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间调查表明,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省后,在德宏州4县市冬季甜玉米上均有发生为害,世代重叠严重。5月份以前主要为害冬季甜玉米,平均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4.55%和5.72头。成虫喜产卵于玉米心叶上部正面,1~6龄幼虫可取食为害玉米的生长点、叶片、雄穗和果穗。其中1~3龄幼虫具有聚集为害习性和趋嫩性,常取食幼嫩的心叶叶肉,4~6龄幼虫常啃食叶片和雄穗,咬断生长点,在心叶期和抽雄期形成典型被害状。心叶期和抽雄期玉米被害株率较高,且抽雄期被害株率显著高于苗期和灌浆期。  相似文献   

2.
黏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是一种迁飞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豆类、蔬菜等。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植物茎叶组织.形成缺刻。为害严重时,玉米叶片全部吃光或仅剩叶脉.一般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为害特点,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玉米铁甲虫Dactylispa(Dactylispa) setifera setifera (Chapuis)是广西部分山区县玉米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食害玉米叶片,而以幼虫潜食叶肉为害最烈,重灾区可减产30~40%,甚至失收。据1988年统计,全区发生面积近50万亩,严重阻碍当  相似文献   

4.
旋心异跗萤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心异跗萤叶甲[A pophylia flavovirens(Fairm aire)]俗称玉米旋心虫、玉米蛀虫,属鞘翅目叶甲科。2000年以来,栾川县玉米大面积受其为害。2002年7月,全县夏玉米普遍遭受为害,被害株率30%以上,部分重发田块幼苗全部死亡,平均减产50%,给秋粮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1为害特点旋心异跗萤叶甲初孵幼虫多潜伏于玉米苗根际附近,自茎基部蛀入茎秆内取食,蛀孔处褐色。一般情况下,其蛀入茎秆内深度为1~2cm。为害较轻时,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玉米苗长势较弱;为害较重时,玉米苗萎蔫、枯心或叶片卷缩,植株畸形,不能正常生长直至死苗。幼虫有转株为害习…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新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药用植物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的潜在为害风险,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比较取食玉米Zea mays和金银花叶片后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特征,并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取食2种植物幼虫体内消化酶和解毒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在金银花上能完成完整的世代发育。取食金银花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为24.08 d,显著长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18.47 d);取食金银花叶片的幼虫存活率为63.67%,较取食玉米叶片幼虫的存活率78.00%明显降低;取食金银花叶片的草地贪夜蛾雌、雄蛹重分别为197.98 mg和198.78 mg,显著大于取食玉米叶片时;取食金银花和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繁殖力与寿命均无显著差异。取食金银花叶片的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中肠中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均较取食玉米叶片时显著降低,但羧酸酯酶活性较取食玉米叶片时显著升高。表明草地贪夜蛾在金银花上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这对金银花的安全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明确了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小麦玉米连作区1年发生4代。1、2代幼虫以取食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主,3、4代幼虫转移到豆类、薯类等匍匐或有落叶的农作物造成的隐蔽潮湿处取食。该虫可在当地越冬、越夏。以成虫飞行或借风力进行扩散为害,未发现大规模迁飞为害习性。2代幼虫是为害夏玉米的主害代。通过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和高效成虫杀灭技术,幼虫期治早、治小,大龄幼虫应急防控,可以达到控制二点委夜蛾为害、减少产量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苏微微 《广西植保》1999,12(4):19-20
玉米铁甲虫是广西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潜叶为害,使叶片枯死,成虫取食叶肉成白色纵纹。一般会造成每666.7m2损失玉米产量28kg左右。此虫在广西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宿根甘蔗和小麦叶片上越冬,常年3月下旬气温稳定在19℃以上就能活动,4月上、中旬为交尾产卵盛期,主要以第一代为害春玉米,并以播种早、生长特别浓绿和靠近越冬场所的玉米地发生早而严重。在广西主要分布于南宁、百色、河池、柳州4个地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开展大范围的玉米铁甲虫联防工作,取得很好成效,控制了玉米铁…  相似文献   

