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助力脱贫攻坚,较好指导晴隆县天麻的种植,我们在该县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天麻种植试验点,通过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对天麻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该县天麻种植的适宜性气候进行区划,为该县的天麻种植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益驱动使人工种植天麻的区域向低海拔发展,导致天麻白绢病等病害日益加重,天麻品质及产量下降,甚至出现种植绝收现象。对天麻白绢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天麻的特性、云南天麻的种植概况、种植特点及工艺流程,根据天麻的种植工艺特性,分析了目前天麻种植存在的问题,针对天麻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天麻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不同地区天麻的栽培及药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4个天麻品种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试材,采用箱栽的种植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对比分析了4个天麻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种植效果及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结果]种植5个月后米麻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米麻生长势最好的是红天麻;种植17个月后产生的白头麻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白头麻的重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重量最大的是红天麻,均值达到3 042.20 g。4个天麻品种种植17个月后的白头麻采用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中可见4个较大的峰,其中峰4与峰1的特征明显,乌天麻峰4与峰1面积比≥1,未表现出种内变异。[结论]对乌天麻生长适宜环境和变异发生时期的研究可以为天麻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德江县及类似生产区实现天麻种植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德江县城区及其辖区乡镇仿野生天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江天麻仿野生种植品种主要为红天麻、乌天麻和黄天麻;主要采用春、夏、冬连续滚动种植模式,春冬栽以无性繁殖技术扩大规模,生产商品麻;夏栽以有性繁殖技术培育麻种。德江县仿野生天麻种植存在种植技术应用及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效益低、市场对接及产品研发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提升"两菌一种"的规模和质量、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及推进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升仿野生栽培天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研制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以求天麻种植科学便捷、经济有效.[方法]根据天麻生长发育的温度理论原理,观测并推算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与地温的对应值,确定如何利用海拔温差科学调控种植天麻.[结果]在湖北宜昌海拔1000m以上建立品种园,100m左右建杂交区,500m左右建良种场,800m以上建商品麻GAP基地最为经济有效:将有性种麻培育期节省了12个月,将有性乌天麻商品麻的生产周期节省了12个月,且保持优质高产;调控乌天麻与红天麻花期相遇.培育出鄂天麻1号、2号两个优良杂交新品种.[结论]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科学便捷、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杨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170-172
[目的]研究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适宜海拔范围。[方法]利用泥巴山和荥经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方法得到各季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泥巴山北坡1 000~2 000 m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通过对泥巴山野生天麻的生态气候环境分析,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研究其生长适宜的海拔范围。[结果]根据天麻正常生长发育、越冬休眠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确定出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海拔为1 300~1 800 m。[结论]该研究为荥经县仿野生天麻的种植、农民增收、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河北、河南、安徽等省都有广泛分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麻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药用、保健等功效渐渐被人们认知,使其需求量不断扩大,导致野外采挖量逐年增加,传统野生天麻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地方都已陆续开展天麻的人工种植研究。虽然目前天麻人工种植技术已较为成熟,相应的麻种、菌种供应也方便,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59-59
近年来,彝良县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建立天麻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全方位加大对天麻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扶持投入,着力推进天麻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政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45万元,扶持天麻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天麻种植总面积达到5.27万亩,其中基地种植2万亩,辐射带动大面积种植3.27万亩,建立万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1个,千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3个。  相似文献   

10.
天麻不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对养生保健也有一定的效果,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研究天麻栽培技术,一方面可以促进天麻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一条新路子。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天麻的现代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天麻种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29-231
郴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与果蔬,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及落实精准脱贫方略,在郴州适宜地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不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举措。概述了我国天麻种植情况及天麻种植的制约因素,诸如自然条件、繁殖方式、伴生菌选择和培育、菌材的选择和利用等。从天麻产品、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郴州市天麻种植业发展的利弊,并针对目前郴州在天麻种植技术上滞后、基础研究还较薄弱等,提出了郴州天麻种植业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尹剑  邱远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30-233,236
[目的]对贵州省道地药材天麻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为产地中药资源合理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程数据、气象栅格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侵蚀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从地形适宜度、气候适宜度、土壤适宜度和土地利用适宜度4个方面,考察贵州省天麻的种植生态适宜性,借助空间分析技术将影响天麻生长的各类因素综合,获得贵州天麻种植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黔西北是天麻种植生态适宜度的高度集中区,黔东北地区种植潜力也较大,但目前开发尚不充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结论]贵州生态条件适合天麻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材种植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丰都县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显著,县内山区植被茂密,土质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具备发展天麻产业的自然生态环境。本文对种植天麻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适宜天麻种植区域和天麻生产中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丰都县天麻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天麻种植地选择与天麻种植方式提供参考,介绍了天麻生长与海拔、温度、水分、光照、坡向、土壤高度的关系及贵州天麻的种植面积、分布、模式、经营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单营 《山东农业》2002,(12):41-41
陕西省略阳县依托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引进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全面实施药业强县战略。目前,全县发展天麻157万窝,年产商品天麻250万千克,占全国天麻总产量的25%,成为全国最大的天麻商品与良种繁育基地。 略阳县委、县政府将天麻等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提高天麻生产的科技含量,该县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徐锦堂教授研究的天麻有性繁育新技术,聘请5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深化天麻的科研开发,共同完成的“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萌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野生天麻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人们对天麻需求量增加,野生天麻的产量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的科研人员便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人工种植天麻的技术,使人工种植天麻成为了可能,来满足市场对天麻的需求。下文主要是阐述了云南省昭通天麻从白头麻到商品麻的仿野生栽培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且做出一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鄂西北山区过去野生天麻资源丰富,部分高山农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常常将天麻做简单的蒸煮后晒干,然后统装销售,严重地影响到天麻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而影响到天麻的销售价格。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已成为提高山区天麻种植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昌平区科委获悉,该区通过整合从种植到市场各环节产学研力量,成功试种天麻,300吨天麻现已在京上市. 人工种植天麻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北方地区尚未有大面积种植.昌平区山多地广,适宜种植天麻的柞木资源比较丰富,山地地形及气候为人工种植天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1,(2)
在磐安县尚湖镇栗树山村200多农户中,有180多户种天麻。1亩天麻的平均产值不下两万元,1亩天麻的收入抵过种30亩水稻的收入。磐安县种植天麻已有二三十年,近几年已经达到规模种植。1999年,全县共种植天麻70多万穴,并形成了5个天麻专业村。磐安县天麻种植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种植模式上有新的突破。尚湖镇栗树山村十余来年一直在水田里零星试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