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拉萨小檗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萨小檗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千粒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小檗种子千粒重为14.43 g;温度对其种子发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浸泡温度为20,40℃和60℃时发芽率较高,过低或过高的浸泡温度不利于其发芽,发芽温度为17.5℃种子发芽率最大,为98.9%,发芽势为18.9%,温度过低,萌发速度较慢,温度过高,也不利于拉萨小檗种子的萌发.赤霉素和光照处理对拉萨小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没有大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展  孙树坤  陈向群 《种子科技》2002,20(2):104-105
无籽西瓜种子因其种皮厚,种胚发育不良,发芽较二倍体普通西瓜困难.本文通过研究,证明采取种皮处理和适当温度处理措施,是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引发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珠岩为引发基质,研究了不同含水量、引发温度、引发时间对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引发效果.结果表明,适宜的引发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率,珍珠岩含水量60%,引发温度20℃,引发时间36~48 h,处理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呼凤兰  王晓晶  褚盼盼 《种子》2016,(11):94-96
为了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吕梁地区常见的西瓜种子京欣一号、霜王大京欣、一品首相为试材.采用赤霉素浸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赤霉素设8个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400 mg/L.结果表明:适当赤霉素处理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其中150 mg/L能显著提高京欣一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00 mg/L能显著提高霜王大京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100 mg/L能显著提高一品首相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处理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其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为解决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问题,以三倍体西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引发处理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其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SA浓度为0.01-1.0mmol﹒L-1范围内浸种处理可明显促进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0.1 mmol﹒L-1的SA处理24h效果极为显著。而当SA浓度高于1.0 mmol﹒L-1时则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其各项萌发指标均随SA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SA浸种后三倍体西瓜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变化同种子萌发的趋势相似,较低浓度SA可显著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此后随SA浓度的升高其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种子萌发特性是农作物种子检验的重要质量指标,发芽床是测定种子萌发的重要载体。本试验选用5个玉米杂交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发芽床和2种贮藏时间,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发芽床和贮藏时间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床种类、种子贮藏时间和不同品种的发芽势存在显著差异。用国产发芽纸作为发芽床的发芽势最高,进口发芽纸的发芽势居中,沙床的发芽势最低;新种子比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势高。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发芽床种类和不同品种对种子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种子贮藏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用国产发芽纸作为发芽床的种子发芽率最好,稍差的为进口发芽纸床,沙床的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外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效成分为咯菌腈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咯菌腈包衣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在出苗的早晚方面,对总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对西瓜的地上部分干重、无籽西瓜的株高、除精选龙旋风外的其他品种西瓜的根长无显著影响,对有籽西瓜株高、昌祥黑巨霸地上部分鲜重、大农绿巨宝地下部分鲜重、一品春地下部分干重、昌祥黑巨霸地下部分干重均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咯菌腈处理西瓜种子后发芽安全,但在农业生产中不可盲目加大使用剂量,否则会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有籽西瓜对种衣剂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温度、光照、贮藏时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梅叶冬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叶冬青种子存在休眠期,度过休眠期后发芽率迅速增加,发芽率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GA3效果最佳,其适宜的浸种浓度为50~100 mg/L;光照对梅叶冬青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梅叶冬青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9.
