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6,(3):19-22
对新型蚕体蚕座消毒剂"亚迪蚕保"防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亚迪蚕保蚕"体蚕座消毒剂是一种广谱、高效、对蚕安全、质量可控的新的蚕体蚕座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看了《蚕业科学》五卷一期猷龙同志的"关于《齐民要术》所载桑、蚕品种的研究"一文,内引《齐民要术》上的一段话:"……少食荆桑,中与鲁桑,则有裂腹之患也"。猷龙同志解释道:"为什么贾思勰认为这样的安排会使蚕发生"裂腹之患"呢?可能是小蚕期用荆桑后蚕的发育快,蚕体较小,中蚕、大蚕期给予营养价值特别多的鲁桑后,引起蚕的肥大发育而增多不结茧蚕之故",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推测,可能是蚕体虚弱,感染了脓病,在壮蚕期,腹部体皮破裂而造成流脓汁的"裂腹",更接近字义一些。特提出,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少受病原感染,保证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养蚕技术。它是一种全新养蚕技术,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  相似文献   

4.
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宿桂梅  丁杰 《北方蚕业》2003,24(2):35-36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传染病,是柞蚕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与流行和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是病原、蚕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进入蚕体能否引起疾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蚕体本身的发育状况和抗病能力强弱,而蚕的体质又受到生长环境条件影响,养蚕实践中也有"潮生锈"的说法.为了揭示环境与发病的关系,本文就温度、湿度、饥饿等条件对蚕的感染抵抗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蚕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家蚕对“灭蚕蝇”的抵抗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健康蚕、被家蚕追寄蝇寄生的家蚕(简称蝇蛆蚕)对"灭蚕蝇"的抵抗力试验发现:(1)"灭蚕蝇"对健康蚕、蝇蛆蚕都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浓度增高,影响增大。(2)"灭蚕蝇"同样浓度施用后,健康蚕的抵抗力要强于蝇蛆蚕,其中50倍"灭蚕蝇"施用后,健康蚕死亡率只有10%~15%,蝇蛆蚕死亡率却高达35%以上。(3)"灭蚕蝇"添食,对家蚕的影响要大于体喷方法。虽然家蚕对"灭蚕蝇"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但在养蚕生产中,"灭蚕蝇"的施用浓度依然不能过高,以免造成家蚕死亡。  相似文献   

7.
高品位生丝品种"芳·绣×白·春"入眠较慢,眠起处理与一般品种"早止桑、迟饷食"不同。入眠处理时,要注意有95%以上的眠蚕或在三、四龄入眠时有个别起蚕时方可止桑,保证青蚕和将眠蚕饱食就眠。有95%以上起蚕可饷食,防止起蚕乱爬,消耗体力使蚕体虚弱。注意提青分批处理,确保及时就眠。  相似文献   

8.
真菌病(僵病)是蚕业生产常见的病害之一.近20多年来,广大农村养蚕防病一直推广使用"防病1号"、"蚕座净"等蚕体蚕座常规消毒药剂,对减轻蚕病损失、提高蚕茧产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防病1号"、"蚕座净"是以甲醛为主要消毒成分的蚕药,对人的眼睛、鼻咽具有强烈的刺激,消毒人员会产生流泪、咳嗽、流鼻涕、咽喉肿痛等症状,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开展中草药蚕体蚕座消毒剂的研究试验,对于应用绿色环保蚕药,提高蚕病防治效果,保护蚕业生产和人们居住生活环境,保护蚕农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2年以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和2004年春期南浔区2户蚕农试用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经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局[2004]38号文件批复同意,我们于中秋期组织了南浔、吴兴区和德清县开展了临床中试试验,共计有34户农民参加.经过3县区蚕桑站和有关乡镇蚕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中试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7,44(3):72-73
(接2007年第2期科普版)四、小蚕的饲养俗语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可见养好小蚕的重要性。小蚕是整个蚕期的基础,饲养管理好小蚕,小蚕生长发育良好,蚕体健康,大蚕期才不易得病或少发病,这是蚕茧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蚕业》2010,31(2)
蜀·黄×川·白(川蚕2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采用杂交育种方式,导人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蛾体健康活泼的现行蚕品种的优良血缘,经过多代的改良和提高而育成的限性茧色蚕品种,其健康性、产茧量、繁殖力都达到了现行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潘士祥 《北方蚕业》2001,22(3):45-45
在养蚕生产中,同批蚕往往发育不齐,出现弱小蚕,影响了蚕茧产量. 弱小蚕发生的原因: 1、收蚁结束时未撤掉蚕卵纸,致使未孵化的蚁蚕在后期陆续出壳后成为"小蚕”. 2、饲育温度偏低.特别是小蚕期温度低于25℃时,易造成蚕体瘦小不齐.  相似文献   

