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绿化》2011,(1):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和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重大举措。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深化“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地林木承包经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通过均股、均利等其他方式落实产权。  相似文献   

4.
<正>宁陕县2008年率先在11个试点县中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306万亩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均股、均利等方式落实产权到农户,随着林权配套改革地稳步推进,该县广大林农依托山林发展产业和创业的积极性空前  相似文献   

5.
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与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和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化与生活》2009,(5):21-23
(接上期)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明晰产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农民的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7.
汪平  袁建新  冯雷 《中国林业》2013,(23):54-54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幅员2669.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52公顷,森林面积63.08公顷,森林覆盖率32.7%。2005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后.都昌县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睫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至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了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安徽林业》2008,(3):1
4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认为,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和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月红 《中国林业》2009,(22):43-43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树木所有权落实承包到农户,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平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年,翁牛特旗实施四项措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注重工作方法。一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牧户;二是对已经划定的自留山和分包到户的责任山,要稳定不变;三是对现在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和林木,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等形式,按人口将权益明晰到户。  相似文献   

11.
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地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分离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集体与林农签订林地承包合同,集体在保留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赋予林农林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2.
林业工作站、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两站”)在基层林业建设中发挥着全职作用,是林业建设的“基石”,加强基层“两站”建设、强化“两站”职能作用,是顺利推进林业行业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林业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牧民对林木拥有了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广大林农在履行林地承包生产经营责任的同时,发展林地多种经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林业政策、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在8月25日于江西井冈山举行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根据这一目标,到“十一五”末,我国的25亿亩集体林地基本上都将明确经营主体,实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入推动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而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要求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权有关问题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我国林权立法的历程,对林权含义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林地使用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定义林权时,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与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并列,作为林权内容是适宜的;提出了“林权属于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属于自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与林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唐晋文 《中国林业》2010,(12):35-35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增收和返乡就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业》2009,(4):20-22
集体林地、林木是我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对于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我区实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当前的重点是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永川区自2014年底以来,在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探索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建立林权流转的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一是探索非林地林木确权。为解决非林地造林林木权属问题,永川区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方式,为非林地上林木办理"林木证明"。目前,已累计办理"林木证明" 10宗,办证面积7810.5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09,(3):11-1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20条强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9.
3、如何明晰林业产权?答:明晰产权,就是集体林权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或者其他经营主体。其具体方法是: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继续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由农户长期无  相似文献   

20.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钟山县通过林改落实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经营权,为农民增加了新“财”源。日前,笔者到该县的同古镇四合村鸭母塘屯,通过走家串户采访,破解了该县“和谐林改、兴林富民”的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