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犬扑咬助训员是指在警犬扑咬训练中,穿着保护服装和戴上标靶,训练警犬扑咬的助训员.对于习惯右手写字的人来讲一般采用左手靶,右手拿棍子或者响鞭.助训员需要协助训导员培养犬在扑咬训练中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咬靶能力和搏斗技术,教会犬何时进攻、对何目标进攻,并且不断提高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警犬助训员是在训练过程中对警犬训导员的训练提供配合和关键技术支撑的人员,与警犬训导员一样也是犬的复杂综合刺激者.助训工作是整个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进行气味搜索训练及扑咬类科目训练时,若没有警犬助训员的参与,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警犬训练.  相似文献   

3.
犬的扑咬训练过程,具体包括神经活动类型的转换、扑咬过程中犬的奔跑速度、扑咬凶猛性和仇视性的培养。而警犬在追捕、搜捕以及治安防范中,又是利用其灵敏的嗅觉、凶猛的攻击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的一种活动,这其中就要求受训犬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仇视能力,以保证打击罪犯的可行性。目前,由于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实践性资料,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往往出现在训练中犬无视“挑逗人”(助训员)的存在,使扑咬训练走入了误区,给训犬员带来了困惑。通过近一年的扑咬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追踪是警犬按照训导员提供的嗅源气味对助训员(模拟犯罪嫌疑人,下同)的活动轨迹进行气味重现的过程。在完整的追踪过程中,会出现两条轨迹,其一为助训员留下的轨迹,其二为警犬追踪的轨迹,这两条轨迹的重合情况是警犬作业能力的直接体现。但基于常规训练和警务实战的差异,在对警犬的能力判断时却需要对两条轨迹的重合度进行辩证分析。目前,这项研究在理论和实操方面尚属空白。笔者结合公安部计划研究重点项目《昆明犬刑侦综合能力培养与实战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进展,对警犬追踪轨迹重合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在人群密集场所实行警犬精准扑咬的难点 传统的警犬扑咬训练,对象是单一明确的助训员,这是在疏散人群后的理想工作状态.一旦面对大量流动人群,警犬很容易失去扑咬目标.此时,带犬民警是不敢指挥犬扑咬的,否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何做到精准识别扑咬对象,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扑咬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使用的瓶颈.曾有人尝试引入激光笔指引训练,但是面对运动中的目标和复杂人流,这一训练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正勇猛的警犬,无畏的助训员,构成了一幅幅精彩而震撼的扑咬训练画面——这就是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警犬大队日常训练中的普通场景。警犬大队成立于1994年,是天津市特警系统警犬训练、实战的一支专业化队伍。2015年,总队在渤龙湖建成新警犬基地,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总占地面积28亩,包括宿舍、办公室、犬舍、室内外训练场等多功能区域。有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史宾格犬和拉布拉多犬等各类  相似文献   

7.
一、研发背景 在群体事件、防暴处突和重要嫌犯搜捕等部分警务实战中,根据现场需要通常会考虑使用警犬"扑咬"功能对防控对象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或制服,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却呈现出3种概率较高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因现场环境复杂、人员众多或警犬长途奔袭导致体能下降等原因,在关键时刻,警犬未能进行扑咬,形成场面失控、犬临场退缩或犯罪嫌疑人抓捕失败等情况.第二种情况,某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属低危险性,使用警犬进行扑咬难免会造成"过度伤害",在法律层面容易引发赔偿事件.第三种情况,部分抓捕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属高危险性,需要在关键时刻将其进行瞬间制服,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不然,容易贻误战机,且对民警或警犬存在潜在伤害.  相似文献   

8.
警犬的先天本能,主要体现在其凶猛的扑咬能力,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就应着重对警犬进行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中,助训员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凶猛性培养的成败.凶猛性的培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谢永红 《警犬》2014,(1):40-41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训练犬扑咬科目是让犬扑咬戴在助训员手臂上的保护性护袖,从而达到犬在听到主人指令时对目标发起攻击的目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款由长沙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一种扑咬训练装备——犬用刺激扑咬护袖  相似文献   

10.
<正>军犬在完成捕猎动力的培养后,可以开始进行咬口能力的训练,军犬咬口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军犬扑咬和攻击的质量,并对之后军犬参与实战应用性科目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军犬咬口是指犬咬住靶的方式,包括咬口的深浅、轨迹、位置和强弱。当犬咬着助训员时,  相似文献   

