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鲤鲫移核鱼与散鳞镜鲤杂交优势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试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 F_2?(以下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以下简称镜鲤),经杂交获 F_1(以下简称颖鲤)。当年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 47%,群体增重平均快 109%;二冬龄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平均快75.11%。颖鲤含肉率为74.58%,移核鱼和镜鲤为61.7%与72.21%。颖鲤和父母本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5%,17.37%和16.95%。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2.
着重研究了颖鲤的生长特性及其经济效益.当年颖鲤个体增重比双亲快47%,群体增重快109%;二龄鱼个体增重比双亲快60.1%,群体增重快75.11%.  相似文献   

3.
黑龙滩水库网箱养草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m^2网箱3个,每平方米放养平均体重39.7g的草鱼种155尾,投喂配合饲料,当年总产成鱼1257kg,每平方米净产量161.5kg。出箱平均个体重1138.5g,在率95.08%,群体增重26.3倍,个体平均增重27.7倍,饲料系数2.16。本文还对高产技术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湘鲫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的杂交一代鱼。具有抗病、耐低氧、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当年夏花养成成鱼,个体重可达0.3-0.5kg。当年春片鱼种养成成鱼,体重可达0.5-1kg。3龄以上的最大个体可达2.5kg。湘鲫体态丰腴优美,含肉率高,且肉质鲜甜细嫩,商品规格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口28m2的网箱,可放养2800-5600尾,年产成鱼1-1.5t,产值达1-2万元,除出网具、鱼种、饲料等开支,可取得30%-50%的经济效益,且生产集中,操作方便,易于推广。1网箱制作网箱的网衣是用聚乙烯编制的。网箱规格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在稻田生态条件下,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本地江鲤♀,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22%,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北方沿海养梭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海水越冬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大多数是当年养当年收,以致难于养殖2,3令鱼。当年鱼种个别最大的每尾仅100~150克,一般只有25克左右,个体小,经济价值低。经过越冬后饲养,在摄食天然饵料的条件下,最大每尾可达500克,一般也有250克左右,增重10多倍,其经济价值显著提高。据我省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鲤一年培育出大规格鱼种,二年养成商品鱼,28平方米的一只箱,毛产1747.5公斤,净产1697.5公斤,鱼种规格平均86.6克/尾,70%个体达100克,成活率78%。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丰鲤在稻田生态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生产效果。结果表明,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8×本地江鲤早,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87%;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9.
蟹苗(大眼幼体)在池塘培育条件下,8.06公顷水面产幼蟹3162公斤,幼蟹群体增重123倍,亩产26.15公斤,回捕率6.6%,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为50克,最小个体仅0.01克,其中0.5—2.5克个体约占10%,2.5—10克个体约占50%,10—30克个体约占30%,30克以上个体约占10%。  相似文献   

10.
苏氏mang鲶又称mang鲶。肉质好,味鲜、细嫩。体形大,生长速度快,隔年鱼种,每尾平均体重1.5公斤,第三年可达2.5~3公斤,第四年3~4公斤,据泰国资料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饲料来源广,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养殖产量高,环境适应力强,适合多种养殖方式,肥水塘、湖泊、江河水库均可。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相似文献   

12.
假睛东方鲀越冬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尾重93g的当年假睛东方鱼种,在室内以1m3水体16尾、17尾、18尾、20尾的密度进行越冬,在每天换水1/2、每隔2h充气30min、水温保持12~13℃的情况下,饵料为冷冻鲜杂鱼,经过172天越冬期,增重率为26%,平均成活率为91.1%。  相似文献   

13.
月鳢鱼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2种规格月鳢鱼种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月鳢的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体重3~4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31773 mg/g·h,窒息点为0.441 mg/L;7~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0.17943 mg/g·h,窒息点0.700 mg/L.  相似文献   

14.
盐酸半胱胺对罗非鱼鱼种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葵 《淡水渔业》2005,35(1):7-9
在日粮中添加盐酸半胱胺短期 (2 9d)饲养罗非鱼鱼种 ,以群体增重率为主要指标 ,考察了CS对奥尼罗非鱼鱼种的促生长作用。基础饲料为黑仔鳗饲料 (70 % ) +次粉 (30 % )。含盐酸半胱胺 6 0 %左右的CT2 0 0 0的添加量梯度为 10 0、 2 0 0、 4 0 0、 6 0 0mg/kg。方差分析表明 ,以单箱总增重率作指标 ,CT2 0 0 0对奥尼罗非鱼鱼种的群体增重有显著 (P <0 0 5 )的促进作用。在本试验设计的CT2 0 0 0添加量范围内 ,随着添加量的提高其促生长的作用也增强 ,但最适添加量尚需进一步试验确定。试验还进行了抽样测平均尾重增长率 ,但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提示在考察鱼种阶段群体增重指标时受抽样操作等因素影响 ,用抽样数据不可靠。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东南亚,是世界上淡水养殖虾类中的优良品种,具有杂食性、生长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等特点。宜兴市丰义乡第三渔场从1988年开始试养,从广西引进了3万尾罗氏沼虾苗放养于鱼种池进行混养,当年亩产成虾82.6公斤,1989年放养5万尾虾苗,亩产增加到86.1公斤,全年饲养期146天,产出成虾平均体重20.5克,最大个体62.5克,成活率为42.6%。  相似文献   

16.
平均尾重93g的当年假睛东方Tun鱼种,在室内以1m^3水体16尾、17尾、18尾、20发愤的密度进行越冬,在第天换水1/2、每隔2h充气30min、水温保持12~13℃的情况下,饵料为冷冻鲜杂鱼,经过172天越冬期,增重率为26%,平均成活率为91.1%。  相似文献   

17.
湘云鲫(白鲫♀×四倍体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桂华 《淡水渔业》1999,29(9):12-13
研究了湘云鲫的生长特性及应用效益。当年和二龄的湘云鲫比双亲个体增重分别快1511—1963% ,1154—2535% ;当年湘云鲫个体增重比异育银鲫快 883—929% ,比彭泽鲫快1466—1584% ,比高背鲫快1978—2176% 。  相似文献   

18.
苏氏(鱼芒)鲶又称(鱼芒)鲶。肉质好,味鲜、细嫩。体形大,生长速度快,隔年鱼种,每尾平均体重1.5公斤,第三年可达2.5~3公斤,第四年3~4公斤,据泰国资料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饲料来源广,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养殖产量高,环境适应力强,适合多种养殖方式,肥水塘、湖泊、江河水库均可。是一种优良经济性的淡水鲶类之一。华南师  相似文献   

19.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1,18(4):26-27
1 湘云鲫 是由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g,鱼种经1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kg,比普通鲫鱼生长速度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却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kg,增加纯利润1500元以上。湘云鲫可池塘主养、混养,也可进…  相似文献   

20.
我场生产的奥尼鱼雄性率为85%~90%,当年3~3.i。m的奥尼鱼种经过180天白饲养,其平均规格达到450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池过准备面积以3~5亩为宜,池民平坦,蓄水深度保持1.sin。在养鱼种前10天,亩按60~’0公斤生石灰用量全池泼洒青塘,以调节底记及杀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