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冬枣、雪枣、鸡蛋枣、灰枣、梨枣等5个枣树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量和花粉萌芽率。结果表明:枣树不同品种间花粉量和萌芽率存在差异,冬枣、雪枣、鸡蛋枣、灰枣、梨枣等5个品种的单花药花粉量分别为1 775、789、1 072、953、864粒。花粉量多的枣树品种,其萌芽率不一定最高;在最佳培养基中,雪枣的花粉萌芽率高达33.6%,冬枣的为27.2%,而鸡蛋枣的仅为20.4%。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花粉萌芽率影响显著。适宜花粉萌芽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5%;硼酸能够促进花粉萌芽,但是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花粉萌芽,硼酸浓度为0.05 g/L时花粉萌芽率最高。枣树花粉萌芽的最佳培养基是0.05g/L硼酸+10%蔗糖+1%琼脂。  相似文献   

2.
不同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TTC染色法和培养基法测定了香玲、上宋、中林1号、岱香4个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结果表明,核桃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岱香和上宋花粉生活力极显著高于香玲,显著高于中林1号;各品种花粉发芽率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以岱香最高,其次是上宋和中林1号,香玲最低;4个品种均以在低糖、高硼酸培养基中即“5%蔗糖 0.5%硼酸”上花粉发芽率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上的发芽率;在“10%蔗糖 0.5%硼酸”和“15%蔗糖 0.5%硼酸”培养基上花粉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对油橄榄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准确而可靠的油橄榄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以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及PEG对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促使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萌发的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50 g/L、硼酸浓度为200 mg/L、钙离子浓度为40 mg/L、PEG-4000浓度为100 g/L;在此培养基中室温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可达最大值(64.51%)。  相似文献   

4.
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与萌发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各种浓度蔗糖、蔗糖 硼酸培养基于系列温度下开展西南桦花粉萌发对比试验,研究了蔗糖、硼酸浓度对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南桦花粉萌发培养基的适宜组分和适宜培养温度,并应用4个单株的花粉对其萌发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西南桦花粉萌发;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5%蔗糖 200 mg·kg-1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培养3 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 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条件及培养基成分,以2年生牛角瓜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溶液对牛角瓜花粉块壁解离效果的影响情况;还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组分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以10%的Na OH溶液将牛角瓜花粉块处理10 min的解离效果最好;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在此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后其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最好;蔗糖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大,硼酸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小;牛角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20%蔗糖+0.1%硼酸+5 mg/L氯化钙+15 mg/L 6-BA,在此培养基上并在3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其花粉萌发率达到94.77%,花粉管长度为11.07 mm。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湖南蓝莓引种区不同品种的花器形体特征及花粉生活力,从而为南方地区蓝莓引种栽培和授粉树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联苯胺染色法和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等6个蓝莓品种的花粉特性、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1蓝莓花粉量在各品种间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数依次为162、250、178、166、141、170粒/花药,其中‘布里吉塔’的花粉数量最多,‘夏普蓝’次之,‘粉蓝’最少;2蓝莓花粉生活力在各品种中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生活力依次为30.87%、26.79%、31.34%、23.83%,18.80%、24.83%,其中‘夏普蓝’的花粉活力最大,‘莱格西’次之,‘粉蓝’最小;3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尽相同,‘莱格西’、‘布里吉塔’、‘密斯梯’在蔗糖浓度为10%时其花粉萌发率均最高,依次为25.60%、9.10%、27.20%;当蔗糖浓度为15%时,‘夏普蓝’、‘粉蓝’、‘梯芙蓝’3个蓝莓品种的萌发率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26.20%、21.20%、61.40%;4 6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硼酸浓度为300μg·L-1,而其他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最佳硼酸浓度均为200μg·L-1;5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研究结果表明:6个蓝莓品种中,‘莱格西’和‘夏普蓝’均较适合用作授粉植株,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调控枣花芽分化,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鸡蛋枣、以色列1号枣、以色列3号枣、引-10枣、中秋酥脆枣5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法、电镜扫描、琼脂培养法对其进行花粉量、花粉形态、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个枣品种单药花粉量为311~1 115,其中以色列3号枣的花粉量最少,中秋酥脆枣的花粉量最多;(2)5个枣品种的花粉形态为长椭圆形或细长椭圆形,具3条狭长萌发沟,极端不汇合,表面为网状雕纹;(3)不同品种花粉萌发对培养基中硼酸及蔗糖浓度具有选择性,以色列1号枣、引-10枣、鸡蛋枣的最适硼酸质量浓度为10.0 mg/L,以色列3号枣、中秋酥脆枣的最适硼酸质量浓度分别为30.0、50.0 mg/L。引-10枣、鸡蛋枣的最适蔗糖质量分数分别为20%、15%,以色列3号枣、中秋酥脆枣的最适蔗糖质量分数为10%。以色列1号枣在各种培养条件下,平均萌发率为2.04%,属于雄性高度不育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北京杨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杨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固体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不含硼酸时,最适宜萌发的蔗糖质量浓度为10%,萌发率93.5%;当达到20%时,抑制花粉萌发,萌发率仅为55.6%。在培养基不含蔗糖时,最适宜萌发的硼酸质量浓度为0.01%,随着质量浓度升高,萌发率呈下降状态。在蔗糖和硼酸的双重作用下,最适宜萌发的质量浓度为10%蔗糖+0.01%硼酸,萌发率高达98.6%,花粉管生长快、健壮。新鲜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培养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9.
采用4种不同染色方法及培养基萌发法对5种花色的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染色法不适用于三色堇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而过氧化物酶沉淀法与培养基萌发法是测定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较好的方法;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三色堇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1.5mg/L蔗糖和硼酸对三色堇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花粉的生活力与贮藏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  相似文献   