11.
在缉毒犬的训练中,助训员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美国警犬训练的关键环节》一书中,作者在阐述助训员的作用时强调:“必须明白:不管训练或者使用警犬多长时间,一名好的助训员对部门至关重要。一名好的助训员不但使你在训练中困难较少,而且使你的训练效果更佳。”由此可见,助训员是整个缉毒犬训练中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并在缉毒犬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长期训练的犬,要调整其工作状态,改掉其身上根深蒂固的毛病,都要靠助训员发挥作用,采用“一犬多主人”的方法开展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远距离箱包搜毒是训导员在箱包形式外至少十米处指挥警犬独立完成箱包搜毒的过程。第四届警犬技能大赛箱包搜毒比赛就采用这一形式。因为训导员不能进入形式,所以从训练初期开始就要采用助训员完成形式中的调引和强化,让警犬逐步摆脱对训导员的依赖。通过担任一段时间的助训员工作,我发现在此项训练中,助训员对训练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训练犬扑咬科目是让犬扑咬戴在助训员手臂上的保护性护袖,从而达到犬在听到主人指令时对目标发起攻击的目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款由长沙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一种扑咬训练装备——犬用刺激扑咬护袖  相似文献   

14.
<正>使用警犬扑咬犯罪嫌疑人是一项人身控制的强制措施,警犬可以配合一线民警执行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一方面保护民警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震慑控制犯罪嫌疑人。需引起注意的是,一线带犬民警使用警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扑咬控制时,应该明确具体使用条件,知道何时才能够使用警犬扑咬,怎么使用警犬扑咬,以及使用警犬扑咬的限度条件和注意事项,只有如此才能使带犬民警规避执法违例,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利用警犬技术处置暴力恐怖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搜捕训练方法在实战中会发生以下问题:1、当面对人群中隐藏的犯罪嫌疑人时,由于怕犬误伤群众,不敢放犬扑咬而错失良机,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2、在处置恶性暴力群体性事件时,由于无法在远距离外对其中的首要分子准确定位实施警犬扑咬抓捕,只能由民警与  相似文献   

16.
武学冀  郑力峰 《警犬》2003,(3):34-34,36
警犬的先天本能,主要体现在其凶猛的扑咬能力,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就应着重对警犬进行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中,助训员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凶猛性培养的成败。凶猛性的培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前,警犬技术在处置突发事件(后略为"警犬处突")中存在训练不科学、使用盲目、与其他警种配合不到位、操作使用不当等情况,多可归结到训练阶段存在的问题,影响警犬技术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整体效果。本文就国际上比较有代表的德国、英国与我国警方在警犬技术参与处突训练进行比较研究。一、我国的警犬处突训练(一)训练内容我国的警犬处突训练属于一项警犬实战能力训练。参与训练的警犬需要具备良好的服从性、稳定的扑咬能  相似文献   

18.
训练扑咬科目的目的是培养犬根据主人的指挥,迅速、凶猛地对设定目标进行扑咬,并将假设敌制服。在训练初期,为培养犬的仇视性和主动攻击的能力,需要助训员不断地挑逗犬,使犬的扑咬欲、兴奋性达到最高点,最终完成扑咬任务。但是,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犬员对一些细节不注意,造成犬反向对主人进行攻击,误伤主人。本文重点论述训练扑咬科目时,犬易伤主人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警犬吠叫的目的用以报警示警或给犯罪嫌疑人以威慑作用,它是训练扑咬、追(抓)捕、搜捕等使用科目的基础,在整个基础科目中是比较重要的.这一科目的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针对安静型的犬,如果训练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超限抑制,从而影响本科目甚至其它科目的训练进度.  相似文献   

20.
于毅  邹建 《警犬》2004,(3):26-27
第二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在即,这届大赛增加了搜捕比赛项目的科目和难度,不仅要求搜捕犬进行掩体搜捕,还要求犬能对10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独立搜捕。要使犬达到独立兴奋地搜索助训员,并面对静止不动的助训员能监视报警,一旦助训员有攻击行为就凶猛扑咬的作业能力,其训练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是由助训员来完成的。助训员运用哪些技术方法才能使犬的这种作业能力尽快形成呢?它涉及到助训员的心理和助训技巧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