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是山西省直林区的主要森林更新树种和造林树种。但是,近年来落叶松鞘蛾危害严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华北落叶松鞘蛾人工合成性诱剂诱引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局应用人工合成的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大量诱杀试验。结果表明:该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雄蛾有较中的引诱作用,60个诱捕在成虫扬飞期共诱到鞘蛾成虫51万头,应用诱捕器后,林地内华北落叶松被害率下降50.1%,虫口密度下降81.2%,可用于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兴安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常猖獗发生,给林木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兴安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预测方法等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鞘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探讨汪丽,崔红(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162650)(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laricella)属鳞翅目、鞘蛾科,是我区重要害虫,幼虫专食落叶松针叶的叶肉。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兴...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负鞘越冬,早春幼虫蛀食针叶为害。该虫具有暴食期短,容易成灾,危害严重等特点。落叶松是凉城县主要人工造林树种,全县共有落叶松林地2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厂汉营乡马头山一带。近几年,落叶松鞘蛾曾不同程度地在该地  相似文献   

6.
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pp.的发生与防治历史,总结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自然周期规律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如施用化学杀虫剂等会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和导致连续再猖獗,提供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科学证据。从落叶松受害后针叶和枝条内与抗虫性相关的几类化学物质变化,与自我补偿,恢复生长的几项因子,指标测定等方面,指出发挥树木对虫害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总结了落叶松鞘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在世界和我国的成功范例与前景。较全面的论述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可行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鞘蛾在乌兰察布市主要分布于丰镇、凉城两地国有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地,幼虫专食落叶松叶肉。大面积发生时,落叶松针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后又变为深黄褐色,从远处看华北落叶松林如火烧一般。近几年,落叶松鞘蛾在乌兰察布市为常发性虫种,连年发生,发生面积占落叶松分布面积的10%,严重影响了树体发育及树木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落叶松鞘蛾种名的订正并对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均以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学名命名东北三省及山西省落叶松上的鞘蛾。笔者经约5年的调查、整理结果,发现在我国北方落叶松分布区系里有3种鞘蛾:(1)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 (新记录)、(2)新疆落叶松鞘蛾C. sibiricella Flkv.(新记录)和(3)华北落叶松鞘蛾C. sinensis Yang。截至今日,从未发现我国东北三省及山西省有C. laricella(Hüb.)的分布区。因此,对过去的误用应予以订正。文中还以检索表形式表示出我国3种鞘蛾同欧洲种的区别。并对日本落叶松鞘蛾C. longisignella (Moriuti)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卢氏县淇河林场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vbner)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在卢氏县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1~1994年,连续从北美输引了落叶松鞘蛾寄生性天敌-小窄径茧蜂,在我国鞘蛾主要发生区释放。本文介绍了该蜂的采集,包装和运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鞘蛾的分布、生活史、发生周期与环境及气候因子关系的详细阐述,掌握了落叶松鞘蛾在抚松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曹立品 《山西林业》2023,(S2):78-79
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的常见虫害,严重威胁着山西地区华北落叶松森林资源的安全。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应综合运用营林、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必须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 laricella 是落叶松林的大害虫,为探讨寄生蜂对它的控制作用。笔者于1973—1985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和吉林省四平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面积约7000亩),对9种鞘蛾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和寄生情况,做了初步观察,介绍如下:一、寄生蜂种类及寄生率常见的鞘蛾寄生蜂种类见表1。二、发生与消长情况春季落叶松林内气温12—19℃时,以鞘蛾金小蜂为首的幼虫期寄生蜂先后羽化,最先出现的是鞘蛾金小蜂和黑青小蜂,它们密度大,活动频繁,寄生率高。5月中、下旬金小蜂与沟姬蜂也相继羽化,密度不大,寄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是落叶松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在吉林省中部、东部落叶松人工林中大发生,虫口密度很大,4月下旬落叶松针叶萌动时开始为害,至5月上旬往往把针叶吃光。为了搞清落叶松鞘蛾为害对落叶松立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关帝山林区的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落叶松鞘蛾不仅是通化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也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害虫,论述了落叶松鞘蛾的生理、生物特性及生存环境,着重探讨了4种防治方法,包括营林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共调查、收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的寄生蜂16种,其中有7种是国内在兴安落叶松鞘蛾上首次发现的天敌种类。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优势种天敌,和不同生境中天敌种群的组成及作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天敌资源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对兴安落叶松鞘蛾进行系统观察后,发现在鞘蛾越冬场所、取食行为、环境选择、换梢方式、幼虫体与鞘、成虫趋光性、产卵量和制约种群变化的生物因子等问题与前人观察结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鞘蛾是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常见的虫害之一。介绍了虫情调查方法,并从营林、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了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方法,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churica Flxovish)是落叶松主要潜叶害虫,近十年来在我省落叶松人工林内相继发生,猖獗为害,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由于该虫幼虫期生活隐蔽,大发生周期短,防治难度较大。1982年以来,作者在辽源市林业局与森防站协作下,在白泉镇炕家沟一带落叶松人工林内,对落叶松鞘蛾的分布和为害、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