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类巴贝斯虫病主要侵害马、骡、驴。病原是由驽巴贝氏虫(旧名马焦虫)和马巴贝氏焦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临床表现发病急、发热、黄疸、贫血、出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马驽巴贝斯虫病由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lli)经媒介蜱传播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驽巴贝斯虫,传播媒介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silvarum)和草原革蜱(D.nuttalli)o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马属动物中流行着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心肺机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疫病,70—80年代,  相似文献   

3.
马焦虫病是由焦虫纲驽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焦虫)和马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纳塔焦虫)寄生于马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类原虫病。  相似文献   

4.
马巴贝斯虫病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巴贝斯虫病(旧称纳氏焦虫病)是由带虫感染蜱传播的,由寄生于马属动物(马、驴、骡等)红细胞内的马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过程.病马逐渐消瘦、贫血,有的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发病者可致死.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新疆、内蒙古及南方各省都曾有该病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5.
马焦虫病是通过蜱来传播的马属动物的原虫病。病原体属于巴贝斯焦虫科贝斯属的马巴斯焦虫(又名纳塔焦虫)或驽巴贝斯焦虫又名马焦虫)。本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溢血和呼吸困难等。马、驴、骡均可感染,夏秋季流行。对养马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6.
<正>马泰勒虫(Theileia equi,旧称马巴贝斯虫)和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是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是马梨形虫病的主要病原。据报道马泰勒虫病比驽巴贝斯虫病有更强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1]。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隶属于泰勒科(Theileriidae Levine)泰勒属(Theileria),是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体内,临床以稽留热、贫血、黄疸等为  相似文献   

7.
马梨形虫病是马梨形虫(亦称驽巴贝斯虫)经媒介蜱传播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马梨形虫病在我县近年呈散发性流行,在该病的治疗中,笔者在抗原虫的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清水县山门镇地处清水县东南部,每年春季大面积流行马属动物焦虫病(即马驽巴贝斯虫病),这种寄生虫在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引起了高热、贫血、黄疸、出血、呼吸困难急性症状。4~7岁的马多发。幼畜及老龄马少见。此病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及死亡,给农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莫氏巴贝斯虫,寄生于羊的血液引起的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旧名称为“焦虫病”。由于经脾传播,故又称为“蜱热”。临诊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2.
<正>马驽巴贝斯虫病是由梨形虫纲驽巴贝斯虫(Basia caballi)寄生于马、驴、骡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的传播者是硬蜱。笔者于2009年诊治了1例典型病例,通过综合诊治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4):131-132
<正>马梨形虫病又称马焦虫病,是媒介蜱传播的一种马属动物血液原虫病,病原包括马泰勒虫(Theileia equi,旧称马巴贝斯虫Babesia equi)和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疽,肝肿大、水肿、溶血,血红蛋白尿,严重时导致死亡。该病严重影响世界各地的养马业和相关马术比赛,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马梨形虫病在世界各地呈广泛分布,伊朗、委内瑞拉、土耳其、以色列、意大  相似文献   

14.
<正>马梨形虫病是寄生于马属动物(马、斑马、驴和骡)红细胞内的通过蜱~([2,7,11])传播的血液原虫病,目前已发现的有马泰勒虫~([3-5])和驽巴贝斯虫~([6,9-10])两种。被梨形虫感染的马属动物发病后出现发热、皮下淋巴结肿大、贫血、黄疸等主要症状,降低动物的劳动力,偶尔会出现死亡病例。该病常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中旬,6月至8月份散发与该地区的蜱虫  相似文献   

15.
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针对马驽巴贝斯虫病的ddPCR检测技术.利用马驽巴贝斯虫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测试了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及灵敏性,对30份可疑样品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  相似文献   

16.
用ELISA方法调查了青海省海西地区马焦虫病的流行情况。从海西地区的格尔木市和乌兰县的牧户中收集了199份马属动物的血清样品,用马巴贝斯原虫的重组抗原P蚰48(GST-BcSAGlt)蛋白作为ELISA诊断抗原。进行了马巴贝斯原虫的诊断检查。从199份血清样品检出61份马巴贝斯原虫阳性,阳性率为30,65%。结果显示马焦虫病已在该地区广泛传播,并已严重威胁该地区的马属动物。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是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危害较重.随着国内宠物犬饲养数量增加,应对巴贝斯虫感染情况予以重视.该病经蜱传播,又称"蜱热"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死亡率高.本文采用输血和应用特效抗巴贝斯虫药三氮咪和咪唑苯脲等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该病的目的,为该病的诊治找到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马焦虫病是马焦虫(又称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以高热、黄疸、贫血、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硬蜱为传播者,春季多发,此病发病快、危害大,病马若不及时治疗,急性者3-7 d内可致死。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本病的发生。1发病情况今年4-5月,靖宇县蜱虫出现,马焦虫病开始发生,本人在临床中接诊了4匹病马,均以高热、  相似文献   

20.
马巴贝斯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发马的血液原虫病.该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很强,是用于诊断马巴贝斯虫病理想的基因序列[1].因此,本研究应用作者本人建立的马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2],对吉林省吉林、延边、通化、白城4个地区的178份马抗凝血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马巴贝斯虫病防制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