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年紫云英利用后不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稻谷经济效益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处理 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对照);处理CF:不施紫云英,施100%化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75、120 kg/hm2,下称“单施化肥处理”); 处理A1:紫云英+100%化肥;处理A2:紫云英+80%化肥;处理A3:紫云英+60%化肥;处理A4:紫云英+40%化肥。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紫云英利用后化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与处理CF相比,处理A2早稻产量显著提高7.7%;处理A3水稻产量基本持平。紫云英利用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处理可以增加水稻产值,与CF相比,处理A1能增加水稻产值5.92%,处理A2增加水稻产值效果次之,增加4.08%。处理A4提高水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化肥;A2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相比CF显著降低。综合比较以上结果,认为翻压紫云英可以代替部分化肥,增加水稻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不同类型畜禽有机肥氮素在组分和有效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化肥氮为参考标准,明晰不同畜禽有机肥氮素相对化肥氮的有效性,可为有机肥合理施用及有机无机科学配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腐熟风干基猪粪、鸡粪、牛粪及化肥为材料,施氮(N)量均设置6个水平(0、40、80、120、160、200 mg·kg-1干土),采用田间土柱栽培试验,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影响,利用作物吸氮量或产量与化肥施氮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估算3种畜禽有机肥氮素对化肥氮的相对替代当量。【结果】(1)化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籽粒和地上部生物量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40—120 mg·kg-1干土施氮水平下,化肥和猪粪处理对籽粒和生物产量的提升幅度高于鸡粪和牛粪;在160—200mg·kg-1干土施氮水平下,化肥、猪粪和鸡粪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牛粪处理。(2)等氮条件下,化肥处理对小麦籽粒/地上部氮吸收量的提升幅度高于有机肥处理;3种有机肥相比,小麦地上部氮吸收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猪粪、鸡粪、牛粪;有机肥处理的氮素回收率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化肥处理呈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3.
配额化肥出口置价暴增今年上半年,中国关税配额范围内(下同)化肥品种(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势;同时,国家继续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的调控力度,化肥出口退税率再次下调,并于7月1日起执行新税率,广大出口企业在7月1日前“抢出口”,导致化肥出口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4.
肥价直接关联煤价 作为支农特征的化肥行业,呈现整体稳定稳中趋升的态势。统计显示,近20年,我国化肥与氮肥行业的消费复合年均增速分别5.46%与5.06%。因此,我们认为,化肥的价格变动更多地体现为供给的变动,而实际上国内的化肥(主要指氮肥)产能已呈现相对过剩状态,但由于原料的价格变动导致氨肥装置开工率的大幅波动,从而引发国内氨肥实际产量供给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上周(4月28日-5月2日)国内化肥市场低迷,集港货源持续增多。5月5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1936.22点,环比下跌20.29点,跌幅为1.04%;比基期下跌442.64点,跌幅为18.61%。CFCI呈现震荡下行态势运行。  相似文献   

6.
沼肥基质与施肥配方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沼肥基质与无机基质分别和3种不同施肥配方进行组合设计,研究其无土设施栽培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基质栽培的生菜,其产量、维生素C(以下称V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要高,硝酸盐含量下降,粗纤维含量略有升高;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沼肥+化肥处理的产量较高,品质好,Vc、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单施沼肥的生菜品质好,但产量偏低;完全施化肥的产量高,但品质差,硝酸盐累积严重。  相似文献   

