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长白山3种橐吾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长白山主产的复序橐吾、全缘橐吾、狭苞橐吾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8,核型除全缘橐吾为2A外,其他2种均为2B。核型不对称系数介于59.22%~62.89%,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58=42m+16sm,2n=2x=58=44m+12sm+2st,2n=2x=58=32m+26sm。从染色体相对组成来看,复序橐吾为2n=58=2L+20M2+30M1+6S、全缘橐吾为2n=58=28M2+28M1+2S、狭苞橐吾为2n=58=2L+28M2+26M1+2S,供试的3种橐吾的染色体数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晓燕  毛培春  孟林  张德罡 《草业科学》2011,28(7):1315-1319
选用从国外引进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种子为材料,采用根尖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L+10M2+12M1+10S,核型公式为:K(2n)=6x=42=34m+8sm,属于“2B”类型。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数目为2n=10x=70,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L+22M2+30M1+8S,核型公式为:K(2n)=10x=70=38m+22sm+8st+2t,属于“2B”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细胞学特性和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毛稃偃麦草的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稃偃麦草(Elytri-gia alatavica)染色体数目为2n=42,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2L+4M2+14M1+12S,核型公式K(2n)=6 X=42=36m+6sm(2sat),属于"1B"类型。其中,3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且带有1对随体,其...  相似文献   

5.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不同国家来源的3份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种质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旨在为其细胞学特性和系统演化的研究奠定科学基础.结果表明:来源于中国新疆的EE001细胞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L+ 17M2+ 15M1+ 2S,核型公式为K(2n)=10X=70=50m+ 16sm+ 4st;来源于德国的EE014细胞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3L+ 14M2 +13M1 +5S,核型公式为K(2n)=10X=70=48m+20sm+2st;来源于葡萄牙的EE020细胞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5L+ 11M2 +15M1 +4S,核型公式为K(2n)=10X=70=38m+ 22sm+ 8st+2t.3份长穗偃麦草种质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均为“2B”类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压片法,首次对甘肃康乐地产野生百里香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午8:45-9:15取材,0.04%秋水仙素和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处理百里香芽尖2~3 h,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1 h效果最好;对百里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统计,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百里香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其中中部染色体(m)为10对,近中部着色点染色体(sm)2对,其核型公式为2n=2x=24=20m+4sm,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6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头稗(005)与鹅头稗(031)的生物学性状测试和细胞学研究,以期为寒地稗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这2种稗草均收集于黑龙江省内的不同地方。2007年对2种稗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测定了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及鲜、干重量等主要生物学性状,并对小区的实际产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稗草生物学性状均为良好,在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下,大头稗与鹅头稗的鲜干草产量无明显差别。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种稗草的核内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大头稗2n=46m+8sm, 鹅头稗2n=44m+10sm。  相似文献   

8.
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被牛羊所采食。本试验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采自西藏日喀则市的白草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草染色体总长度为45.87 μm,平均臂比为1.23,核型不对称指数为54.83;所有染色体的臂比在1.08至1.70范围内,其中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1对,其余17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所有染色体未观测到随体出现;白草染色体基数为9,核型为2n=4x=36=34 m+2 sm,属于四倍体植物,核型类型为1A,是进化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麦草的细胞学核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新麦草种质资源染色体数目14条,第7号染色体上有1对随体,臂比值大于2的染色体仅有1对为14%,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AT)+2sm,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本研究结果为新麦草的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麦草的细胞学核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新麦草种质资源染色体数目14条,第7号染色体上有1对随体,臂比值大于2的染色体仅有1对为14%,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AT)+2sm,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本研究结果为新麦草的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purpureumcv.Guiminyin)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以期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利用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基数均为x=7。其中,热研4号王草为三倍体,有21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3x=21=21m(3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9S+3M1+3M2+6L,3条染色体含有随体;桂闽引象草为四倍体,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18m(2SAT)+10sm(2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10S+6M1+4M2+8L,4条染色体含有随体。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15%和62.19%,属于1B型和1C型,其核型都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地区罂粟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不同地区生境条件下的罂粟生态型的染色体核型变化,利用普通压片法对来自中国5个省(市)的10份罂粟材料染色体数与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来源的罂粟材料可分为白花1号和白花2号2个生态型,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22条,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为2L+3M2+5M1+1S;白花1号的核型公式是K(2n) =2x=22=18sm+4st,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2.04%,核型分类标准属于4A型;白花2号的核型公式是K(2n)=2x=22=16sm+6st,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3.00%,核型分类标准属于4B型;不同地区的白花1号和白花2号的核型均为极不对称型,但核型发生了多样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缘3种风毛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报道了产于青藏高原东缘3种风毛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如下:甘肃风毛菊为2n=2x=32=12m+16sm+4st,核型属2B型;大耳叶风毛菊为2n=2x=26=10m+14sm+2st,核型属2A 型;波缘风毛菊为2n=2x=26=6m+20sm,核型属2B型;这3个种均为二倍体,并且在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和B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山西白羊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山西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为材料,采用根尖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白羊草的种质资源利用及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观察统计了30个完整的中期分裂相确定染色体数目,并选其中5个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羊草染色体数为2n=40,核型公式为K(2n)=4x=40=34m+6sm,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17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3对,核型类型为1B。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32%。  相似文献   

15.
前人研究认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染色体数目为2n=16。本试验采用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观察了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种子根尖有丝分裂相。结果显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染色体数目为2n=18,这2种植物各有4条小染色体。膜荚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18=4sm+14m,核型类型为2B型。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18=6sm+12m,核型类型为2C型。  相似文献   

16.
波斯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张芹  龙双红 《草业科学》2012,29(11):1715-1717
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对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旨在为波斯菊种质鉴定、起源分析、物种演替、良种培育提供必要的细胞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波斯菊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2n=2x=24=18m(1sat)+6sm(1sat)。波斯菊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平均值为6.20%~9.06%,最长和最短的染色体比值为1.47,臂比大于2∶1 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16.7%,属于“2A”型;不对称系数为43.25%,对称程度较高,为较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17.
赖草属三个八倍体和两个十二倍体物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报道了赖草属3个八倍体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如下,含糊赖草(Leymus ambiguus),2n=8x=56=42m(6SAT) 12sm(6SAT) 2st(2SAT);大赖草(L. racemosus),2n=8x=56=2M 46m 8sm;毛穗赖草(L.paboanus),2n=8x=56=42m 14sm(2SAT);窄颖赖草(L.angustus),2n=12x=84=62m 22sm;卡瑞赖草(L.karelinii),2n=12x=84=72m 12sm.它们的核型属2A或2B型.其中前2种的八倍体核型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