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宋雅坤,张德顺(辽宁省植保站l10036)(锦州市植保站)辽宁省70年代中后期高粱丝黑穗病曾大发生,经过防治,80年代初发病率压低在1%~3%。1994年全省高粱丝黑穗病又大发生,辽宁西部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朝阳、锦...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近年发生严重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fhecareiliana(KühnClint)]是河北省承德市玉米的常见病害,1984年开始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使该病得到控制。2000年以来,随着大量种植感病品种和大面积多年连作,玉米丝黑穗病又迅速回升并有明显加重趋势。为了探明发病严重原因,寻找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笔者在原来工作基础上,于2004年以丰宁县为重点进行了调查分析。1丰宁县发病情况调查2004年玉米丝黑穗病在承德市大面积严重发生,全市当年种植玉米13万hm2,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面积近3万hm2。其中,丰宁县2004年种植玉米2郾2万hm2,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丝黑穗病严…  相似文献   

3.
齐丽英 《植物保护》1995,21(5):40-40
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1994年阜新县高粱黑穗病严重发生,全县高粱播种面积5.58万hm2,该病发生面积达4.99万hm2,占高粱播种面积89%。发病率在30%~50%的为4800hm2,占高粱总播种面积8.6%;发病率在50%以上的为366.7h...  相似文献   

4.
高粱、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旱粮作物,而丝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的重要病害,众所周知,轮作是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粱、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属同一个种,因此,二者能否相互侵染,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两种作物能否轮种,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据1927年.1940年.E 研究结果,认为高粱、玉米上的丝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新选育和引进的糯高粱种质资源对川南高粱丝黑穗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抗性,利用4个高粱鉴别寄主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自川南泸州、宜宾、自贡3市高粱上采集的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于2014—2018年对新选育和引进的55份不育系、88份恢复系和20份常规品种糯高粱种植资源进行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川南3市采集的高粱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均为1号生理小种。不育系糯高粱种植资源对丝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抗性较强,对丝黑穗病免疫材料有45份,87.3%不育系糯高粱种植资源为抗性材料。恢复系糯高粱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菌1号小种的能力弱于不育系,对丝黑穗病表现为免疫、高抗、抗病、中抗的种质资源分别为32、1、2和5份,抗病恢复系糯高粱种质资源占恢复系糯高粱种质资源总数的45.5%。糯高粱种质资源常规品种对丝黑穗病菌1号小种的抗性最差,抗病糯高粱种质资源常规品种占常规品种总数的45.0%,其中对丝黑穗病免疫的糯高粱种质资源常规品种仅有1份,为国窖红3号;对丝黑穗病高抗和抗病的糯高粱种质资源常规品种无,主要表现为中抗,应加强川南地区糯高粱常规品种的丝黑穗病抗性改良。鉴定的对丝黑穗病免疫的糯高粱不育系、恢复系和常规品种可作为川南高粱丝黑穗病病区主栽品种或抗丝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我省每年种植小麦2000~3000万亩。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小麦腥、散黑穗病回升较快,发病率一般在6~20%,个别地方发病率高达30%以上,据初步统计,每年约减产小麦1.5~3亿公斤,影响小麦质量,降低农民收入.一、发生动态据我省1949~1959年统计资料分析,当时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而小麦腥、散黑穗病每年发生面积700~1000万亩,其中,腥黑穗发病率5~20%,严重的达30%以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地区早玉米生产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玉米产量.如1974年上半年全地区发病面积达5.9万亩,占玉米病虫发生总面积的15.5%,损失粮食28.4万公斤,占玉米病虫害总损失量的29.1%,占玉米病害总损失的82.4%.根据尿素溶液对玉米丝黑穗病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报道,1984—1986年我们在自治区植保总站、地区科委、地区植保站的支持下,作了用尿素作种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试验.并在小区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扩至大田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植物保护》1966,4(2):62-63
山东利津县位于黄河尾闾西侧,地势低洼,适宜种植高粱。近年来,由于高粱黑穗病的大肆流行,对产量影响很大。1963年,全县共种植高粱19.7万亩,发病面积达18.5万亩。发病株率一般达20—30%,高者竟达57%以上。收获脱粒时,种子被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近几年在郧西县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该病的发病率等于损失率,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引起重视,该病是可控病害,除农业防治和推广抗病品种外,对感丝黑穗病玉米品种进入市场前,应用防治丝黑穗病药剂包衣从而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玉米丝黑穗病在城口县大面积发生。据当地7月下旬的调查资料,全县平均黑穗株率约为3%。其中,个别乡超过30%。估计全县198年累计发生面积4~6万亩,玉米产量损失150~2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200万元。一、造成玉米丝黑穗病19...  相似文献   