7.
旱地小麦施肥效应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1988~1992年在山西省永济县虞乡进行,结果表明,旱地施肥在不同年型和不同肥力条件下,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地力瘠薄时,单施化肥小麦增产幅度小(0.7%~29.9%),对产量的影响是丰水年>常水年>歉水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小麦增产幅度大(84.7%~15.8%),对产量的影响是歉水年>常水年>丰水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小麦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三组等量(施用化肥含N,P2O5量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产28.9~82.2kg,增产率为5.2%~15.6%,并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一组等价(购买化肥款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加纯收入27.26元,增收率为13.95。经上坝、金佛寺等乡镇试验示范,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宜金坛区茶园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模式,实现春茶的提质增效,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春茶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化肥处理,有机肥替代处理在总氮量不变和化学氮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仍能够提高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全元(木霉)生物有机肥和茶叶专用有机肥配施茶叶专用复合肥效果相对其他有机肥,对于春茶产量、氨基酸含量及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由此可见,全元(木霉)生物有机肥和茶叶专用有机肥配施茶叶专用复合肥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漠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表明,连续20年不施用任何肥料,导致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严重衰退。2001年不施肥的小麦产量仅是试验开始时(1982年)的25.7%,2000年的玉米产量为1984年的28.2%。肥料是影响农田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不同肥料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其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6.5%、27.3%、24.7%和2.9%。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不施任何肥料的对照产量持续降低,故氮肥的增产效果增加;磷肥增产效果比较平稳;钾肥在试验开始后最初6年(1982~1987年)无显著增产效应,中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1988~1992年),后期8年(1993~2001年)显著增产。施用有机肥的增产作用随着试验延续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残效叠加效应。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NO-3-N的积累与分布有显著的影响。施用化肥的处理(NP和NPK)导致NO3--N在土壤剖面中大量积累,尤其是在20~140 cm土层。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MNP 和 MNPK) 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积累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长期连续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均导致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积累;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导致更深土壤剖面(140~180 cm)中硝态氮的积累,因此,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增加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但从持续农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应适当降低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连续4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紫云英与稻草翻压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产量以及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开展双季稻田间定位试验,测定早、晚稻产量及连续试验4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高活性、中活性、活性及非活性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试验设6个处理:(1)冬闲+氮、磷、钾化肥(CF);(2)翻压紫云英+氮、磷、钾化肥(MV);(3)冬闲+稻草低量还田+氮、磷、钾化肥(RSl);(4)冬闲+稻草高量还田+氮、磷、钾化肥(RSh);(5)翻压紫云英+稻草低量还田+氮、磷、钾化肥(MV+RSl);(6)翻压紫云英+稻草高量还田+氮、磷、钾化肥MV+RSh)。晚稻收获后,采集0—15 cm耕层土壤,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高活性(33 mmol·L-1)、中活性(167 mmol·L-1)、活性(333 mmol·L-1)有机碳含量。【结果】等氮磷钾养分投入量下,MV+RSh处理的双季稻产量与CF、RSl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双季稻总产量RSl处理最高,为13 347 kg·hm-2,MV+RSh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3.
4月份,化肥生产仍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比上月放慢。当月各品种化肥合计产量(折纯,下同)为469,9万吨,同比增长9.7%,增幅比上月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高浓度氮肥尿素产最的增长并没有放慢,达175.5万吨,同比增长13.5%,明显高于前3个月的增速,为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增幅。4月份,氮肥合计产量327.2万吨,同比增长10.8%;磷肥产量108.4万吨,同比增长103%;钾肥产量34万吨,同比下降0.8%。4月份,全国农药产量12,4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玉米作为常见粮食作物,本次试验研究主要关于考察酵素菌作为生物有机肥而言,对玉米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以及产量的最终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跟化肥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以及植株的产量,甚至可以将玉米颗粒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玉米中所包含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显著地改善。在具体实验中,我们发现仅仅使用生物有机肥时,玉米的产量为每一百平方米10975.5千克(比单纯施化肥增产了12.8%,纯收入增强了23.7%)、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时,玉米的产量在同样的一百平方米中可高达13893.5千克(比单纯施化肥增产了41.7%,纯收入增强了44.3%)。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江苏淮南小麦产量性状演变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淮南片1989~1999年连续10年(5轮)45个小麦品种(系)的区试结果,其平均产量为5.0661t.hm^-2;年度(轮次)间的产量呈现低-高-低的演变趋势;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较为稳定,且与产量关系不密切;而每穗粒数随着产量的起伏表现较大增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重大小基本决定产量高低。本地区目前应用推广小麦品种的出粉率均较低;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以苏麦6号较高,但由于其面团稳定时间短,仍不适于制作面包;扬麦158和宁麦8号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宁麦9号为较优质的饼干、糕点小麦。此外,还探讨了小麦产量育种的策略和品质改良的重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评价辽宁省主要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特征,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化肥减量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及相关文献数据,采用草谷比法估算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及其区间分布特征,明确作物秸秆的当季养分释放量和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作物中秸秆产出主体为粮食作物(占秸秆总量的88.73%),其余为蔬菜(占秸秆总量6.47%)、经济作物(占秸秆总量4.8%);农作物秸秆资源主要来自玉米(占秸秆总量的71.83%)、水稻(占秸秆总量12.84%)、蔬菜(占秸秆总量6.47%)、花生(占秸秆总量4.69%)。在秸秆资源的区域分布上,辽宁省14个市秸秆资源量差异较大,沈阳(占秸秆总量16.19%)、铁岭(占秸秆总量15.35%)和朝阳(占秸秆总量12.05%)为秸秆总量前三的地区;玉米、水稻、花生、蔬菜秸秆产量最高的分别为铁岭(占秸秆总量18.84%)、盘锦(占秸秆总量24.57%)、葫芦岛(占秸秆总量26.76%)、沈阳(占秸秆总量19.64%);朝阳秸秆资源种类最丰富,其中甜菜和葵花籽秸秆产量最高。玉米和水稻秸秆...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亿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施用化肥(氮磷钾)、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相似文献   

18.
05农化:持续景气 生产稳定增长。进入2005年以来,化工整体呈现量增价升的发展态势。今年以来,三大石油集团加大石油勘探和开采力度,截止12月底全国共生产原油18084万吨,同比增长3.9%。与此同时,天然气保持高速增长,前12月累计产量为5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截止12月底,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82425万吨,同比增长10.7%。在化工整体产量增长背景下,农用化工相关产品产量也持续增长。受国家“支农”政策及近年来农化产品价格持续走好影响,今年以来其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前12月全国共生产化肥(折纯)4888万吨,同比增长10.7%,生产农药原药(折纯)1039万吨,同比增长20.3%。我们跟踪的8种涉及化肥及农药等品种,2005年前12个月累计产量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增长。  相似文献   

19.
在三种不同的土壤上对玉米一次性基施化肥的三种方法的产量效果的研究表明:化肥一次性分层基施与化肥分期施用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别,而化肥一次性浅基施和一次性深基施的玉米产量不如分期施肥法。不同施肥法的玉米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玉米的每行粒数和百粒重二个性状的改变所致。就化肥的一次性浅基施和深基施而言,在白浆土上以一次深基施为好;对于黑钙土来说,则以一次性浅基施为佳;在黑土上,二者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上海采润进出口有限公司是美国Nano Chem公司“聚天门冬氨酸”(中国注册商标为“金回报”)产品在中国的总代理商。“聚天门冬氨酸”获得美国首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在农业上,“金回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富集养分,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强抗逆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