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79年开始,从全国15个植棉省、自治区采集棉花枯萎病株,经分离纯化,获得273个单孢菌株,对其中13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产孢细胞特点、菌落培养性状、耐受高温能力以及对棉属和非棉属寄主植物致病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枯萎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按其形态和量度可划分为三个培养型:Ⅰ型为典型尖孢镰刀菌型(Oxysporum type),平均量度值31.01×3.46μm;Ⅱ型变化幅度较大,介于尖孢镰刀菌型和马特镰刀菌型(Martiella type)之间,平均量度为30.04×3.75μm;Ⅲ型近于马特型,平均量度23.47×3.92μm。各菌株的厚垣孢子与着生特点,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颜色,以及在35℃和37℃高温下的生长状况有差异。 结合全部试验结果认为:怀疑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中可能有Fusarium redolens Wr.(芬芳镰刀菌)或F.oxysporum var. Redolens(Wr.)Gordon(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的依据不足,仍应按Booth.的分类系统定为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相似文献   

2.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合品种元帅(Acapulco)、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附加不同浓度的枯萎病菌毒素粗提液,用于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75%的毒索培养基上培养10d作为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筛选的选择压比较适宜,抗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苗生长正常,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未经筛选的对照株高,经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2个百合品种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植株均表现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重要作物萎蔫病病原镰刀菌(Fusarium)种类的鉴定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三个地区七市县5种作物上采集的5个镰刀菌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鉴定出1个种,其中5个茼株均属于镰刀菌属美丽组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5种作物病原镰刀茵种类如下:辣椒、甜椒枯萎病菌(F.oxysporum)、番茄枯萎病菌(F.oxysporum)、芝麻枯萎病菌(F.oxysporum)、甜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Fusarium 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三个地区七市县5种作物上采集的5个镰刀菌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鉴定出2个种,其中4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美丽组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另一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李瑟组的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on)。5种作物病原镰刀菌种类分别是: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亚麻枯萎病菌(F.oxysporum)和玉米青枯病菌(F.moniliforme)。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西瓜枯萎病菌在植株体内数量分布及其扩展规律。【方法】在福建省永泰的西瓜地调查了枯萎病不同发病级别西瓜植株的生长状态,以及尖孢镰刀菌在根际土壤和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枯萎病病情的发展,枯萎病显著地影响着植株的生长态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健株平均蔓长较发病植株的蔓长15.5~205.4cm,地下部根长比1级和3级植株分别长0.3cm和8.6cm。在同一块田地中,西瓜健株与枯萎病病株的根际土壤均存在着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病原菌的数量与发病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西瓜健康植株仅在根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发病初期的植株在根部和主茎基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而发病中期植株是在根、主茎基部和茎蔓中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植株根部的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为发病中期植株>发病初期植株>健康植株,分别为3.97×103cfu/g、2.07×103cfu/g和0.27×103cfu/g。【结论】病株内的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病情呈现正相关,菌体有自下而上的扩展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枯萎病菌的PCR-RFLP分子检测和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对镰刀菌18sr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的1对引物,利用PCR-RFLP对尖孢镰刀菌以不同方式侵染的植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PCR-RFLP检测程序可检测出处于侵染初期和潜育期的枯萎病菌,说明PCR-RFLP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对枯萎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八种中草药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4种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茄子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8种中草药的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中,地肤对4种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在70%以上,并与其他植物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鸦胆子的抑菌效果次之,在40%以上。不同溶剂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地肤氯仿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80.29%;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47.92%。  相似文献   

8.
一品红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形态鉴定,确认一品红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采用浸根接种法和灌根接种法进一步对该菌进行寄主范围测定试验,被接种的11个科14种植物中仅有一品红发病,故鉴定该菌为一独立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一品红专化型。  相似文献   

