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效果,试验对患病奶牛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治疗1~3个疗程,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有248例奶牛为胎衣不下,治疗后有效率为97.35%,治愈率为95.56%;104例奶牛为产后恶露不尽,治疗后有效率为99.85%,治愈率为98.10%。说明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恶露不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双黄连灌注液和澳富龙(10%土霉素子宫注入剂)为对照药物,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促孕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后胎衣不下和屡配不孕的防治作用。选取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屡配不孕自然发病的奶牛随机分组,按照100mL/d的用量给药,分别以子宫内膜炎痊愈、胎衣排出和受胎率为指标对比促孕灌注液、双黄连灌注液和澳富龙对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促孕灌注液和双黄连灌注液连续使用3d对轻度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100%,对胎衣不下的有效率均为100%;连续使用4d对重度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5.0%,澳富龙对重度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0.0%。促孕灌注液和双黄连灌注液均可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促孕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后胎衣不下和不孕症的治疗效果。选取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不孕症自然发病的奶牛随机分组,以双黄连灌注液为对照药物,按照100m L/次的用量给药,分别以子宫内膜炎痊愈、胎衣排出和受胎率为指标对比促孕灌注液、双黄连灌注液对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促孕灌注液和双黄连灌注液连续使用3d对轻度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的有效率均为100%,连续使用3~7d对重度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为100%。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因持久黄体导致不孕的用药后受胎率达到70%~80%,因屡配不孕导致的用药后受胎率达到70%。可以得出,促孕灌注液和双黄连灌注液均可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的有效药物,对治疗因持久黄体和屡配不孕导致的不孕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作用及与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IFN-γ)水平的相关性,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炎性细胞因子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密切相关,患胎衣不下的奶牛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1),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治疗第1,2个疗程后奶牛血清IL-2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第2,3个疗程后血清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第1,2,3个疗程后血清IFN-γ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可以有效提高胎衣不下奶牛血清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并且很难将胎衣完整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瘀血等子宫疾患,使子宫复旧时间长,受胎率低,或屡配不孕。笔者在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76例,治愈率达100%。治愈的奶牛受胎率与正常排出胎衣的奶牛受胎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该病能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子宫脱出和奶产量下降,若子宫感染严重还能导致乳房炎、蹄病甚至全身败血症发生。,怎样治疗胎衣不下是当前奶牛临床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1997~2004年在临床工作中创造性地采用放血疗法治疗了200多例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治愈率100%,生产性能完全恢复,许多经治母牛甚至超过以前的生产水平,效果相当显著。因国内外目前很少有关于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报道,现将这一方法整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病,该病不但能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等病的发生,甚至导致患牛不孕,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293例,治愈288例,治愈率98.3%,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产后常见病主要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垂和子宫内膜炎。临床上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有效治疗,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1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奶牛产犊后,在12h内都能自行排出胎衣。如果奶牛产犊后12h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而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就叫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影响奶牛正常繁殖和生产性能,严重的子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产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感染和自体中毒等病症。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中西药结合治疗 ,治乳牛胎衣不下病例 6 3例 ,治愈率 96 %。1 病因病理多因孕牛缺少运动 ,日粮中营养不全或饲料单纯 ,产程过长 ,胎儿过大或胎次超过 5~ 6胎 ,导致奶牛体质虚弱 ,气血不足 ,子宫弛缓 ,收缩无力而发病。产时感受寒邪、寒凝血滞、布氏杆菌病引起的胎盘粘连以及子宫疾患等因素 ,也可引起本病。2 症状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 ,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如果 1d之内胎衣不下 ,对…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本病若未及时适当的治疗,常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症,对奶牛养殖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本人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门诊,在此期间,接诊了二例全部胎衣不下的奶牛,采用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防止胎衣在子宫内发生腐败分解和手术剥离等方法进行了治疗后均为痊愈,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结果对研究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温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2,46(11):44-47
为提高耕牛胎衣不下的治愈率,对四种治疗耕牛胎衣不下方法的疗效进行了研究比对。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九台市上河湾镇畜牧兽医站治疗耕牛胎衣不下42例,按年份分为四组,分别采用生化汤加味内服、电针加肌注缩宫素、生化汤加味内服加电针及肌注缩宫素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生化汤加味组治愈率为81.82%,电针加缩宫素组70%;生化汤加味加电针组91.67%;缩宫素组55.56%。试验表明,采用生化汤加味内服配合电针治疗耕牛胎衣不下的疗效高于其他三种方法,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降低产奶量,延长产犊周期甚至引起败血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针对广西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综合防制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的措施,旨在为南方地区奶牛业全面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多种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患有卡他性和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乳宫安的治愈率为80%,金乳康的治愈率为93%,洁尔阴的治愈率为87%,青链霉素的治愈率为73%。在治疗脓性子宫内膜炎的试验中,乳宫安的治愈率为75%,金乳康的治愈率为88%,洁尔阴的治愈率为75%,青链霉素的治愈率为67%。乳宫安、金乳康和洁尔阴的总受胎率均为100%,而青链霉素的总受胎率为75%。露它净和宫得康配合应用,对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达100%,对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达90%,并且对愈后奶牛的一次输精受胎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贵阳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奶牛小区奶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小区2007~2009年的平均年受胎率为83.0%,产犊间隔时间为427.00±3.36d,产后子宫复旧时间为39.94±1.72d;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及死胎的发病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该奶牛养殖小区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肢蹄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了该小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对抗生素及化药的长期依赖,本实验将兽用中草药与益生菌进行功能性技术嫁接,制成中草药生物合元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其临床治愈率为83.33%。与抗生素及化药治疗对照组91.67%治愈率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将药物治疗时间或周期相对延长,其使用效果能满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需求,可替代或减少抗生素及化药的使用,对当前“无抗奶”的生产具有积极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研究皖北地区肉牛能繁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走访,并结合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的22个母牛繁育场的3088头母牛的繁殖疾病发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母牛繁殖疾病以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高(5.99 %)、其次是子宫内膜炎(5.44 %)、难产(3.92 %)、流产(2.75 %)、子宫积脓(1.45 %)、阴道脱出(1.33 %)、卵巢囊肿分别(1.39 %)、持久黄体(1.52 %)。[结论]繁育场的饲养管理技术影响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病率,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意见,以期为安徽省的能繁母牛的扩拦增量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养殖领域有不少牛因为长时间胎衣不下滞留在子宫中造成终身不孕,使奶牛利用年限极大缩短,养殖场淘汰率显著升高。为进一步探明青海省门源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于2020年对门源县养殖的奶牛胎衣不下进行深入调查,并明确了造成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制备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的工艺,本试验采用湿法分别制备酸性粒和碱性粒,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选制备泡腾片的最优工艺。结果显示: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最优的制备工艺为泡腾崩解剂用量为60%、酸碱比为0.5:1、PEG-6000用量为4.5%、甘露醇用量为1%,且pH、崩解时限、发泡量等均符合药典中对泡腾片的质量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