8.
正瓜绢螟是一种适应高温的害虫,8—9月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发生重。主要为害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西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可为害番茄、茄子、马铃薯等作物的叶、花、果和茎蔓,不仅降低蔬菜的品质,而且造成蔬菜大幅度减产。1为害特点通过幼虫取食为害。初孵幼虫为害植株嫩梢,1个嫩梢一般只有1头幼虫。为害叶片时,先取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使叶片呈灰白斑。虫龄增大后,吐丝把叶片连缀,左右卷起,幼虫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和为害特点,即越冬虫源基数逐年增加,2代幼虫为害重于1代幼虫,幼虫为害部位和越冬场所逐渐由茎秆向穗部转移。随着海拔的升高玉米螟发生为害逐渐减轻,同一地区播期偏迟、玉米种植较稀的地块其为害也较轻。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的发生程度较重。分析了玉米螟近年在晋北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梨星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又名梨叶斑蛾,俗称饺子虫、仓叶虫,除为害梨外,还可以为害苹果、桃、李、梅等果树。幼虫为害芽、花蕾、叶片。为害严重时,树冠的叶片可被幼虫全部吃光,花芽被害后,中空,变黑枯死。  相似文献   

11.
菜蛾又名小菜蛾,俗名小青虫、扭腰虫、吊死鬼等,主要为害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龄幼虫潜叶为害,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造成细小隧道.2龄幼虫除吃叶肉外,叶片下表皮也被吃掉,只剩上表皮.较大的幼虫则把叶片吃成孔洞.幼虫尤其喜食嫩叶,所以菜心部位受害最重,严重时难以包心,有时畸形生长.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影响结实.为了有效防治菜蛾的为害,笔者现介绍菜蛾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在我省分布厂,为害重。为了将蛴螬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给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1988年在省植保植检站、鞍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分别进行了蛴螬为害玉米、花生防治指标研究。试验分二步进行,一是室内饲养观察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3龄期食量;二是田间接虫测定为害玉米、花生后的产量损失,并制定出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证明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平均取食玉米胚乳1.74克或花生种子1.58克。当允许损失率5%时,防治指标为:玉米每平方米1.67头,花生每平方米0.63头;当允许损失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和烟草的偏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19年初首先在云南省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以来,该虫已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草地贪夜蛾寄主范围广,主要喜食禾本科植物,同时也能为害多种双子叶植物。本研究以玉米和烟草为测试对象,比较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两种寄主上的产卵量及两种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养虫笼中放入2对雌雄成虫,玉米植株上的卵块数量(17±2.65)块/笼显著多于烟草叶片上的卵块数量(3±1.73)块/笼,玉米上的幼虫数量(834.67±275.16)头/笼显著多于烟草上的幼虫数量(92±55.83)头/笼,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选择玉米进行产卵和取食。烟草上草地贪夜蛾幼虫死亡率达92.53%±1.46%,但其能在烟草上产卵和存活。取食玉米籽粒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死亡率、体重、蛹重分别为(17.22±1.90)d、24.35%±8.13%、(0.261±0.112)g/头、(0.187±0.030)g/头,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对应的参数分别为(26.80±1.89)d、85.49%±4.16%、(0.034±0.028)g/头、(0.131±0.028)g/头,表明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幼虫死亡率显著升高,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下降。与取食玉米籽粒的草地贪夜蛾相比,取食烟草叶片的个体适合度显著降低,但成虫配对后能够产卵并孵化出幼虫。与非嗜好寄主烟草相比,草地贪夜蛾取食嗜好寄主玉米表现出更高的适合度,其偏好选择玉米进行产卵和取食,但在烟草上也能完成生活史,种群密度大时存在为害烟草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vzophilusKuschel 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成虫、幼虫都为害水稻。成虫为害叶片,幼虫为害稻根,由于根系被破坏,植株生长延迟,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水稻减产可达50%以上,是水稻生产的一大害虫。稻水象甲原产于美国东部,在北美洲  相似文献   