11.
蓝眼菊是近年来的新兴花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用TTC法、中性红法和I2-KI法测定了蓝眼菊花粉生活力,并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时间下其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2-KI简单有效,比较适合用于蓝眼菊花粉生活力测定;在-196℃、-20℃和4℃三个贮藏条件下,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保存时间越长;在低温、超低温贮藏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冷刺激现象,即在特定时期贮藏花粉活力会升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对杉木花粉和花粉管内微管骨架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杉木花粉在萌发初期的花粉中存在浓密的微管网络,主要呈现横向或斜向分布;花粉萌发后,微管开始从花粉粒延伸入花粉管中,花粉粒和花粉管基部微管排列呈现横向、斜向或螺旋状排列;在杉木花粉管中部微管骨架则主要呈现与花粉管伸长相平行的网络状分布,在部分伸长初期的花粉管中微管会延伸到花粉管顶端.在多数花粉及花粉管中微管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质.在花粉管顶端微管分布有3种形式:1)在花粉管亚顶端有垂直于花粉管伸长方向排列的微管;2)花粉管中微管呈螺旋状分布并延伸到顶端;3)微管在花粉管顶端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14.
"丽椪2号"无核椪柑花粉育性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丽椪2号”无核椪柑品种的花粉发芽率、花粉生活力、花粉量测定和花粉粒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试验,以普通有核椪柑为对照,研究了其花粉育性。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育性属于低育型,但花粉的低育性并不是导致其无核的关键因素,可能还因其胚囊败育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TTC法和I-KI法以及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散粉期胡桃楸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胡桃楸花粉不适合用TTC法和I-KI法进行测定,而离体萌发法为最佳检测方法。以胡桃楸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胡桃楸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在散粉周期中,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  相似文献   

16.
7种油茶花粉数量及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茶梨、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7种油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2 498、3 503.7、9 441.3、3 331.3、8 397.7、3 985.7、3 141.3粒,普通油茶、红皮糙果茶、博白大果和茶梨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10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59.4%、56.3%、92.7%、95.3%;越南油茶、大花红山茶和攸县油茶的花粉在10 g·L-1琼脂+0.1 g·L-1硼酸+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9.6%、62.1%、72.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体培养结合荧光定位技术对油松花粉管生长特征和微丝骨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离体萌发过程,除大量呈单一花粉管形态外,还存在异形花粉管,如具2条花粉管及分枝花粉管等;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60 h后萌发率趋于稳定(91%以上),培养96 h后花粉管长度逐渐趋于稳定(173 μm以上);异形花粉管发生频率与花粉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 =0.786 7,P=0.004 1),花粉管分枝发生于管伸长至89.73(±3.44)μm处;在不同形态的花粉管中均有微丝骨架正常分布,并且推动花粉管细胞核和造粉体向花粉管顶端移动;在花粉管的透明区,微丝束呈现平行于花粉管的浓密网状结构,当花粉管生长较长时,微丝束有变得稀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给油橄榄花而不实、坐果率低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以‘城固’‘鄂植’‘莱星’‘皮削利’‘中山’‘佛奥’这6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花粉特性及花粉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花粉均为长圆形,其纵横径均在150~260μm之间,‘城固’的纵径最小,‘佛奥’的横径最小;‘鄂植’‘莱星’‘中山’‘佛奥’的花粉量均在110 000个/单花左右,‘城固’与‘皮削利’的花粉量均在80 000个/单花左右;6个品种的花粉畸形率均在5%~15%之间,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莱星’‘皮削利’‘鄂植’‘佛奥’的花粉生活力均在85%以上,‘莱星’‘鄂植’‘佛奥’‘中山’4个品种在采后24 h内的花粉生活力均大于60%;6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在20%~50%之间。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马尾松花粉采集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马尾松花粉采集技术要点,包括基本工序、采集时间与方法、闷发后成熟松花穗的晾晒、花粉筛选及干燥处理等各个环节。并就马尾松科学采集管理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规范马尾松花粉采集操作技术。有利于该技术和成果的更好推广与应用,推动马尾松花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6年生薄壳山核桃1号(马汉)、3号(肖肖尼)、5号(金华)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分别测定了不同采集时期、不同散粉处理方式、不同贮存条件以及低温保存花粉不同解冻方法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在散粉盛期以晒干方式采集的花粉活力最高,而在各种贮存条件中,-80℃低温储存效果最好,不同解冻方式对花粉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