9.
尖孢镰刀菌致病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离、鉴定侵染黄瓜的尖孢镰刀菌的基础上,测定30个尖孢镰刀菌菌株(包括6个专化型)对黄瓜的致病性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侵染我国黄瓜的尖孢镰刀菌至少有5个以上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除来自黑龙江的9909-1菌株与膜的黄瓜根茎腐专化型(Fusarium axysporum f.sp.radicis-cucmeinun,FOCS)菌株属同一亲和群外,其它菌株均与希腊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f.sp.cucumerinum,FOC)和FORC不亲和,本文所测定的尖孢镰刀非致病菌株均与致闰 株不亲和,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归属于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了应用营养体亲和性区分菌的致病性及专化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瓜类枯萎病菌专化型研究简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国内外葫芦科瓜类上镰刀菌枯萎病菌各专化型的致病性,着重介绍了冬瓜专化型。并指出在我国,当前对葫芦科瓜类专化型的研究中,ArmstrongG.M&ArmstrongJ.K.1975年提出的5点注意仍然值得重视,特别是“适当的寄主年龄”。最后对采用瓜类专化型表达了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物的Real-time PCR监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反应环境中的病原物数量变化,且检出限为2 ng·g-1.进一步研究黄瓜枯萎病感病品种津研4号和抗病品种中农10号根分泌物对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际的枯萎病菌数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抗病品种的根分泌物抑制枯萎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第14 d已不能检出.而感病品种的根分泌物却能延长枯萎病菌的存活时间,第21 d,LgQ为2.32±0.07.  相似文献   

13.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防治等提供可视化的检测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控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理论依据。研究离体条件下臭氧熏蒸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立枯丝核菌和甘蓝枯萎病菌3种土传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为62~72mg/m3处理对3种供试病菌菌丝生长显著抑制,随处理时间延长,抑制率提高,当达到120min时,抑制率均达到了90%以上均显著高于30和60min的处理,并且菌丝量明显减少,菌丝体发生聚集、卷曲、局部膨大,菌丝隔膜消失、原生质体溶解。黄瓜枯萎病菌和甘蓝枯萎病菌的孢子在水琼脂上涂板,臭氧处理质量浓度为40mg/m3,总体表现为病菌孢子涂板后培养时间越短,臭氧处理时间越长,臭氧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越高:病菌孢子涂板后立即处理3min,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而涂板后培养10h,处理1min,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臭氧质量浓度为40mg/m3处理3min对孢子具有杀灭作用,相同条件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了孢子对臭氧比菌丝敏感。臭氧具有抑制多种土传病原真菌的良好效果,尝试臭氧作为土壤熏蒸剂防治蔬菜生产中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生防菌对四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稻瘟病生防菌(短小芽孢杆菌)对4种主要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进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此生防菌对4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0倍生防菌发酵稀释液对4种土传病原真菌--辣椒枯萎白绢病菌、节瓜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病菌、粉蕉根腐病菌生长抑菌率在41.18%以下,显著低于对稻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69.85%);生防菌发酵原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6.67%,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倍数的生防菌液对节瓜枯萎病菌的抑制差异不显著,抑制率介于76.34%~84.97%之间。  相似文献   

17.
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有: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作用。温室盆栽试验显示,木霉可显著防治黄瓜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18.
黄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病原菌最适宜pH值为6,稍偏酸性环境更适宜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不同营养试验表明,碳源中蔗糖最有利于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氮源中,硝酸钾和尿素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而有机氮较无机氮更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对冬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benincasae与节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schl.)f.sp.chichqua在形态、致病力、致病速度、毒素分泌量、寄主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形态基本相似,但在致病力、致病速度、毒素分泌量、寄主范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推断冬瓜枯萎病菌与节瓜枯萎病菌可能不是同一病原物.  相似文献   

20.
测得两个采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棉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菌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突变体nit间亲和指数为100,而二者与分别属尖孢镰孢甜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和黄瓜专化型的另4个菌株间亲和指数均为零——属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由此证明,尖孢镰孢霉萎蔫专化型与其归属的营养体亲和群VCG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