遗传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查明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的病原为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流行区域是:关山、徐顶、陈井、三条岘、盐锅峡、太极、刘家峡、杨塔、王台、红泉等10个乡镇56个村;羊泰勒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青海血蜱;绵羊无浆体传播媒介为草原革蜱;发病季节主要是3—5月份,9—10月份也有少量羊只发病。羔羊和从非疫区引进的羊只发病率高,平均发病率达58.72%,致死率达55.62%;成年羊发病率为22.09%,致死率为30.23%;3—6月份羊带虫率分别是:羔羊83.69%,成年羊52.43%。绵、山羊发病率无差异。流行区蜱种有:森林革蜱、草原革蜱、青海血蜱和麻点璃眼蜱3属4种。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种。  相似文献   

9.
历年在母羊产羔开始期(12—1月)和离乳期(4—5月),有个别母羊发生乳房炎。三年来共有20个病例,占分娩母羊1.4%,带来一定损失——羔羊缺乳,母羊被迫淘汰。一、发病和临床症状1.发病情况三年小计病羊20只中初产母羊发病率较经产母羊高60%,左侧乳房炎多,占病母羊6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绒山羊母羊日粮营养水平和羔羊早期补饲对羔羊生长发育及早期断奶的影响。将20只产单羔的哺乳母羊及其所产羔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母羊、10只羔羊,试验组母羊参照前苏联绒山羊母羊泌乳期饲养标准进行日粮配制,羔羊10日龄开始补饲;对照组母羊及羔羊按羊场原日粮配方饲喂,羔羊50日龄补饲,试验羔羊均随母羊自由哺乳。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20、30、40、50、60日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的颗粒料和苜蓿干草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阶段母羊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增加了8.21%;对照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减少了13.12%。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合理调整母羊营养水平、羔羊适时补饲,可促进羔羊生长发育,缩短断奶日龄,保障母羊良好的种用体况。  相似文献   

11.
羊蜱虫病是指寄生在羊体表的一类吸血节肢动物蜱所引起的疾病。目前我国已知蜱类117种,分属硬蜱科和软蜱科,临床上报道人兽感染的蜱虫疾病多为硬蜱感染。羊被蜱侵袭,多发生于放牧采食过程中,寄生部位主要在被毛短少部位,发病率很高,尤以羔羊和青年羊易患,一般在70%以上,个别地方达100%。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羊业的发展,一些养羊大户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是急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使一些养羊户获得更多的羊毛,提高羊肉产量,减少成羊过冬的死亡,还能显著的提高羔羊成活率。 据调查有70%左右的养羊大户,产羔成活不过60%—80%之间,有的甚至达不到50%。产羔成活率不高,不仅受大母羊膘情、草料、饲养方式、管理方法等综合因素的制约,还受羊舍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夏洛来公羊、萨福克公羊与藏母羊、青海半细毛母羊及青海细毛母羊杂交一次,利用杂交优势生产肥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放牧条件下,夏洛来羊、萨福克羊的杂种后代平均初生重和6 ̄7月龄平均体重均高于当地同龄羔羊,平均日增重比同龄藏羊羔提高40% ̄46%,比青海半细毛羔羊提高42%,比青海细毛羔羊提高21%;胴体平均重比以上三种羊提高30% ̄80%;周岁母羊剪毛量比同龄藏母羊高1.02 ̄1.3  相似文献   

14.
正羊附红细胞体病又称附红体病、血虫病和红皮病。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羊高热、黄疸、贫血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导致发病羔羊贫血,母羊表现出繁殖障碍,是严重威胁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传染病。1流行病学羊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流行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滋生的夏末秋初季节,在北方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蚊、蝇、虱、蜱等吸血昆虫叮咬羊只而引起发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羊都可感染,其中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了解新疆昆玉市某牧场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所携带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从该牧场绵羊体表采集羊蜱蝇82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羊蜱蝇DNA,对立克次体17 kDa基因和geneD基因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采用序列分析软件MEGA7.0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物种为羊蜱蝇并检测到其携带立克次体,经鉴定为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研究表明,新疆昆玉市某牧场绵羊羊蜱蝇携带立克次体,结果可为新疆地区羊蜱蝇携带的立克次体病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黑面羊妊娠头三个月低营养摄食对羔羊子宫内和出生与存活率的影响。这些母羊实验开始体况良好(记分3—3 1/2)。实验组(T)1 5只母羊,配种后给与约15%的营养规定量。对照组(C)10只母羊,同期予以全部营养规定量。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母羊的产奶性能是羔羊生长发育的决定因素,在伏尔加格拉特细毛羊建立和完善中,注意了母羊的产奶力。据观察得知,肉毛兼用羊产奶量较高,在3.5~4泌乳月产奶量可达125.7公斤,超过毛肉兼用型10.7公斤,即9.5%。偏向毛用型的羊产奶量不如兼用型的。同时,羊的产奶量与繁殖能力有密切关系,如产单羔母羊产奶量为98.8公斤,产双羔羊为146.4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特克塞尔羊×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选用小尾寒羊与欧拉藏羊的杂交母羊10只作为试验组,13只特克塞尔母羊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用同一特克塞尔公羊进行交配。两组羔羊实施30日龄早期断奶和4~6月龄育肥试验。对两组母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体重、体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小尾寒羊和欧拉藏羊的杂交母羊与特克塞尔公羊三元杂交后,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分别比特克塞尔羊提高11.55个百分点和5.56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6月龄杂交羔羊的体重与特克塞尔羔羊体重相差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三元杂交方式效果明显,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山羊不同母性行为对羔羊体重的影响,选用健康、产期相近的雷州山羊6只,其中3只初产、3只经产,经产母羊此次产羔均为第3胎。羔羊出生后,连续1周采用24 h监控系统全事件记录母羊的母性行为时长。产羔后利用布条对羔羊进行编号和区分,在出生和生产第10天对羔羊进行称重。结果表明:初产母羊对羔羊的舔舐和嗅闻与经产母羊相比显著升高,而寻找羔羊、待在一起和哺乳时长显著降低;经产羔羊平均日增重较初产羔羊显著升高,且单羔的平均日增重是双羔的1.8倍;母羊不同哺乳时长、平均中断或拒绝哺乳次数均与羔羊日增重及10日龄重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母羊胎次及产仔数通过影响母羊与羔羊亲子联系的建立及母性行为的表达间接影响羔羊日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