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不同浓度Cd2+、Pb2+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发芽盒滤纸发芽法,分别设置不同浓度Cd2+(0,15,30,60,120 mg/L)、Pb2+(0,100,200,500,1000 mg/L)及Cd2+与Pb2+的复合溶液处理两个小麦品种,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根系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Cd2+、、Pb2+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及根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单一低浓度的Cd2+、、Pb2+处理与对照之间多数无显著性的差异;Cd2+和Pb2+复合胁迫的强度要高于单一重金属Cd2+和Pb2+的处理;淮麦33对不同Cd2+和Pb2+及复合胁迫的耐性要高于烟农19。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腐殖酸钠(HA-Na)对镉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鲁麦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d~(2+)溶液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HA-Na溶液对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Cd~(2+)胁迫使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及芽长均降低。低浓度的HA-Na提高了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芽长,部分缓解了Cd~(2+)胁迫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50μmol/L HA-Na溶液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但随着HA-Na浓度的增大,其对Cd~(2+)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HA-Na浓度达200μmol/L时,会明显加剧Cd~(2+)胁迫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治理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的园林花卉品种,以三色堇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铅(Pb~(2+))和镉(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色堇对Pb~(2+)和Cd~(2+)复合胁迫有一定的耐性,Pb~(2+)、Cd~(2+)复合胁迫下,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在复合胁迫浓度为(50+2)mg·L~(-1)和(100+4)mg·L~(-1)有略微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在复合胁迫浓度(50+2)mg·L~(-1)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Pb~(2+)和Cd~(2+)复合胁迫的增加,三色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越来越明显。Pb~(2+)、Cd~(2+)复合胁迫对三色堇的根长和胚芽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的生态毒理效应。【方法】通过在果蝇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和同时添加Pb~(2+)和Cd~(2+),研究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0和20 mg/L的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果蝇的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延长,体重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1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果蝇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20 mg/L 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使果蝇性别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相同浓度Cd~(2+)比Pb~(2+)对果蝇的毒害作用更大,相同浓度的Pb~(2+)、Cd~(2+)复合胁迫对果蝇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5.
铅、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Pb~(2+)浓度≤100 mg/L、Cd~(2+)浓度≤5 mg/L时,2个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高于该浓度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极显著下降.铅和镉胁迫对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根冠比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都表现为:较低浓度Pb~(2+)、Cd~(2+)起促进作用,较高浓度Pb~(2+)、Cd~(2+)起抑制作用.不同水稻品种对铅、镉胁迫的反应不一,杂交水稻特优559在相同浓度的Pb~(2+)、Cd~(2+)胁迫下,无论在发芽势、发芽率还是主根长、种子根数、总根重、株高、茎叶重上均优于常规粳稻盐稻8号,表现出明显的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7,(2):172-177
为了探讨污水与镉(Cd)复合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采用实验室水培技术、紫外分光光度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复合胁迫致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各自空白对照相比,单一和复合胁迫在Cd~(2+)质量浓度为0~10 mg/L时,对玉米种子萌发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株高和根长没有影响;在Cd~(2+)质量浓度为10~50 mg/L时,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对株高和根长则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与各自空白对照相比,2个系列Cd~(2+)均能诱导玉米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 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且随着Cd~(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双阶段性:低浓度增加缓慢,高浓度增加迅速;与Cd单一胁迫相比,复合胁迫4种酶活性的变化,在Cd~(2+)为0~10 mg/L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Cd~(2+)为10~50 mg/L时,均为复合胁迫显著高于单一胁迫(P0.05)。单一和复合胁迫均会导致玉米幼苗Cd积累,且Cd~(2+)质量浓度相同时,复合胁迫高于单一胁迫;在2个系列中,随着Cd~(2+)质量浓度的增大,玉米幼苗Cd含量上升亦呈现双阶段性,Cd~(2+)为0~10 mg/L时增加迅速,为10~50 mg/L时增加缓慢。污水在Cd~(2+)质量浓度较低时可以缓解重金属Cd对玉米幼苗的危害,Cd~(2+)质量浓度较高时,则加剧对玉米幼苗的危害;Cd~(2+)为5~10 mg/L是污水与Cd复合胁迫诱导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敏感点,污水与高浓度Cd~(2+)复合胁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镉胁迫对菠菜和油菜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金属镉对蔬菜早期生长的影响,以菠菜和油菜2种不同蔬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油菜在Cd~(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菠菜种子在Cd~(2+)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略高于对照组,在Cd~(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余处理浓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不同蔬菜种子对镉胁迫反应不一致,油菜具有更强的抗镉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8.
