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不同环境条件对特种稻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用5个特种稻品种分期播种,分析气候因子对其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率,单株产量,每穗粒数等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地爱到播期影响;多数特种稻品种作晚稻种植可提高产量,改善外观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克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11-311
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品种和剂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药剂剂量下,乙草胺、豆磺隆、普施特、虎威和拿捕净5种除草剂对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和黑农45 四个高油大豆品种的株高、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高油大豆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普施特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地高于其它药剂的影响;倍量药剂剂量下,上述5种除草剂对4个高油大豆品种的油分含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株高、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且品种和药剂的互作在产量性状上也达极显著水平。倍量施用普施特对高油  相似文献   

3.
色素万寿菊杂交育种后代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3种雄性半不育的植株高大、产花量较高的万寿菊为母本,2种色素含量较高、植株较矮、产花量较少的色素万寿菊为父本进行6种组合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种子苗期生物性状、盛花期植物学性状、鲜花产量与色素含量比较,筛选出适宜万寿菊色素生产的杂交组合,F1种子经3年品种试验,其鲜花产量达73233kg/hm^2,叶黄素含量2.46g/kg。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的几个生理参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5年3年田间试验(中高肥水平,包括33个冬小麦品种)研究了粒秆比(G/LC)、氮粒杆比(NG/NLC)、茎叶重(WLC)和茎叶氮(NLC)四个性状对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通过方差、相关和逐步回归等分析说明四个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四个性状均与产量和蛋白质产量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G/LC 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色素辣椒优质高产问题,以色素辣椒品种040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多重分析法研究密度(A1:82 500株?hm-2,A2:67 500株?hm-2,A3:52 500 株?hm-2)和行距(70 cm+50 cm、60 cm+60 cm、80 cm+40 cm)互作对色素辣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相同行距处理下,色素辣椒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递增(A1>A2>A3);同一密度、不同行距处理下,均以行距80+40的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最高,其次为行距70+50,并且A1高密度下3种行距配置差异显著;随密度的增加,果长、果肩径、单果重、单株果重以及商品果数等产量性状均逐渐减小,但是除单株果重,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商品果数(0.8357*)、单果重(0.8196*)和果肩径(0.7681)与果实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而株高(-0.8394*)与果实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果肩径、单果重以及商品果数是影响果实产量的重要指标,相关系数R= 0.9998;将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5.91%,其反应的信息与色素辣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高密度82 500株?hm-2、行距80+40时为色素辣椒最佳栽培方式,群体增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旨在通过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自主创制的10份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进行分析,以期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萝卜肉质根色素产量的影响。【方法】将杂交组合按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分别种植,于萝卜收获期调查根长、根粗、株高、开展度、叶重、叶长、叶宽、外露长、单根重、肉质根色素含量、肉质根色素产量11个性状。应用 DPS软件进行云南红萝卜色素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偏相关性、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所测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0.09%~10.42%,其中,开展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叶重;根重,色素含量和根粗是影响云南红萝卜杂交组合色素产量的重要经济性状,决定了色素产量变异的99.67%。【结论】在适宜的开展度、叶片大小和外露长的基础上,应注重选择根粗,根长,单根重较大的组合,更易实现云南红萝卜高色素含量育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勇  何中虎  吴振录  张爱民 《作物学报》2007,33(7):1182-1186
灌溉、播期和垄作等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和蛋白品质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将21个中国和CIMMYT硬质春麦品种于2000—2001和2001—2002年度分别种植在CIMMYT的Obregon试验站4种处理环境中。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受品种和处理环境的显著影响,产量和沉降值同时还受品种和处理环境互作效应的显著作用,在进行产量和品质改良时应考虑品种与处理环境间的互作。充分灌溉和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灌溉迟播垄作则有利于提高蛋白含量和沉降值。Rayon F 89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龙麦26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显著高于其他光敏感品种。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利于提高Rayon F 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平播利于提高Seri M 82等的产量和Attila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迟播垄作利于提高龙麦26等的产量和Super Seri#1等的沉降值,减少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则利于提高Rayong F 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8.
广东甜玉米不同品种耐旱性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塑料大棚遮挡自然降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8个甜玉米品种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迟,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对各甜玉米品种上述性状的影响较小,中度干旱对其影响比较大,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部分品种受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以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产量及产量的耐旱系数为主并结合营养器官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较为可行。粤甜13号和正甜38号耐旱性相对较好,在生产中可作为耐旱节水型的品种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特种稻引种试验报告郭嘉诚(四川宜宾地区农科所,宜宾市644000)1992~1993年,在本所试验田内,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特种稻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设置3~5次重复,按高产栽培技术管理。现对主要特种稻进行简评,以供有关生产、育种单位参考,欢迎引种。(...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长、发育、色素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田间条件下,模拟20%平流层臭氧层的减薄,研究了增强紫外线-B辐射(280~320nm)(UV-B)对10个大豆品种生长、发育、色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强的UV-B辐射使一些大豆品种的物候期发生改变。(2)明显降低多数品种光合作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所有品种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3)大豆品种的株高、根茎叶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45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较大,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较小;相关与偏相关均反映了产量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建立单株皮棉产量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从通径和决策系数分析结果可看出,单株皮棉产量的影响因子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铃、单铃重、衣分;而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不显著。45个陆地棉品种(系)可以分为5类,其中第2类产量、品质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马铃薯农艺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对25个马铃薯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达6.62%~50.38%,且主茎数(0.506 8)、单株产量(0.738 2)与块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数(0.454 5)、生育期(0.474 3)、淀粉含量(0.429 6)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形(-0.433 9)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株高、生育期、花繁茂性和主茎数是高产品种形态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3.
小麦矮秆育种中性状间关系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7个株高梯度系列的35个系统及5个亲本品种为材料,采用典范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产量因子、产量生理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株高因子通过产量生理性状影响产量因子,一定的生物学产量是获得高产的基础。②矮秆品种的高化对提高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有利,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秆品种矮化能显著提高收获指数,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③在主要性状符合育种目标的前提下,选择倒二节间较长、第一和第二叶间距略长、穗颈和穗部较长的类型可能对提高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引进的农家品种籼型胭脂稻特种资源,与吉林省当地创新的粳型特种稻龙锦1号、红香1号、巨胚清香糯、红糯等杂交,采用系谱选择的方法,选育出创新的适合于北方寒地种植的粳型胭脂稻新种质资源:黏型巨胚胭脂稻、糯型巨胚胭脂稻和普通胭脂稻。结果表明:创新的胭脂稻新种质明显改进了原有农家品种的一些不良性状,具有产量高,不落粒,种皮颜色均匀一致,有香味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特种稻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特种稻做为水稻品种的一个特殊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国内各地水稻研究机构都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有很多特种稻米被开发利用走向市场。特种稻广义来说分为优质稻、糯香稻、有色稻等几个类型,河北省在特种稻的引进研究与开发利用方面已有几年,并育成新品种(系)应用于生产。1引进和发掘河北省现有的传统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中,有很多特种稻类型,经发掘整理出65份,其中优质稻32份,如早期的银坊、水源三百粒、白金、秋光、京越、越富、下北、屉锦及中华8号、中作系列等;糯稻如迁安糯…  相似文献   

