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翻耕、裸露休闲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人畜力的保护性耕作而言的,其主要作业如免耕播种、秸秆处理、深松等使用机器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秸秆焚烧,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市”的战略方针。淄博市农机局组织人员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邯郸市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考察。1河北省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河北省针对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加剧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沧州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经验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符合科学发...  相似文献   

4.
1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1.免耕播种技术,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2.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对秸秆残茬及地表进行粉碎等处理;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来控制杂草;4.土壤深松技术,在地表覆有秸秆的情况下使用深松机具进行松土。2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1)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通过免耕或少耕方式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处理技术、病虫害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本文试对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深松技术及机械、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保护性耕作基本要求是: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二、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概念、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概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用4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麦在种,秋在管。小麦播种技术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施小麦少免耕播种,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的主要内容。作者根据多年从事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将临汾市研究推广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地表秸秆覆盖地表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特征,少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播种方式,其作用是土壤蓄水、保墒、增肥、增产,防止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主要有四项内容,即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机械高茬收割、秸秆残茬覆盖及表土处理技术,深松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它是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受到普遍重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引进概况国际上对保护性耕作的一般定义为:"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定义为:"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在我国,50年代,黑龙江农场免耕播种小麦  相似文献   

12.
正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机的快速发展是保护性耕作得到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莱西市于2007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截至2018年,莱西市已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30余万亩。但是由于莱西市地属黄淮海麦玉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量大,使得现有免耕播种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易出现秸秆堵塞的情况,导致漏播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免耕)配套机械化技术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保护性耕作(免耕)技术增产机理因素是:土壤水分增加和土壤肥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因其能保水、保土、保护环境.所以被称之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主要作业环节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土壤深松等由机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地表覆盖技术、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和机械高效植保技术等,应用的机具主要有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植保机和秸秆还田机等。因此,选择适合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是顺利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覆盖方式(不覆盖,覆草,覆地膜)下保护性耕作试验,对套种春小麦和豌豆的生育期、基本苗数、干物质、土壤水分和产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研究春小麦和豌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的处理,而基本苗数和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却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处理。因此,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种植是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相对较好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1保护性耕作技术1.1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就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的未耕地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关键的机具,如何正确设计和选用,保证播种质量,对促进保护性耕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