12.
"消特灵"近几年在蚕桑生产中应用量越来越大,生产实践证明该药使用方便、杀菌效果好,用于蚕室、蚕具、蚕体、桑叶叶面消毒可靠安全,深受蚕业界人士欢迎.消特灵主剂一般呈颗粒状,配药时是否研磨以及研磨细度对有效成分释放有无影响?笔者作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3.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6,43(4):68-68
请看以下附表:附表健康蚕与病态蚕对照预测方法健康蚕病态蚕看蚕体发育同批蚕发育大小整齐发育明显不齐,小蚕无光泽,体皮松软/、看蚕.看蚕体色青白有光色发黄色,无光泽,甚至有病斑看体态蚕体均匀,尾角竖起蚕体肿胀,或胸部透明发黄,尾部缩小,尾角下垂看动态用口吹蚕体,  相似文献   

14.
夺取蚕茧稳产高产的关键是确保无病、蚕健康.蚕病是夏秋蚕生产的大敌,严重地威胁着蚕作的安全,必须针对夏秋蚕病情严重的特点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夏秋蚕比春蚕发病多的原因:一是连续养蚕病毒病菌多;二是病源新鲜毒力强;三是高温多湿环境易造成蚕体虚弱;四是夏秋季节桑病虫害严重造成蚕病相互传染.但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只要严格彻底消毒,就能彻底防治蚕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目前养蚕牛产中"灭蚕蝇"使用存在的问题,在2010年晚秋蚕期蚕蛆蝇蝇口密度猛增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增加"灭蚕蝇"的使用剂量,并采取体喷与添食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控制了蝇蛆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6.
"病毒治"对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为常见危害又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在我国往往造成大面积暴发,直接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及蚕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病毒病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浓核病.养蚕生产上防治病毒病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蚕室蚕具及环境的消毒、蚕体蚕座消毒、淘汰病蚕、饲养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用添食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也很多,但迄今为止尚未研制出十分有效的防病毒病药物.鉴此,山东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和山东宁阳蚕用化工厂共同合作,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蚕药"病毒治".笔者对其防治及治疗效果做了实验室试验及生产上的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瑶蚕的品种性状特点,促进家蚕资源的保存利用,通过试验设计调查保存的"瑶蚕"品系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瑶蚕"品系为中国系统,一化三眠蚕,卵短椭圆形,大卵,灰绿色或灰紫色,卵壳淡黄色或白色,单蛾产卵量少。蚁蚕灰黑色或黑色,壮蚕分为姬蚕(素斑)和黑色(普斑),食桑较快,龄期经过短。茧无固定形状,全茧量和茧层率低,茧色金黄,无缩皱,不能缫丝,仅能生产平板丝。蛹体褐色,有裸蛹。蛾体白色,无飞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家蚕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农科5号"在湖州农村经过2017年秋期与2018年春期试验饲养,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发育整齐、食桑旺盛、蚕体强健、特别是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较强、蚕体与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成绩特别是净度好,适宜在湖州地区饲养。但要注意适时上蔟及相对降低上蔟密度。  相似文献   

19.
《江苏蚕业》2016,(2):34-36
根据"十三五"我国重点蚕区对蚕品种的市场需求调研、"十二五"我国家蚕品种选育及研发趋势的进展、"十三五"江苏省蚕种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提出苏豪蚕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建立蚕种联盟体,解决困扰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推广瓶颈,振兴我国蚕种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蚕体消毒通常只在起蚕时进行,但病原在起蚕以外的任何时期都有侵染蚕体的可能,为此,我们根据防病1号中多聚甲醛有缓慢发散甲醛气的特点,设计了药粉垫底、使蚕经常处在无害于生理的甲醛气包围的小环境中生活的方法,经用白僵菌孢子和中肠型脓病毒人为污染蚕座、蚕体和桑叶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