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河南省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小,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实现大豆产量的增产增收,就成为现阶段农技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大豆种植现状和高产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1大豆种植现状大豆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70万公顷以上,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更是高蛋白大豆的优势生产区域。在河南省舞阳县大豆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大豆种植已经成为部分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尽管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相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4年河南省118个观测站气象观测资料,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大豆生育期作物观测资料以及2000—2010年118个县大豆、豆类种植面积、耕地面积、灌溉面积资料,利用干旱等级指标和自然灾害风险指数等方法,对河南省大豆干旱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河南省大豆干旱的高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大豆主要种植区域周口大部、商丘东部及新乡和濮阳西部地区;河南省大豆干旱暴露性最高主要分布在商丘永城,其次为豫西西部、豫东南部、豫西南东部及长垣;河南省大豆干旱抗灾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北部、东部及豫南部分地区,豫西、豫西南山区及新密、方城抗灾能力较差。河南省大豆干旱综合风险分布规律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总的来说,除西部山区外大豆主要种植区周口大部、商丘东部、南阳东部、新乡长垣、濮阳范县局部的干旱风险较高,豫北、豫南大部和开封、漯河、驻马店、商丘局部地区的大豆干旱风险等级较低。大豆干旱综合风险较高的地区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科技研发,切实做好大豆干旱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河南大豆生产概况近年来,河南大豆面积维持在57.33万hm~2,是河南省五大作物之一。2002年以前,河南一直是黄淮大豆产区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2002年以后,安徽大豆种植面积超过河南。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第4位,夏大豆面积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安徽省。河南省大豆单产自建国以来总的趋势是在不断上升,因气候影响造成年度之间的波动。建国初期,河南省大豆单产水平约40 kg,20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豫豆13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3号(原名郑50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199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品系来源豫豆13号...  相似文献   

5.
临颍县是河南省大豆重要产区之一,本文针对临颍县大豆生产中出现高温热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是我国最注重农业发展的省会之一,并且我国的大部分大豆种植业都集中在河南省,目前来看,河南省主要的种植方向就是高蛋白含量的大豆类农作物,例如,目前河南省主要推荐的大豆品种中黄13、商豆12、豫豆29、还有周豆12等等,这几种大豆不仅在种植上非常方便而且蛋白含量较高。对于河南省来说,大豆的主要种植时间在每年的六月初到六月中之间,并且大豆的生长发育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同时,大豆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带有着广泛的种植。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河南省新蔡县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但很多农民群众在大豆生产过程中,没有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大豆,导致田间致病菌数量不断积累,大豆病虫害严重发生,大豆产量一直难以提升。为此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广先进的大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的生产发展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河南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久远。"九五"以来,我省大豆面积较为稳定,单产、总产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目前育种的目标、思路、方式方法有一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针对大豆生产的现状,必须及时调整育种目标与思路,改良育种方法,提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商豆14号大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03.87kg,比对照增产6.94%,极显著;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41kg,比对照增产6.86%;蛋白质含量40.77%;脂肪含量19.9%。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但是近年来河南省大豆的产量正在逐渐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害虫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影响其生长的害虫是很多种的,比较严重的是地老虎、大豆造桥虫等。当害虫出现时对大豆的产量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几种比较常见的大豆害虫的特征以及大豆害虫对大豆所造成的伤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大豆种植者提供一些种植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临颍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在10万亩,总产1.5万t,是县域主要油料作物,临颍县也是河南省大豆主要产区之一。但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目前存在大豆种植面积波动较大、生产水平发展缓慢、大豆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制约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临颍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业科技名人王经伦(WangJinglun),1934年3月生,河南省禹州市人。1960年河南农学院植保系毕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九三学社农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主持大豆和小麦害虫课题研究。在参加国家“七五”和“八...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 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备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 g。  相似文献   

15.
商豆1099是河南省商丘市农科所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在国家、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中连年夺冠,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编号:国审豆2003008。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 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各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 g。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优质大豆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不高、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严重冲击了国内大豆生产。从全国大豆发展形势看,重视和加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的发展,形成东北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共同发展,是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第一大省,具有发展大豆的诸多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专用大豆,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替代进口,意义重大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分析河南大豆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大豆生产的发展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镇杨老庄村青年农民杨新林有一成套加工大豆的新方法,近年来,当地农民在他的带动下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增大了大豆的播种面积,同时也搞起了深加工,效益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张明 《河南农业》2011,(12):33-33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4年至2011年河南省大豆区试品种在漯河试点试验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大豆新育参试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随年度气候变化趋势和自身变化特点,为今后该地区大豆育种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