新收获的大葱种子虽然休眠期不长,但确实存在着一定时间的休眠.如果用GB/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发芽条件做发芽试验,其种子发芽速度慢,发芽势及发芽率低,不能真实地反映种子的实际发芽力,这给种子检验经营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本试验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的种子发芽以探求休眠大葱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种子检验、经营工作者提供可靠、快速、实用的大葱种子发芽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生产上葫芦种子发芽率低、用种量大、出芽不齐等造成西瓜嫁接时期难以掌握。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的方法,以提高葫芦种子各项指标。主要研究这2种方法对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浸种法能够明显的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大大缩短发芽时间。其中葫芦的最适浸种时间为8 h,此时种子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葫芦种子,试验表明,改良葫芦砧一号种子的最适NaCl处理浓度为10 mmol/L,此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数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贮藏与萌发方式下的亮叶桦种子萌发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亮叶桦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树种,其种子贮藏特性备受关注。本研究设置了低温和常温两种处理,通过不同贮藏时间的实验室萌发和土壤萌发试验,探讨不同贮藏与萌发方式下亮叶桦种子的萌发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亮叶桦种子活力在1年内未发生显著变化;常温条件下,种子成熟后贮藏160 d,亮叶桦种子发芽能力发生显著改变,但贮藏1年之后仍有50.0%的萌发率。贮藏后萌发条件的不同导致亮叶桦萌发率不同。在昆明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贮藏时间增加会降低亮叶桦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率,萌发温度的差异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速度及整齐度,但常温贮藏370 d后的种子在昆明自然状况下的萌发率仍有34.8%,表现出一定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2.
李汉华 《种子世界》2010,(12):22-23
<正>玉米的出苗数对于玉米新品种的增产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人做过试验:缺1%的苗一般可减产105kg/hm2左右,缺苗再多些就可能把一个新品种的增产优势减没了,可见缺苗绝非小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江沙、河沙、细沙土、发芽纸等五种发芽床对豆薯种子发芽结果表明,发芽床对豆薯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达成1%极显著水平,以江沙作发芽床发芽率最高、发芽快、长势好,河沙作发芽床次之。  相似文献   

14.
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花楸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花楸新采收种子和2~5℃下密封贮藏2年的陈种子为材料,在10种低温层积时间和6种发芽温度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新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层积时间(120 d)比陈种子(105 d)长,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在5~25℃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发芽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早,超过25℃种子产生二次休眠;5℃和10℃发芽温度下解除休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高,但发芽较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瓜籽作为保健和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牡丹江市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籽用南瓜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6.
1预先浸种 将净度测定后的净种子置于30℃的温水中浸泡24h. 2种子洗涤 把浸泡后的种子样品放在网袋里用25~30℃的温水冲洗4h.  相似文献   

17.
羽毛针禾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羽毛针禾在冷冻(-18℃)和冷藏(4℃)环境下在湿沙、干沙、水中分别处理3、20、60d后破除休眠的情况,以及破除休眠的种子在不同的光温条件和两种荒漠环境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冻和冷藏处理中,在湿沙和(4℃)水中处理20d的破除休眠的效果较好,在水中浸泡20d的效果最好萌发率最高,且萌发速率最快,播种后的第3天就开始萌发。在光温处理中,25/15℃有光环境有最高的萌发率,在40qC有光环境中的萌发速率最快,播种后24h就开始萌发,但萌发率较低仅为19%&#177;1.16%(40℃有光),6%&#177;1.16%(40℃无光)。在实验室条件下,在模拟的砾质荒漠和沙漠公路边的环境的几种基质中萌发较好,而且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玉米种子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分析产生不同类型不正常幼苗的原因,为正确判断种子发芽率提供依据,并对比出更符合田间生产的发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梁育勤 《种子》2016,(7):38-41
厦门植物园致力于南洋杉科植物的引种栽培,迄今已引有3属15种,在播种繁殖的过程中观察到南洋杉科植物存在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2种不同的发芽类型.本文通过图片详细介绍了2种不同类型的发芽过程,同时介绍了南洋杉科植物的播种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双鸭山市及周边部分地区,大豆良种繁殖田旱害严重,大豆生长发育期没有有效的降雨。大豆良种收割后,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明显,百粒重下降幅度大,并且有的地块的种子出现了大量的种子硬实(俗称实豆)现象。良种繁殖田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kg/hm^2,下降到1500kg/hm^2,种子百粒重20~21g的品种下降到了15~17g,而有的种子批的硬实率则达到17%。硬实的种子能否发芽,发芽的潜力有多大,笔者为此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