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试验是谷子品种鉴定及品种布局的主要依据,是新品种从选育、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生产的必经过程。谷子区试工作为品种审(鉴)定、利用和推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结合我们进行谷子区试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做好谷子品种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
谷子新品种豫谷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谷子新品种。[方法]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9号X安2540”选育谷子新品种,进行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豫谷14 2006~200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741.8kg/hm^2,较统一对照增产8.39%;在生产示范中,小面积最高产量达6750kg/hm^2。[结论]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8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秩次分析法在评价谷子[Setaria italica(L.) Beauv.]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中的有效性。[方法]以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晚熟组区试资料为例,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结果]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可以解决不均衡试验的区试资料给联合方差分析带来的困难,对参试品种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秩次分析法能较准确地评价谷子品种的产量性能。  相似文献   

4.
西北春谷区国家谷子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袁峰  杨慧卿  郭二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0-101,104
利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2008年参试品种的产量数据,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试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评价;以各试点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作为环境指数,采用一年多点分析法(LSD法),利用DPS分析软件对谷子品种的地区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生07、朝108、汾选8号和太选7号具有高产稳产的潜力,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在陕西延安和山西长治种植的谷子具有较高的产量,两地适合谷子生长,有利于谷子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晋谷27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3~ 1995年山西省晚熟区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 ,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标准差、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及决定系数等多种方法对谷子新品种晋谷 2 7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晋谷 2 7号是一个丰产性好 ,稳产性强 ,适于在山西省中南部、辽宁、北京等无霜期15 0d以上的平川及丘陵旱地种植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04,(8):28-28
“冀谷1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创新育种材料“谷研4号”为母本,以自育品种“高3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出圃代号“98481”,2001年取名为“冀优1号”,2001—2002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3月15日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谷子品种豫谷18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采用品种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豫谷18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豫谷18是集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于一体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谷子品种。[结论]该研究为豫谷18的推广应用提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为筛选出适合阿克苏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复播谷子新品种,在果粮间作模式探索配套生产技术,特筛选5个复播谷子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在国家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华北区和西北区早熟组品种中,选择以下5个品种参加试验:冀谷206058、小香米、张掖杂交谷、新谷1号、冀谷19号。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谷子种子自然贮藏条件下的最佳贮藏时间,测定了2011—2015年参加全国谷子西北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当年收获的65份谷子品种的发芽率,分析谷子种子自然贮藏2~6 a发芽率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际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及多重比较;同时对不同品种在相同年度区间的发芽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贮藏4 a是一个关键的拐点,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贮藏4 a,朝201058的发芽率仅为10.5%,而长农35号的发芽率高达92.5%;连续参加2 a区域试验(2012—2013年)的品种中,7个品种发芽率变幅最大,为10.5%~67.5%;当种子贮藏5 a后,发芽率全部降低至21.0%以下;贮藏6 a后降低至15.5%以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长生07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生07是1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品种,是理想的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慧卿  王军  袁峰  郭二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5-106,111
以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品种的性状结果为数据材料,对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产量构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穗粒重和单穗重是构成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株高和出苗-抽穗。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顺序为单穗重〉出谷率〉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出苗-抽穗〉穗粒重。  相似文献   

12.
延谷13号谷子是延安市农科所用辐射育种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良谷子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于2007年1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生育期145天左右,属晚熟品种,通过参加所内谷子品系鉴定试验,谷子品系比较试验、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出丰产稳产,植株生长健壮,高抗谷瘟病、粒黑穗病、白发病及红叶病,抗旱、抗倒能力强,适应性较好,产草量高等特点,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且米色黄亮,品质优良,米汤糊香,达到国家优质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谷子新品种"晋谷27号"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93-1995年山西省晚熟区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CV),标准差(S),高稳系数(HSC),回归系数(b)及决定系数(r^2)等多种方法对谷子新品种“晋谷27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于在山西省中南部,辽宁,北京等无霜期150d以上的平川及丘陵旱地种植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 为解脱科技人员在品种区试工作中的繁琐、冗长的统计计算。黑龙江省农科院根据该省农作物品审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方案”,编制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计算机程序”。1985年在大豆、高粱,谷子等作物试验上推广应用,受到育种工作者的好评。程序选用通用的BASIC语言设计,表格  相似文献   

15.
冀谷24是R219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后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抗阿特拉津,通过喷施阿特拉津可以实现化学除草,能够减轻谷子除草的劳动强度。2004~2005年国家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024.85 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5.26%,居2 a所有参试品种第4位。2006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16.
龙谷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于1991年以嫩选13为母本。龙79-55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推广品种,命名为龙谷31。2005~2006年参加了国家谷子品种(东北区组)区域试验,2006年还交叉进行了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了国家谷子品种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7.
“长谷二号”谷子新品种是长春市农科所谷子组以谷代1×公谷6号杂交育成,1986~1988年经吉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鉴定,谷草双收,增产显著,平均比对照公谷6号和白沙971增产10.2%,其它性状也表现良好,1989年1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长谷二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1989年定名当年种植面积就已达到11.7万亩。  相似文献   

18.
基于AMMI模型分析谷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MM I模型及双标图,对2007年西北春谷区谷子早熟及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各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探讨,并对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试验地点的判别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7(02-567)、g8(06-218)、G1(太选3号)和G3(长农38号)属高产稳产型品种;宁夏西吉县种子公司(e3)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e4)对早熟谷子品种判别力较强,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E3)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E6)对中晚熟谷子品种判别力较强,这些地点是鉴定谷子品种稳定性比较理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1特征特性1.1超早熟。张家口市农科院在2002~2006年连续5年在坝上地区进行超早熟谷子品种生产、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超早熟1号等6个超早熟谷子新品种在位于坝上海拔1400m的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和位于海拔1600多m坝头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间需有效积温1550℃左右,一般亩产150~200kg,亩产量最高可达3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同异分析方法在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同异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1998年辽宁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朝阳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尚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