16.
江苏特种稻品种资源简评王根来,蒋国龙,蒋荷,汤陵华,吴竞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1991年,笔者在江苏省农科院本部试验田对江苏开发利用的主要特种稻资源进行了种植鉴定,现结合市场利用前景对各品种分别简评,以供有关生产、育种...  相似文献   

17.
陆地棉基因型间竞争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陆地棉色素腺体作为指示性状,采用4个遗传差异较大的品种研究了在基因型竞争条件下陆地棉植株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纯型种植时高产的基因型,在品种混合体中不同基因型竞争下生产力下降,而低产基因型的生产力则有所提高。品种产量越高,由其组成的混合体比预期值减产越多。品种混合体的产量均未超过其组成中的高产品种,多数品种混合体的产量均低于预期值。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均具有明显的竞争效应和趋势,单铃重、衣分无明显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来自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挖掘适宜南疆地区复播的早熟、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2019-2020年以不同生态区的13个主推谷子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产量相关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在78~109d,供试材料中6个品种生育期均≤88d(豫谷18,CK);有7个品种连续2年各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产量稳定,相比CK显著增产。穗重、穗粒重、成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个农艺性状对谷子产量影响依次为穗重>穗粒重>穗数>生育期>株数>穗粗>穗长>株高,说明抗除草剂复播谷子品种的筛选应首先关注穗部性状,其次是生育期与株高。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豫谷32、赤谷K1、冀杂金苗、豫谷31和冀谷41等5个较适宜在南疆地区推广种植的抗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大豆品种品质性状与豆腐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品种(系),对其品质性状和豆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豆腐湿重与湿豆腐体积、豆腐干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2)品种间豆腐产量差异显著;3)豆腐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凝固剂的种类无相关关系,湿豆腐产量受凝固剂的影响极显著;4)豆腐湿重与湿豆腐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豆腐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豆腐体积与豆腐干重呈显著正相关。5)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高豆腐产量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两个有色素腺体品种与两个无色素腺体品种,配成4个杂交组合,每组合包括P_1、P_2、F_1、F_2。在对4个组合各性状进行了世代间的方差分析后,着重研究F_24个部位及4个部位平均的色素腺体密度与19个产量因素及早熟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色素腺体密度与各产量及早熟性性状之间均无密切相关。在进行育种工作时,色素腺体密度可不做为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对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衣分的遗传力较高,单株铃数、单铃重为低到中等,单株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遗传力最低。遗传进度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为:单株籽棉产量、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