镉锌胁迫对小麦和2种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馏水为CK,测定重金属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地肤和稗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植物对重金属锌、镉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2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随着Cd~(2+)和Zn~(2+)浓度的增加,除Zn~(2+)浓度50 mg/L下活力指数高于CK外,3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Cd~(2+)浓度的增加,小麦和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呈下降趋势,地肤在25 mg/L、50 mg/L的Cd~(2+)浓度处理下幼苗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100,200和4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和1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芽长显著高于CK,在50 mg/L的Zn~(2+)处理下小麦和地肤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均显著高于CK。耐Cd~(2+)的强弱顺序为地肤小麦稗草,耐Zn~(2+)的强弱顺序为稗草地肤小麦。在萌发期2种杂草对Cd~(2+)和Zn~(2+)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紫萼玉簪生长初期对酸雨与镉(Cd)复合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探究该物种在复合污染下的自我更新能力,分别以紫萼玉簪种子和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子5水平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不同梯度(pH分别为6.5、5.5、4.5、3.5、2.5)模拟酸雨与不同质量浓度重金属Cd~(2+)(0、10、30、50、100 mg/L)复合污染胁迫下,该植物种子和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和Cd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对紫萼玉簪种子和幼苗造成的伤害更大,两者之间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协同作用,且这一作用在高强度复合污染下表现得尤为突出;紫萼玉簪种子和幼苗对低强度酸雨和低质量浓度Cd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其中,低质量浓度Cd~(2+)(10 mg/L)处理对种子萌发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幼苗对Cd胁迫的耐受能力弱于成苗,在本试验条件下,耐受的临界质量浓度值为30 mg/L。过氧化氢酶活性对Cd污染胁迫的敏感性高于超氧化物歧化酶,尤其在与酸雨复合作用下敏感性增加,表现在重金属Cd~(2+)质量浓度为30 mg/L时就到达峰值,这也进一步导致其在高质量浓度Cd~(2+)污染时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下降,使活性氧的产生速率超过抗氧化酶系统的清除能力,从而使幼苗完全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综合各指标结果认为,紫萼玉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分别在低强度酸雨(pH≥5.5)与低质量浓度Cd~(2+)(≤10和30 mg/L)污染胁迫下能顺利进行自我更新,而高强度复合污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极为不利。该研究结果对复合污染地区的土壤环境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Pb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德抗961为试验材料,设Pb胁迫浓度5、50、200、300、400、500和600 mg/L共7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Pb不同胁迫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胁迫浓度5和5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小麦幼苗的芽长和根长均CK,Pb胁迫浓度≥200 mg/L时会抑制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小麦幼苗芽和根的生长,其中Pb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Pb胁迫浓度≤40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CK,从而提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整齐度;Pb胁迫浓度5 mg/L处理的小麦幼苗鲜重和干重均CK,Pb胁迫浓度≥50 mg/L时会抑制小麦幼苗对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Pb胁迫处理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均≤CK。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Pb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胚芽鞘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生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50,80,120 mg/L)Cu~(2+)溶液对生菜种子进行浸种及培养,研究Cu~(2+)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Cu~(2+)(5~1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在高质量浓度Cu~(2+)(20~12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随着Cu~(2+)浓度的升高,生菜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呈现降低趋势,幼苗中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质量浓度的Cu~(2+)溶液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生菜幼苗的生长不利,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生菜的SOD,POD活性在50 mg/L时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沿海农田防护林主栽树种木麻黄的种子为材料,研究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木麻黄的萌发生长及其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浓度的增大,木麻黄种子萌发率、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明显降低,而MDA含量和SOD活性均随Cd~(2 )、Pb~(2 )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研究表明,Cd~(2 )、Pb~(2 )单一及复合污染都会对木麻黄的初期生长造成伤害,Cd~(2 )、Pb~(2 )胁迫在木麻黄种子萌发生长上表现出协同效应,在对生物体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生理反应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1年生小叶榕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下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其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中叶绿体的膨胀度、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大小的变化较轻,叶绿体空泡化程度较低,且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升高趋势,说明小叶榕幼苗对Pb~(2+)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在Cd~(2+)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结构受到的损伤和破坏程度比Pb~(2+)胁迫严重,叶绿体结构中基粒片层出现排列紊乱、断裂、扭曲变形现象,细胞内有较多的淀粉,且叶绿素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Pb~(2+)+Cd~(2+)复合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膜变得较薄,叶绿体结构松散,失去完整性,出现解体现象,类囊体结构消失,细胞膜破裂,细胞器结构破碎,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铅、镉单一胁迫。