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皖南地区芦笋病虫害呈现逐年发生趋势,其中茎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芦笋甜菜夜蛾和芦笋斜纹夜蛾发病危害最为严重。传统化学农药防控芦笋病虫会导致严重的药物残留,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提高防控质量,提高芦笋品质。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生产关键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77-380
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其作为山西省的一项外向型产业,经济效益良好,但病虫害发生严重,并成逐年扩大趋势。针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芦笋茎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发病规律以及芦笋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无公害芦笋生产的关键防控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现有的管理栽培方法;另一方面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控制芦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3.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山西省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提高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当地主栽芝麻品种汾芝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建立病虫害系统观察圃进行调查,研究芝麻病虫害发生规律,同时开展芝麻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芝麻苗期基本没有病害发生,盛花期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芝麻苗期虫害主要为小地老虎和甜菜夜蛾,而棉铃虫和蚜虫主要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对芝麻进行危害;采用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对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6%、65.6%、73.2%、85.7%,对小地老虎、蚜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95.0%、100%、100%。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产量增加了33.6%,经济效益提高了54.8%。综上,采用芝麻高产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了芝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降低了种植风险,而且显著提高了芝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索大棚芦笋上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专用性诱剂诱捕成虫的方法监测其在施药区和不施药区的发生动态,研究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大棚芦笋上的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自5月上中旬开始为害,8—10月进入主害期,为害期比露地蔬菜长。大棚芦笋栽培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提供了有利的越冬条件,增加了虫源基数,加重了发生程度,在防治上应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等措施压低虫口基数,加强监测预警,实施达标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柑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对湖南省13个主产县(市)柑橘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该省柑橘主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现状.结果表明:湖南省柑橘主产区大范围发生的病虫害有柑橘黑点病、红蜘蛛、潜叶蛾和柑橘大实蝇,其中黑点病和柑橘大实蝇对果实的危害最为明显,直接影响果园的经济收入;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主要局限在湘南地区发生,柑橘溃疡病集中在甜橙和柚主产区发生;不同地区的黑点病、潜叶蛾和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湖南省柑橘病虫防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为辅,需加快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病毒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粗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棉盲蝽、梨小食心虫等重大病虫。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55%左右,单个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虫总的危害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8%以内。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6-1989年连续4年在砀山果园场对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上年越冬病残体是当年茎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采笋田在停采后10天左右即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初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盛期.降雨是茎枯病的主要影响因子,6-9月间降雨量与同期发病率或病情指数呈明显正相关.通过药剂防治使翌年芦笋产量增加50%以上,并总结出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201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水稻病毒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粗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等重大病虫。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突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以关键防治技术推广为载体,采取综合措施与配套措施相结合,绿色防控与应急防控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