15.
大麦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在中国可取食为害玉米、高粱、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但其在大麦田的发生为害情况尚不清楚。我们对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处于苗期至分蘖期大麦田的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的虫田率高达62.5%、大麦受害株率为9.33%~100%、虫口密度为1~46头/m2,其中1~3龄幼虫比例达98.6%,受害株率与虫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多数草地贪夜蛾幼虫藏匿于大麦心叶为害,取食后叶片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幼虫在大麦田呈聚集分布。基于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大麦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理论抽样模型。本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可对大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研发的幼虫抽样方法为大麦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昆虫分布及越冬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越冬北限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不过北纬34°线,近年发现该虫在更北的黄淮海夏玉米-小麦轮作种植区新乡市(北纬35°)发生为害,为该种植模式下发生的新害虫。为了准确监测,科学、有效地制定该害虫的防治对策,本研究对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稻蛀茎夜蛾可以在小麦-玉米轮作的条件下顺利完成生活史,其中在河南新乡该虫为害穗期玉米并顺利越冬的事实是首次报道。应用灯光监测并结合田间幼虫调查发现,当地稻蛀茎夜蛾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幼虫化蛹后在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羽化的成虫在小麦或早春玉米上产卵,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春玉米和小麦,6月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飞往夏玉米田内产卵,幼虫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第2代幼虫化蛹后于8月初开始羽化形成第2代成虫,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主要钻蛀夏玉米穗和茎秆,9月下旬幼虫陆续沿茎秆钻入玉米残桩基部越冬。综合调查结果,绘制了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年生活史表。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卵和幼虫都隐藏在叶片表皮内,南美斑潜蝇幼虫常潜入叶片下表层叶脉、叶柄和嫩茎中,因此药剂防治幼虫比较困难,但其成虫则常在叶丛上层活动,雌成虫也刺孔为害叶片,它们大量为害时常造成叶片枯死,甚至幼苗全株枯死。成虫又是此虫迁移扩散的唯一虫态,因此用药剂防治成虫不仅可间接减轻幼虫为害,也可防止成虫直接为害和扩散,为此,我们测定了蔬菜上几种常用农药对两种斑潜蝇成虫的触杀击倒毒性。1 材料和方法供试成虫系将采自温室豆苗繁殖出的蛹,置玻管中羽化,逐日收集,约24h后供试。供试药剂有下列1…  相似文献   

18.
玉米铁甲虫 [Dactylispasetifera (Chapuis) ]是广西区域性的玉米大害虫。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柳州、河池等 4个地 (市 )。百色地区 1 2个县市有 7个县发生。在德保、平果、田东、靖西县为害水田玉米和旱地早玉米 ;在隆林、西林、乐业县为害中玉米。玉米铁甲虫 1a发生 1~ 2代 ,第一代为主害代 ,以幼虫为害为主 ,成虫也造成为害。成虫沿玉米叶脉咬食叶肉 ,形成长短不一的白色线条 ,并将卵粒散产于嫩绿的心叶上端。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咬食叶肉 ,留下表皮 ,形成白色枯斑 ,严重地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玉米被害后 ,…  相似文献   

19.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摘     
玉米田 3种螟虫转移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吴立民…(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局  2 2 1 40 0 )∥昆虫知识 .— 1 999,3 6( 5) .— 2 60~ 2 63桃蛀螟、玉米螟、高粱条螟是我国春夏玉米田的主要害虫。玉米心叶期的幼虫集中为害心叶 ,至心叶末期 ,转移为害雄穗 ,破口露穗期心叶不再受害 ,集中为害雄穗 ,抽雄开花期 ,叶鞘内侧的虫量增加 ,部分幼虫开始蛀茎为害 ,开花结束 ,幼虫大量转向雌穗顶端 ,取食花丝、穗轴及幼嫩籽粒。 3种螟虫的低龄幼虫都趋幼嫩且营养丰富的心叶、雄穗、雌穗和叶鞘为害 ,三龄以后才逐步转移为害茎秆。 3种螟虫的混合种群在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