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家禽寄生虫病主要有家禽吸虫病:前殖吸虫病、卷棘口吸虫病、后睾吸虫病;家禽绦虫病;赖利绦虫病、戴文绦虫病;家禽线虫病;鸡蛔虫病、异刺线虫病、胃线虫病;家禽蜘蛛昆虫病;皮刺螨病、鸡新棒恙螨病、鸡羽虱病;家禽原虫病;鸡球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相似文献   

2.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产生特征性坏死病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故称之为盲肠肝炎;  相似文献   

3.
<正>1鸡小肠球虫病所谓的鸡球虫病,其实就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中或者是盲肠黏膜的内部,并且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一种肠道组织损伤、出血的原虫病。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原虫病,也就是常说的寄生虫病。一旦鸡患了这种疾病,就会出现下痢、便血等症状,死亡率高达80%以上。等到这种原虫病治愈之后,鸡的肠壁就会增厚,从而导致各种营养的吸收受到阻碍。这样,也就会影响到鸡的正常发育。一般来说,在冬季,由于温度降低,所以这种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处于南方地区的广西、海南等地区所饲养的肉鸡,却经常出现这种病症。为此,笔者在这里就以广西为例,阐述了这一病例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夏季养鸡业3大主要原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 3种主要原虫病及防治概况。把兽医界关于鸡的球虫病、组织滴虫病以及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论述与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相结合 ,重点论述了这 3种原虫病的典型病变和治疗原则 ;考虑到公众对药残的关注 ,在推荐一些用药原则时 ,对影响公共卫生的药品使用原则加以提示。  相似文献   

5.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文结合病例对该病的诊治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鸡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产生特征性坏死病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有的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发绀。目前,本病在台安县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养禽生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鸡白冠病是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受感染的鸡只以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鸡冠失血苍白而得名。本病之所以每年夏秋多雨季节易爆发,是因为绥阳县库蠓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正鸡黑头病又名盲肠肝炎或组织滴虫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性寄生虫病,本病对鸡的危害极大。黑头病的病原是鞭毛变形科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虫体近似圆形或变形虫样,具有一根鞭毛。这种原虫存在于鸡盲肠和肝脏内,可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养鸡卫生条件差和不进行预防驱虫的地方易发生此病。现将昌乐县鸡感染本病的防治概况介绍于下。1发病情况2017年,李家村一养殖户饲养蛋鸡500只,秋初首先发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是一种流行广泛、危害较为严重的原虫病。全世界普遍发生,威胁规模养鸡生产。该病主要是由寄生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艾美耳属的寄生性原虫——鸡球虫引起。鸡球虫在小肠上皮繁殖,引起组织损伤,导致受侵袭鸡的摄食、消化、吸收过程紊乱,脱水、失血以及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同时,造成染病鸡死亡、  相似文献   

10.
库蠓和蚋是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的传播媒介。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北方以库蠓为主,南方地区库蠓和带蚋兼有。白冠病是南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通过传播媒介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雏鸡和育成鸡感染该病后死亡率高,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夏秋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1.
鹌鹑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掌握畜禽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作者于2003年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郑州、焦作2市7个鹌鹑养殖场429份粪便样品,结果有5个鹌鹑场隐孢子虫感染为阳性,根据卵囊形态初步鉴定1种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另1种为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总阳性率为14.69%(63/429),其中感染贝氏隐孢子虫的阳性率4.66%(20/429),火鸡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10.02%(43/429),并分别用2种卵囊试验感染鹌鹑和雏鸡研究其致病性,观察了2种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的排卵囊规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在免疫抑制雏鸡和非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排卵囊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病穗和病粒的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频次分布法测定了水稻稻曲病病穗和病粒在稻田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20块稻中,有19块田曲病病穗分布符合聚集分布,仅1块田符合随机分布,稻曲病病粒的分布在19块田中均符合聚集分布。又用8种聚集度指数测定了稻曲病病穗和病凿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稻曲病的病穗和病粒的分布均是聚集的,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个体群,个体群内分布是随机的。病穗和病粒的个体群面积分别为4-8穴和2-4穴。  相似文献   

14.
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锦  刘孟军  代丽  周俊义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55-2255
【目的】揭示枣疯植原体对枣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弄清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对健株、病株和盐酸土霉素治疗后转健植株中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亚周年检测。【结果】在根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IAA、GA3和ABA的含量没有明显区别,但在7、8月份病株根部中Zeati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健株;在叶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的IAA、GA3和ABA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区别,但在生长后期病株叶片中Zeatin含量显著高于健株。不同患病程度叶片中激素的比较结果表明,患病程度越重,Zeatin/IAA(C/A)比值越高。【结论】植原体侵染枣树植株后致使其内源激素失衡,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枣疯病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5.
泡桐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功酶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凝胶电泳法,测定和分析了泡桐丛枝病株根,干、枝、韧皮部和叶4个部位过氧化物同功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泡酮病株的不同部位过氧化物同功酶季节性变化规律是不同的,枝韧皮部各生长季节POD同功酶较健株少1条;根韧皮部和叶各生长季节POD同功酶较健株少2条,所不同的是根韧皮部酶带减少的位置在健株的第3条和第5条处,而叶则是在第5条和第6条处;干韧皮部病株POD同功酶,在休眠期和封顶期与健株相同,在殿叶  相似文献   

16.
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寄生杉木根部,不仅引起杉根组织形态上变化,而且组织生理性质亦发生一系列病变,应用“广口瓶”,“蒸馏法”、“巩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计”,“考马斯克G—250染色法”等测定杉木病,健株根系;病株根部呼吸强度增强,N、P、K含量,蛋白质含量均比健株根系高。同时进行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测定,病株较之健株明显增强;而病株叶部N、P、K含量,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健株,揭示了线虫寄生导致杉木黄化,生长衰退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连续3年用单花注滴法接种,考察了穗轴发病时间、病小穗数和穗轴病节片数3个抗性指标。结果表明,病小穗数这一指标能较明确地划分出高抗、中抗、感病3种类型,且稳定性最好。以病小穗数作为主要的抗病性鉴定指标,再参考穗轴病节片数,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评价及育种材料抗病性的鉴定较为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8.
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在田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株率逐渐增加,病株率增加与调查的日期值呈显著性线性相关,相关式为y=0.9722x-38081;病叶率与调查的日期值也有显著性线性相关,相关式为y=1.209x-47370,病株率与病叶率同步性增加。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但与当时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华绒螯蟹白斑症病毒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苏省吴中地区养殖池塘患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诊断。[方法]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江苏省吴中地区发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实验室检测与鉴定。参考Gen Bank中白斑症病毒(WSSV)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从中华绒螯蟹的鳃、肝胰腺、肌肉等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经过解剖观察,发现病蟹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从病蟹的肝胰腺和肌肉中未分离到致病菌。通过PCR扩增,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产物,测序比对显示扩增条带的基因序列与WSSV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6%。病理切片显示鳃和肝胰腺可见大量细胞核肿大细胞,与WSSV引起对虾组织的病变相一致。[结论]经初步诊断,确定引起中华绒螯蟹发病死亡的病原为WSSV。  相似文献   

20.
番木瓜环斑病的空间分布及流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病样方率、平均样方病株数、扩散系数和聚块性指标等多数分析了番木瓜环斑病病株的田间分布类型,并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初步探讨了此病的流行特征。结果表明病株在田间的分布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在流行初期,病株呈随机分布,随后呈聚集分布,到后期则趋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