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在人为可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菌体繁殖,将饲料中粗纤维等不宜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更有利于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此外,发酵饲料中富含的益生菌和营养因子还可以调整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力,这也为发展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畜牧生产是人们利用畜禽机体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养殖业。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比较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饲料问题。科学研究证明,畜禽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要从饲料中摄取30多种养分。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阐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矿物饲料添加剂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沸石和膨润土等天然矿物按比例配制奶牛饲料添加剂,对34头产奶奶牛进行对比饲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鲜奶产量2.6%,提高粗脂肪消化率13.0%,提高粗纤维消化率11.7%,调节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为矿物在奶牛饲料中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然沸石含有大量具有很高吸附作用、阳离子交换和催化特性,可以利用它作为改善饲料消化和从机体内排除有害代谢产物的饲料添加剂。俄罗斯科技人员试验表明,在畜禽日粮中加入大约4%沸石,可预防幼畜发生腹泻和提高成活率。当每天与饲料一起给予家兔剂量为2克/只(1克/1公斤体重)和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肽在动物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为动物提供营养,同时在动物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一直有利用饲料源蛋白的传统,对饲料源活性肽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饲料源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及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影响铁吸收利用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动物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的众多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综述。近来的研究表明 ,动物的品种、年龄、机体铁贮和胃肠道环境影响对铁的吸收利用 ;动物所采食饲料的种类、铁含量以及饲料中所含的某些因子也影响动物对铁的吸收利用 ;动物对饲料中不同价态、不同存在形式铁的吸收利用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蛋鸡从育雏到开产,大约需要180天的时间。笔者在搞养鸡生产情况调查中发现:有些养鸡户和专业户长时间地利用一个配方配制的饲料喂鸡,不知道按生长阶段及其机体生理需要更换饲料。这样,有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蛋。有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剩,鸡机体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增高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9.
油脂作为一种高能饲料来源,一方面能为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高浓度且易被机体利用的代谢能以及能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特性;另一方面在储存加工和利用过程中易发生氧化酸败及变质。饲料脂肪氧化酸败也称饲料哈变,是油脂长期储存于不适宜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其中含有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是维持动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需的重要矿物质,同时也是饲料中最昂贵的组分之一,磷在动物体内与钙构成骨骼和牙齿,还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机体代谢活动,如磷酸化、DNA和RNA合成及糖代谢等。如何将饲料中有害的植酸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提高饲料的营养特性成为众多学者探求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健康与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微量营养成分,主要以酶、辅酶或者酶的激活剂的形式参与机体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有效促进能量、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高效利用。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厂对维生素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本文对维生素的生化和代谢功能以及近几年维生素在饲料添加的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在饲料生产中植物性饲料所占比例一般在90%以上,而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很难被机体吸收利用。资料表明,猪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为50%,鸡的利用率为30%。为了预防单胃动物的磷缺乏,必须向饲料中添加骨粉或磷酸氢钙等来补充饲料中的有效磷含量,磷酸氢钙含量虽高,但其含氟量一般都超标,长期使用会影响家畜家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胆固醇作为动物机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 3和胆汁酸的重要前体物质。本文综述了鱼类饲料中胆固醇的来源、胆固醇营养需求、鱼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鱼类养殖过程中饲料胆固醇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蛋白质饲料紧缺,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蛋白质饲料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始终是重要的课题。而对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是合理利用蛋白质资源的基础工作。本文就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进行一下综述,仅供参考。1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所谓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简单定义为单位饲料蛋白质满足动物需要的一种程度或度量。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动物种类有关,随动物品种的不同而改变;另外,饲料蛋白质进入机体消化道后,其中的一部分随动物粪便排出,这一部分不能被动物利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饲料及营养技术的研究,提高家禽对饲料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是增加养禽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植物性饲料中,含有许多阻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并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抗营养因子。它们降低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利用,影响生长和发育,而且可以通过在禽类产品中的残留,以食物链的途径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饲料的保存     
<正> 饲料是微生物的良好食物源,保存饲料是饲养生产者和饲料生产者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1.黄曲霉毒素最严重的真菌毒素是黄曲霉素B_1、B_2、G_1和G_2。在通常情况下,霉菌产生黄曲霉素的量很少能导致动物急性中毒。黄曲霉素所导致的慢性中毒症状包括降低生长率,降低饲料效率,及降低机体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在机体内,黄曲霉素干扰蛋白质的吸收,并且影响机体利用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脂肪肝。尤其是对肝细胞、胃和其它重要器官导致广泛损害,干扰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抵抗力,侵蚀胃肠连接组织,导致流产,胎儿吸收或产生弱小、畸形或死胎。另外,黄曲霉素能导致癌症和恶性肿瘤的生长。 2.细 菌  相似文献   

17.
饲料磷资源及其有效利用郭吉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磷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去脂动物机体含磷量约为1.1%,骨灰含磷18%左右。机体内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其他20%在软组织中,均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如含磷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  相似文献   

18.
叶黄素(lutein)是含氧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着色功能和强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在动物饲养研究中,作为添加剂被逐渐关注。反刍动物可以通过采食植物饲料获得,也可以通过采食补充到饲粮中的添加剂获得。叶黄素不仅对反刍动物机体代谢和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显著提升畜产品品质。人类摄取富含叶黄素的畜产品有助于机体健康。探究粗饲料中叶黄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粗饲料价值和合理利用,也有助于叶黄素制剂推广和高品质畜产品生产。本文综述了叶黄素在植物饲料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对反刍动物机体代谢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叶黄素的功能,为其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系淀粉经水解生成的一种单糖,为无色的结晶。无臭、味甜,与常用药物无配伍禁忌。内服能迅速自小肠吸收,增加机体能量补充营养,改善组织代谢,提高机体生理活动,如在养兔生产中使用,能取良效。 1.提高饲料的风味和品位。兔性喜好甜味,在兔的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中添加8%~12%的葡萄糖,可掩盖饲料中的不适味道,能刺激兔的食欲和提高饲料的品  相似文献   

20.
<正> 动物体内矿物质种类很多,其性质差异也很大。在矿物质中,禽畜对钙和磷的需要量最多。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体组织和脏器含有磷多。磷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以及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也是必要的。饲料中无机磷的利用率可视为100%,但对植酸磷的利用能力彼此差异很大。反刍动物在其预消化过程中,凭借自身特有的植酸磷分解酶将植酸磷分解后吸收利用。对于象猪、禽等众多单胃动物来讲,虽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植酸磷,但因自身不具备分解植酸磷的功能,其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为满足钙、磷的需要,饲料中不得不添加无机磷,并在饲料配方中扣除三分之二的植酸磷作为不可利用磷。这部分不可利用磷又通过机体排出体外,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为了增加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有效利用,确保环境不受植酸磷的污染(因为植酸磷排放到水中后,引起水草滋生,改变了水中供氧情况,破坏了生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