综上所述,从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细胞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可以看出,对小叶榕幼苗造成的伤害程度为:Pb~(2+)+Cd~(2+)复合胁迫Cd~(2+)胁迫Pb~(2+)胁迫。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镉和铅对黑斑蛙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和Pb~(2+)浓度低于1.0 mg/L时对CAT活性起诱导作用,最大值出现在0.5 mg/L附近:而高浓度Cd~(2+)和Pb~(2+)(高于1.0mg/L)对CAT起抑制作用.CAT活性对2种重金属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相同实验条件下,各浓度Cd~(2+)对CAT的诱导作用高于Pb~(2+).黑斑蛙肝脏CAT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反应敏感,对重金属的早期污染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重金属镉(Cd)与铅(Pb)在不同浓度梯度单一和复合胁迫下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0.5 mg/L)和Pb2+(10 mg/L)单一处理及其复合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对幼苗的芽长、根长、根数和根突起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d2+、Pb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高浓度Pb2+(200 mg/L)、Cd2+(100 mg/L)对玉米根长和芽长抑制率的影响最大,芽伸长抑制率与根伸长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到58.86%和79.81%,表明重金属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比芽大。在不同胁迫处理中,对玉米种子萌发指标影响最大的是镉铅复合处理,其次是镉处理,最小的是铅处理,表明镉铅复合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柠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d~(2+)、Cu~(2+)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Cd~(2+)或Cu~(2+)胁迫条件下,柠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甚至有促进作用,当Cd~(2+)浓度为10 mg/L或Cu~(2+)浓度为25 mg/L时柠条种子的萌发较快,发芽率相对较高;高浓度时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Cd~(2+)的抑制作用要高于Cu~(2+)。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铅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金属铅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铅胁迫处理设100、150、200、300、600和1200mg/L 6种浓度营养溶液,分别处理小麦种子,观测处理后各品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在种子萌发前期,低浓度铅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在种子萌发后期,所有浓度铅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从第7天的发芽率看出,普冰S-30、石4185和京411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优于科农199。铅胁迫对小麦根伸长和茎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根部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茎的伸长。当铅浓度达到300mg/L时,小麦根系生长受到严重胁迫。[结论]铅对小麦种子具有毒害作用,且不同品种种子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石榴对镉、铅、锌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石榴在不同浓度梯度的镉(Cd)、铅(Pb)、锌(Zn)复合污染土壤下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转运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复合重金属污染(Cd~(2+)浓度≤5 mg/L,Pb~(2+)浓度≤500 mg/L,Zn~(2+)浓度≤500 mg/L)对石榴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致表现为铅+锌镉+锌,镉+铅镉+铅+锌;石榴对镉的吸收能力较好,对铅和锌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石榴在重金属复合污染下,其各个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受到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梯度下(Cd~(2+)浓度为50 mg/L,Pb~(2+)浓度为1 500 mg/L,Zn~(2+)浓度为1 500 mg/L)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镉铅锌;重金属污染对石榴从叶转运重金属到茎再到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石榴在低浓度重金属污染(Cd~(2+)浓度≤5 mg/L,Pb~(2+)浓度≤500 mg/L,Zn~(2+)浓度≤500 mg/L)中生长旺盛,对镉、铅、锌吸收、富集及转运能力较好,可作为镉、铅和锌复合污染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Zn~(2+)溶液(0、10、50、100、200、400 mg/L)对矮杆波斯菊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矮杆波斯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Zn~(2+)浓度的增大,矮杆波斯菊种子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指数均大致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Zn~(2+)浓度为10 mg/L时,其对种子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指数的促进作用最明显。随着Zn~(2+)浓度的增大,矮杆波斯菊幼苗根长大致表现出下降趋势,苗高大致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其对根系和苗高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Cd~(2+)(0、25、50、75、100 mg·kg~(-1))处理对火炬树生长指标、生理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火炬树对Cd~(2+)胁迫的耐受程度及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升高,火炬树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受到显著抑制(P0.05);MDA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随Cd~(2+)浓度的升高不断下降,与生长量变化规律一致.但在低浓度Cd~(2+)(25 mg·kg~(-1))胁迫下,火炬树主根长、株高、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的降幅较小(P0.05),叶绿素各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初始荧光(F_o)和最大荧光(F_m)同时上升,表明PSⅡ反应中心未被破坏;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幼苗单株Cd~(2+)积累量最高为19.38 mg·kg~(-1),转移系数为0.29,高于其他处理组.说明在低浓度Cd~(2+)胁迫下,火炬树幼苗能通过调节生理活性来减轻Cd~(2+)对细胞的毒害,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对Cd~(2+)胁迫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