11.
戴树涛 《植物保护》1984,10(3):38-38
高粱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县粮播面积的11.6%、粮食总产的15%、1976年以来,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现已成为高粱增产的主要障碍。1982年发病率平均达23%,严重田发病达50%。 1983年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全县有6个公社25000多户使用25%粉锈宁0.3%拌  相似文献   

12.
山西高平高粱丝黑穗病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粱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 Langdon et Full]是世界高粱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高粱丝黑穗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1~3]。据报道,美国高粱丝黑穗病菌有4个生理小种,其主要鉴别寄主为Tx7078、SA281、Tx414和TAM2571;墨西哥有3个丝黑穗病菌小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东北玉米丝黑穗病暴发原因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东北玉米产区普遍严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造成玉米生产的巨大损失,导致农民减收,由此引发了多起农民集体上访事件。为深入了解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病害暴发原因、掌握玉米品种的真实抗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下,笔者等对东北3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情况进行实地田间调查,并走访农户,与种子管理部门、种子生产和经销公司、玉米育种家、农药生产公司广泛座谈,从多方位分析了2002年东北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基本原因。12002年东北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4.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4):55-55
1987年邯郸地区小麦黑穗病发生73.43万亩,其中腥黑穗病发生5500亩;邢台地区发生47.70万亩,其中秆黑粉占2.35万亩,个别地块损失严重。沙河市孔庄乡南沟村5500亩小麦全部发病,病株率在10%以  相似文献   

15.
高粱丝黑穗病和玉米黑穗病是两种土传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的侵染时间目前认为仅有10余天,用萎锈灵、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时间可长达50余天,因此用一般杀菌剂防治只有20—50%的效果,由于温度、湿度对致病力的影响,使之防治效果低而不稳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比较普遍。一般病株率2%~8%,严重地块病株率可达30%以上,对玉米生产影响极大。在丝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上,应首选安全高效的理想药剂,规范农药用量及方法,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不断加重.1988年全区发病面积17.07万亩,平均病穗率1.28%;1989年发病面积增加到57.66万亩,平均病穗率为2.96%,严重田块达17%,每亩损失小麦10公斤左右,全区约损失小麦500多万公斤。为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从1989年秋播前开始,全面推行《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方案》,到1992年夏收前,3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18.
合浦县1990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达109万亩(次),占种植面积的99.6%.其中早稻占40.3万亩(次),晚稻发生68.7万亩(次).发生特点是早、晚造相继大发生为害,发生面积广,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是历史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竹山县南部高山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日,笔者赴海拔1300m的顺水坪村调查时发现,该村玉米丝黑穗病目前发病地块己高达100%,平均发病株率在30%左右,损失玉米产量3成以上,农户普遍对此表示极为忧虑.据调查,玉米丝黑穗病在高山迅速扩展,其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单一且严重退化,抗病能力下降;二是病株残体随意丢失、堆放,大量施用未腐熟厩肥,人为地加快了该病的扩散与传播;三是高山玉米播期普遍提早,遇低温高湿利于该病的侵染与发生;四是高山科技、信息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  相似文献   

20.
张守辉 《植物保护》1987,13(1):44-44
禾谷类作物约占我区粮豆作物种植面积的89.9%,该类作物的丰欠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禾谷类作物黑穗病每年都能造成很大损失。 1981年恢复对禾谷类作物实行种子消毒,处理面积为457万余亩,占播种面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